記得你說過,愈近代的音樂,愈偏向演奏,不要詮釋。我以為分界點會是在浪漫樂派之後。
如果貝多芬也不考慮詮釋的話,你會覺得演奏不要詮釋的時代分界點在哪裡呢?
不過即使技巧都是頂尖,詮釋應該還是會有差別的對吧。
我自己聽吉利爾斯的感覺是,彈奏技巧或者詮釋都很好,就是錄音有點老,或者說有點抱歉吧。
我很久以前有跟同學拿肯普夫和吉利爾斯的華德斯坦 A B test,才播一下子,我和同學都喜歡吉利爾斯耶。
印象中是很乾淨俐落。肯普夫我有買 DG 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但是錄音也是很老,幾乎買來沒聽過。
你是不是覺得,只要新的錄音,演奏技巧足夠,就可以聽了。
已經不太在乎演奏詮釋了嗎? 這點我還沒辦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