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03-16, 09:51 PM
#3501
 作者: Higuma
插花問一下,Psycho聽過Talich指揮的版本嗎? 一樣是捷克愛樂,不過是歷史錄音.
[恕刪]
是不是之前提到的這個?指揮也是Talich的mono錄音。
Má Vlast: 2. Vltava
https://youtu.be/2e4k7RHpUtc
以上述這個而論,雖然我的兩百萬音響可以把mono錄音表現得很可怕,不像耳機X2HR完全被殺了.....不過聽起來,仍然有突顯主旋律而壓抑助奏、伴奏的風格。論民族風味真的比之前個DECCA錄音好太多了,當然也贏過Immerseel非常多;但是從『合奏能力』的角度還是有所不足就是。
 作者: yuntree
[恕刪]
[/COLOR]3.你說有跟這首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這部影片「同等級的唱片」!?不是說兩大天團難有錄音出現?那可真要聽聽看了。
4.講個題外話。找到這部影片。
*Stravinsky: Petrouchka (version 1947) - K.Yamada & l'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Monte-Carlo
https://youtu.be/WWJDx4ldtw4
[恕刪]
這部影片「同等級的唱片」 <== 我指的是演奏水準與錄音水準與這個影片同級,但是當然是不同曲目。例如說:
https://www.prestomusic.com/classica...-la-mer-images
這個就是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指揮 Emmanuel Krivine 也是真材實料的超級大師。
可惜 ERATO 的自然度就是被 TIMPANI電到爆,讓了二十年還是輸慘......
Stravinsky: Petrouchka (version 1947) - K.Yamada & l'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Monte-Carlo
這個錄音真的強!尤其是樂器少的時候真的高人一等,只是樂器一多、YOUTUDE的破壞力就會與其他錄音差不多了,可惜!
而 l'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Monte-Carlo 我一向當成法國樂團,再加上它所在的摩納哥理論上$$$會很多,所以它的合奏能力會這麼高強是理所當然的事喔!這個樂團的錄音很多,最近的錄音我到是買得不多,純粹剛好沒有買而己.....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7, 01:19 PM
#3502
尋求影片連結
更新:找到了。最後發現在搜尋後面加上 orchestre de paris就跑出來了。
===
我在youtube上面找到比才的卡門的天團(Orchestre de Paris)唱片的樣子,但是那個發布者的頻道內找不到這些影片,要靠搜尋字串去找出來。但現在這招在這支影片也找不出來,我快被youtube的搜尋系統氣死… 
徵求高手找到那個缺失的Bizet: Carmen Suite No.1 - 1
列上目前找到的,
Bizet: Carmen Suite No.1 - 1
https://youtu.be/eIurWvjJxLw
Bizet: Carmen Suite No.1 - 2. Aragonaise
https://youtu.be/ltgQwrbhSsA
Bizet: Carmen Suite No.1 - 3. Intermezzo
https://youtu.be/pu3mH6u-vcE
Bizet: Carmen Suite No.1 - 4. Les dragons d'Alcala
https://youtu.be/UO5nDBjhJ7k
Bizet: Carmen Suite No.1 - 5. Les toréadors
https://youtu.be/aBcdNZx6mdI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WD 40 - 1. Prélude
https://youtu.be/BtEzR0b0J4k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WD 40 - 2. Minuetto
https://youtu.be/mWGRBp1fF-k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WD 40 - 3. Adagietto
https://youtu.be/m6TxMc_8RoI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WD 40 - 4. Carillon
https://youtu.be/mE-PdLhzPvw
Bizet: Carmen Suite No.2 - 1. Marche des contrebandiers
https://youtu.be/aVx16eK0MmE
Bizet: Carmen Suite No.2 - 2. Habanera
https://youtu.be/3hPeH8AwKCs
Bizet: Carmen Suite No.2 - 3. Nocturne
https://youtu.be/O3_MNX9-BKQ
Bizet: Carmen Suite No.2 - 4. La garde montante
https://youtu.be/Hr5sU-yqrqo
Bizet: Carmen Suite No.2 - 5. Danse bohème
https://youtu.be/j82Tbrb9JR4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WD 28 - 1. Pastorale
https://youtu.be/qksstsg_ArA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WD 28 - 2. Intermezzo
https://youtu.be/XUYVIxJtLR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WD 28 - 3. Menuet
https://youtu.be/7qfd_ThmyRw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WD 28 - 4. Farandole
https://youtu.be/07KBSZCqvE8
===同場加映 現場錄音 vs 唱片錄音
因為有找到相同曲目,就當作順便練練看。兩個好像都是同一團同一指揮,所以就是比較那部錄音好。
[現場版]
Orchestral Works [Encore] / Bychkov Orchestre de Paris (1995 Movie Live)
https://youtu.be/rIw3z_-Aw_I
03:35開始
[唱片版]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WD 28 - 4. Farandole
https://youtu.be/07KBSZCqvE8
我是投[唱片版]錄音好。
===同場加映2 大學 vs 職業樂團
這是找那影片的時候想查1-1叫啥名字的時候看到的。想說順便聽看看而已。
當然標準就降到「我想像中的大學樂團」。不過聽了之後,這挺有模有樣的,比「我想像中的大學樂團」好很多。
我想[大學版]錄音應該好過[職業版]?
這搞不好可以(盲測狀態下)拿來唬人,因為「聲音」似乎是大學版比較好。
[大學版]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1 卡門第一號組曲|成大管弦2019冬季音樂會《冬悸》
https://youtu.be/6DhbNrhMKyM
11:00 開始
[職業版]
Orchestral Works [Encore] / Bychkov Orchestre de Paris (1995 Movie Live)
https://youtu.be/rIw3z_-Aw_I
開頭第一首。
此篇文章於 2021-03-19 07:18 AM 被 yuntree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7, 03:22 PM
#3503
這難道是指揮不太行?
在youtube上面找到這位指揮家的好多部影片,我是看團才點進來的。
目前只聽了這兩部。
1.Arturo Márquez - Danzón No. 2 (Alondra de la Parra, L'Orchestre de Paris)
https://youtu.be/pjZPHW0qVvo
2.Darius Milhaud - Le Bœuf sur le toit (Alondra de la Parra, L'Orchestre de Paris)
https://youtu.be/9iqZ-lyUsNM
聽第一部就覺得「這團不強阿」,但想說搞不好是我弄錯了。
聽第二部,感覺真的就是「這團不強」,基本功都在,問題是聽起來各聲部就不像在「合奏」。
這種等級像從天團掉到一二流那邊去了。
想請問這是指揮的問題嗎?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7, 08:55 PM
#3504
尋常與非凡——「這邊」與「那邊」——尋求高手的聲音
最近我知道,我要聽的是「高手的聲音」,無論是個人或是樂團。
而講這件事之前,我先定義一下標題所說的「尋常與非凡」。
我引用一段話來講描述這兩個領域(都是做同樣一件事):
『過去你在尋常領域中尋求非凡,現在你必須在非凡的領域中變得尋常。』
原文
Dan Millman —
'You have tried to be superior in an ordinary realm. Now you must learn to be ordinary in a superior realm.'
補充一下,這邊說的都是指「做同一件事」。看起來是同一件事,但本質上就是不一樣。
比方說,鋼琴的勒菲布。小提琴的Tosi跟前篇文中的Christian Ferras。兩大天團,ORTF跟Orchestre de Paris。
同一首曲子在他們手上「聽起來就是不一樣」。(題外話,我的暗黑破壞神2也在這一邊。 )
而在這裡,我們習慣把「非凡」那一邊叫做「高手」。
我在前幾篇文章提到Christian Ferras「聽起來像Tosi」那邊的人,指的就是「我聽起來他已經進入『高手』的領域」。那個聲音長得不一樣。
事實上,這兩個領域當中依然有「菜鳥」跟「頂尖」之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四種組合,比如說,一個「尋常的頂尖小提琴家」。
一個「非凡的菜鳥鋼琴家」,大概是剛走入音色營照的階段。
但因為我的「對照組」太少了,鋼琴只有勒菲布。我不知道「離勒菲布多遠之內都算是高手」。我還沒抓清楚「高手領域」的界線大概在那。不過最近有兩部的鋼琴,我覺得應該進到「勒菲布那一邊」。
(以下影片的個人判定可能有誤,那部份就看看就好。 )
*Ravel : Concerto pour la main gauche | Lionel Bringuier, David Kadouch, Orchestre Montpellier
https://youtu.be/9DHHhxFFbKE
*Moussorgski/arr. David Walter | Quintette Moraguès - Yves Henry [少人版展覽會之畫]
https://youtu.be/L3VXl-13Nu0
我是判斷這一部的人全都是高手,因為他們演奏的時候,讓我覺得「有耶,神髓有像。」他們的對照組可是天團。
https://youtu.be/rt3oFm2gn0I
然後說一下「我覺得不是高手領域」的鋼琴。(影片被停了,只列上鋼琴家Yefim Bronfman。)
然後小提琴,除了Christian Ferras以外還沒找到高手領域的。
以下是「我覺得不是高手領域」的小提琴。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Op. 35 | Paavo Järvi [HD]
https://youtu.be/hlq1GcHJz8k
這部我的感覺就是那把獨奏小提琴「還沒到那邊」。但她的低音好像偶爾會過去,高音是還沒。
34:30左右剛好是小提琴獨奏跟樂團小提琴輪奏,可以比對出來。
我在聽這首的時候心想:可能坐在下面的小提琴隨便找一個出來,都會讓她下去。
但這是我找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不算Christian Ferras)。
在我的想像裡,一個能站獨奏小提琴位置的應該實力要高過樂團吧?
不然退一步講,也別差太多。
但這部影片就是「尋常的頂尖小提琴家」,對上了「非凡的頂尖樂團」。
我的經驗裡,遇到有獨奏的天團幾乎難有樂團與獨奏配的上的(好險買的勒菲布唱片那團是配的上勒菲布的)。讓我現在看到有獨奏的天團都先避開。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7, 10:18 PM
#3505
 作者: yuntree
這個,我只使用 edifier s1000 或 X2HR耳機,明顯是[職業版]的聲音好很多喔!?
 作者: yuntree
1.Arturo Márquez - Danzón No. 2 (Alondra de la Parra, L'Orchestre de Paris)
https://youtu.be/pjZPHW0qVvo
2.Darius Milhaud - Le Bœuf sur le toit (Alondra de la Parra, L'Orchestre de Paris)
https://youtu.be/9iqZ-lyUsNM
聽第一部就覺得「這團不強阿」,但想說搞不好是我弄錯了。
聽第二部,感覺真的就是「這團不強」,基本功都在,問題是聽起來各聲部就不像在「合奏」。
這種等級像從天團掉到一二流那邊去了。
想請問這是指揮的問題嗎?
我認為是『音樂本身』的問題喔!在我聽起來是高明的指揮與樂團無誤,但是音樂的風格並不是『合奏能力』的教科書等級,反而接近是民族音樂或電影配樂那種傾向。所以跟拉威爾這種音樂聖經等級的音樂比起來,會覺得合奏能力不過癮?所以我猜是音樂風格的問題。
 作者: yuntree
感謝你讓我發現這位鋼琴家 David Kadouch是超級大師!!請看我談論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的文章:
http://psycho-schu.blogspot.com/2017/12/op_0.html
我比較的樂段就是本YOUTUDE 約15:00開始:https://youtu.be/9DHHhxFFbKE?t=900
他使用三種音色來詮釋這一段只用左手的『高音旋律』『中音域快速音群伴奏』與『低音對位旋律』,太精彩了!
 作者: yuntree
同意,少人版的演錄俱佳。
 作者: yuntree
以下是「我覺得不是高手領域」的小提琴。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Op. 35 | Paavo Järvi [HD]
https://youtu.be/hlq1GcHJz8k
這部我的感覺就是那把獨奏小提琴「還沒到那邊」。但她的低音好像偶爾會過去,高音是還沒。
34:30左右剛好是小提琴獨奏跟樂團小提琴輪奏,可以比對出來。
我在聽這首的時候心想:可能坐在下面的小提琴隨便找一個出來,都會讓她下去。
但這是我找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不算Christian Ferras)。
在我的想像裡,一個能站獨奏小提琴位置的應該實力要高過樂團吧?
不然退一步講,也別差太多。
但這部影片就是「尋常的頂尖小提琴家」,對上了「非凡的頂尖樂團」。
我的經驗裡,遇到有獨奏的天團幾乎難有樂團與獨奏配的上的(好險買的勒菲布唱片那團是配的上勒菲布的)。讓我現在看到有獨奏的天團都先避開。
以上的聽感我完全認同,樂團的首席真遠遠勝過那把獨奏小提琴無誤...... 
真有意思,只不過使用了我推廣的正確聲音理念,即使使用6000元級的電腦喇叭,都可以聽出這麼多唱片評論家大多數聽不出來的深度內容??真不知道先前遇到的樂評家們是被什麼東東塞住耳朵了.....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7, 10:56 PM
#3506
 作者: psycho
這個,我只使用 edifier s1000 或 X2HR耳機,明顯是[職業版]的聲音好很多喔!?
這個的判定我挺猶豫的,因為我直覺是[職業版],但在想是不是自己最近都「直接略過錄音,直接選團強的」。這個猶豫確實干擾到我。
 作者: psycho
我認為是『音樂本身』的問題喔!在我聽起來是高明的指揮與樂團無誤,但是音樂的風格並不是『合奏能力』的教科書等級,反而接近是民族音樂或電影配樂那種傾向。所以跟拉威爾這種音樂聖經等級的音樂比起來,會覺得合奏能力不過癮?所以我猜是音樂風格的問題。
喔!原來是音樂風格問題!那這樣看來就是我不喜歡這風格的可能性比較高。
盲測新曲子就有這種問題,從樂曲本身、指揮、演奏、錄音、殺音響,通通都可能讓我判定不喜歡。
知道這團跟指揮沒問題就再繼續聽下去。
 作者: psycho
喔!所以沒聽錯,這對我比較重要。那麼「勒菲布那一邊的人」就多了一個可以對照了。
教授這篇文章以前看過,但現在我發覺:我大概註定要當古典樂文盲。這文章對現在的我來說「太專業」,現在都懶得看這種論文式的文章,我知道文章很有內容,但我只想聽音樂……
 作者: psycho
講到這個電腦喇叭,我買的時候是4700元,最近想到去查竟然長到7000~8000元。沒想到喇叭還可以漲價的!?
我建議想買的直接升上去 M1Active 520USB比較好。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8, 12:53 PM
#3507
擺位真的有差以及回頭再次挑戰福特萬格勒這關
先說一下,最近(約三月份)搬家換了聆聽的環境。
幾天前喇叭都放在通舖,跟人一起坐在通舖上,現在放在桌子上。
我直接講聽感差異,也許懂音響的一看就知道我的音響環境發生什麼事。
拿人聲出來比對,聽起來是更寬鬆自然,更「現場」。
然後鼓聲也有更寬鬆自然,但是有首歌的鼓聲聽起來是「上半部是正常的鼓,下半部不知道變什麼東西。」
另外一首是「前半段的鼓聲正常,後半段的鼓聲也不知道變什麼東西。」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放地上的時候,低音的部份連通舖的地板也會震,會傳到我身上來。
我印象中這似乎對聽感不是好事?
比較重要的,是之前幾部我誤判強到飛天的那幾部影片被「大幅弱化」了。事實上應該是所有樂團聽起來「都弱化」了,但誤判的兩三部弱化得特別嚴重。變到跟對照組有來有往,或者更差了。
我想說,我擺置就這樣也沒打算改。然後聆聽環境的差異似乎沒影響到我辨別樂團強弱,反而好像更有利了?也就把剩下那些事拋到腦後不去理會,因為就算知道問題我也沒打算做更動。
不過這次經驗確實讓我知道,同樣的電腦加喇叭,換個播放的環境,竟然可以有這種差異!?難怪有人努力鑽研擺位,因為這落差真的很大。只不過我的目標不在那,所以我也沒打算研究。
不要妨礙我辨識樂團強度就好。
最後順便回頭再次挑戰誤判的那幾支影片,因為分別散落在各討論串,我直接丟最終答案出來。
我印象中這三首是我誤判的,現在我選這幾支影片。
*Maurice Ravel - Une barque sur l'océan (Orchestre de Paris, Mikko Franck)
https://youtu.be/Jirv-87ei3o
我記得這首是當時判定馬替農老錄音勝過天團的。這部是新找的影片。
我一開始看到指揮名字誤以為他是指揮另外一團,沒注意到他也有指揮這個天團。跟馬替農的比較的時候,以為這不是天團在演奏,但聽起來卻絲毫不輸,反而這團有贏過,仔細看才發現也是天團。
結論上就是我覺得這部贏過馬替農那團。
*Maurice Ravel - Alborada del gracioso (Orchestre de Paris, Mikko Franck)
https://youtu.be/9Bqkq0mmFoY
這首也是誤判舊錄音強過新錄音的樣子。但現在我是覺得這部強過舊錄音。
*Haydn: Symphonie n°88 - Y. Kreizberg & l'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Monte-Carlo
https://youtu.be/xJfY-Lkr6fg
我現在是在「猜」這部合奏能力贏福特萬格勒那團,但這部錄音太好了,害我抖抖的。
但是要選聽哪部,我一定挑這部。這部不用腦補,也不用「猜」原來聲音長怎樣。
事實上我一聽到這部的聲音的時候,我就心想「阿,太好了,終於可以輕鬆一點聽海頓了。」
因為之前天團被殺音響,聽那首要「邊猜邊腦補」,還要忍受被殺音響的「衰聲」。
福特萬格勒則是錄音太老,要自己腦補原來的聲音。
這部錄音超強,這些功夫都省下來了。而且,樂團功夫我目前聽起來,應該在一流樂團等級。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8, 10:07 PM
#3508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Emmanuel Krivine
1.看到教授說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Emmanuel Krivine 這組合也是頂尖天團,
我看那名字就知道,我在youtube上面看過。而且應該蠻多首的。
所以就用這個找了一下,果然很多。不過都是(對我來說)新曲子,改天再慢慢看。
倒是在裡頭找到了一部熟悉的
Rimski-Korsakov : Shéhérazade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Emmanuel Krivine)
https://youtu.be/EwbRnNTOoZ8
這部之前在另外串有聽過,那時候我還想說:既然有聽過,不用再聽不一樣的指揮。
真是好險運氣好,有挖到頂尖天團的影片,加上問到重點,才讓教授說出這個組合。
不然我就要跟頂尖天團擦身而過了。 
而既然一樣天團,一樣曲目,那當然是比比看。
對照組
Rimski-Korsakov : Schéhérazade (Gianandrea Noseda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https://youtu.be/qGF22S0qqf4
光開頭的小小合奏我就嚇到:這裡就不一樣!?我沒搞錯吧?
(還想說是自己搞錯,我後來又刻意比對兩團的前五分鐘。真的不一樣。)
再聽下去,那把首席小提琴!肯定是高手的聲音,我記得以前聽過別部這把,但當時沒聽出端倪。
(現在聽過Christian Ferras之後,知道這把首席小提琴真的不一樣。
另外我覺得大提琴也很強,我也忘記哪部給我的印象。)
然後大約前三四分鐘,我就覺得「這個很不一樣」,跟我印象中的不一樣。
對照組就是「普通的天團」,但這團好像是全部都強上一截!?
2.前文懷疑是不是指揮問題的那一團,找到足以展現他們合奏功力的影片了。
所以應該是剛好兩首的風格我不喜歡。我似乎被天團的影片給訓練成「下意識喜歡高水準合奏」?
Silvestre Revueltas - La Noche de los mayas (Alondra de la Parra, Orchestre de Paris)
https://youtu.be/uenaA6djuzQ
這首的第一部份跟第四部份給我感覺帶點「東方感」,而且這作曲家應該是近代的,音樂元素很「新」(而且好聽,這是重點)。
19:25大約是第四部份開始有很多打擊樂器,像海浪的感覺。我在想這段似乎可以拿來測試音響定位?因為裡頭有一堆打擊樂器,加上弦樂器似乎在後頭也有合奏。
我聽第一次就蠻喜歡的。這也是我找新作曲家的目的之一,找新的喜歡的曲子。因為知名的常見的幾乎都快聽過了,沒幾個有興趣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3-19, 04:25 PM
#3509
Emmanuel Krivine 我挺喜歡的,有很多很棒的錄音作品,其中Krivine指揮一個法國樂團伴奏Kogan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是我該曲最喜歡的版本之一。
yuntree大分享的兩個天方夜譚,Krivine版的小提琴首席(Sarah Nemtanu)還不錯,她另外有灌錄過電影"交響人生"裡面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XD
Noseda版的小提琴首席(Luc Héry)則是頂尖高手! 是我聽過天方夜譚的小提琴獨奏裡面最佳演出之一。
搜了一下名字,獨奏演出也是頂級的: https://youtu.be/arP30ugivnw
------
分享我最喜歡的天方夜譚版本,頂級指揮+天團+頂級小提琴獨奏:
https://youtu.be/2DdKfLiN07E
曾經最喜歡的版本,有我心目中最好的小提琴獨奏演出,不過整體的合奏和詮釋後來不是很欣賞:
https://youtu.be/oFcyqZhhrb8
加映,以前最流行的老大師版本XD (其實在一票類比錄音裡面也確實很不錯 )
https://youtu.be/dgo-IzDdVeo
小提琴老大師大歐當首席的特殊版本(警告,錄音很爛):
https://youtu.be/HOssBP_APwY
 作者: yuntree
[恕刪]
Rimski-Korsakov : Shéhérazade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Emmanuel Krivine)
https://youtu.be/EwbRnNTOoZ8
[恕刪]
對照組
Rimski-Korsakov : Schéhérazade (Gianandrea Noseda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https://youtu.be/qGF22S0qqf4
光開頭的小小合奏我就嚇到:這裡就不一樣!?我沒搞錯吧?
(還想說是自己搞錯,我後來又刻意比對兩團的前五分鐘。真的不一樣。)
再聽下去,那把首席小提琴!肯定是高手的聲音,我記得以前聽過別部這把,但當時沒聽出端倪。
(現在聽過Christian Ferras之後,知道這把首席小提琴真的不一樣。
另外我覺得大提琴也很強,我也忘記哪部給我的印象。)
然後大約前三四分鐘,我就覺得「這個很不一樣」,跟我印象中的不一樣。
對照組就是「普通的天團」,但這團好像是全部都強上一截!?
[恕刪]
Silvestre Revueltas 1940年過世,不太算近代的。 可能是民族風重一些類型?
Cristian Ferras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和Schuricht合作的Brahms Violin Concerto,
https://youtu.be/uX7BevmtNXs
不過Ferras的錄音裡面,小提琴表現參差不齊(據說和精神狀況有關?),後來注意到他會刪減或簡化困難樂段後,我就很少找他的作品來聽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法國的大提琴好多超級高手! 而且絕大多數的大提琴曲目我最欣賞的版本都是法國大師 這現象在其他樂器上我可沒感覺這麼明顯XDD
(雖然也確實有個法國大提琴四騎士的商業宣傳哈哈哈哈)
比如輕鬆的流行樂,法國的大提琴也可以好美好美~~ 這絕對不是因為大提琴手是妹子的關係!
-
-
2021-03-19, 05:45 PM
#3510
 作者: arnoldonomics
yuntree大分享的兩個天方夜譚,Krivine版的小提琴首席(Sarah Nemtanu)還不錯,她另外有灌錄過電影"交響人生"裡面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XD
Noseda版的小提琴首席(Luc Héry)則是頂尖高手! 是我聽過天方夜譚的小提琴獨奏裡面最佳演出之一。
搜了一下名字,獨奏演出也是頂級的: https://youtu.be/arP30ugivnw
你說的這部影片我聽了,我的感覺是他的確在高手那一邊。但是「缺了點什麼」,似乎是拉的聲音有點卡卡的(有斷點?不連續?),不知道是不夠俐落還是什麼技巧沒處理好。
 作者: arnoldonomics
前三部都聽了約一分鐘就關了,因為這一段就有合奏加上小提琴。
我聽一開始的合奏就差不多了,但想到後面一點點就有小提琴獨奏所以聽到約一分鐘。
這三部我是覺得都聽不完的那種。
第四部的話,樂團是聽不完的,我覺得亮點是那把獨奏小提琴。這個應該很猛喔,雖然錄音很爛,無法分辨到底強度多高。我覺得這「不是菜鳥高手」喔。
 作者: arnoldonomics
Silvestre Revueltas 1940年過世,不太算近代的。 可能是民族風重一些類型?
有可能是你說的民族風,因為我聽起來是(跟古典樂比)有新的樂器跟風格在,而且好像有一兩種新的音色。我還記得的是第四部份,影片有拍到拉大提琴的弦發出類似斷裂聲。對我來說,這曲子很「耳目一新」,我在想這也是讓我喜歡的因素之一。
 作者: arnoldonomics
Cristian Ferras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和Schuricht合作的Brahms Violin Concerto,
https://youtu.be/uX7BevmtNXs
不過Ferras的錄音裡面,小提琴表現參差不齊(據說和精神狀況有關?),後來注意到他會刪減或簡化困難樂段後,我就很少找他的作品來聽了
抱歉,布拉姆斯,我是聽不下這個人的曲子。所以這就跳過了。
 作者: arnoldonomics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法國的大提琴好多超級高手! 而且絕大多數的大提琴曲目我最欣賞的版本都是法國大師  這現象在其他樂器上我可沒感覺這麼明顯XDD
(雖然也確實有個法國大提琴四騎士的商業宣傳哈哈哈哈)
比如輕鬆的流行樂,法國的大提琴也可以好美好美~~ 這絕對不是因為大提琴手是妹子的關係!
這部影片,我覺得那把大提琴「很接近高手」,已經快要跨過去的感覺。
我以前很喜歡龍貓的這首,不過現在想找實力高的演奏比較難(特別是現在,經過天團的洗禮後)。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