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3,491 到 3,500 共計 3777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17-02-07
    文章
    252
    Thanks
    456
    Thanked 418 Times in 22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剛剛用了正式音響試聽這些《莫爾島河》(La Moldau)片段,還是覺得樂團的合奏能力很有限;所以就找了一下YOUTUDE,找到這個:

    SMETANA // Vltava (La Moldau) by Anima Eterna Brugge, Jos Van Immerseel
    https://youtu.be/zt3riw9CQf0

    所以拿這個嘗試用『學術嚴謹』態度來彰顯法國樂團的合奏能力之唱片為例,就會發現你先前的捷克樂團相對之下很像在進行流行音樂式的『主唱與伴奏』,所以民謠風情特別豐富,真非常好聽!但是談到『合奏能力』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聽這一部我覺得好多了。姑且列下我覺得這團不同的點,
    01:12 聽到這個聲音我馬上心想「對了!這才像樣。」
    04:30 合奏能力不同檔次。
    06:XX 閑靜的小提琴聲
    09:45 - 很後面 合奏。

    順便講一下,前面四部捷克愛樂的《莫爾島河》我貼上來只是想聽聽看這團到底多強,所以才去找的。我並沒有喜歡那四部,跟其他找的另外三部,證據就是沒一首聽超過一遍。而我意外地發現,當我結束這件事,回頭聽ortf的不知道哪首的時候,我竟然有種「鬆一口氣」的感覺,好像方才我在忍受著捷克愛樂的什麼東西(但我沒發現)。

    然後聽到教授貼的這團,我就覺得「對了,就該這樣」,這是我會再聽第二遍的同一首歌。我想應該是捷克愛樂合奏能力不夠好(但基本功有),讓我「下意識地忍受」。

    我現在發現,我的聽音樂有兩個模式,一個是鑽研模式,一個是真的聽音樂模式。兩者是不同的。鑽研模式下,敏感度跟靈敏度會大幅提高,對音樂的容忍度(個人喜好不重要)也會提高。所以這種情況,我比較不像在聽音樂,而是在研究音樂。
    然後,在聽音樂模式下,敏感度跟靈敏度都下降,而容忍度也下降(個人喜好非常重要),所以很多在鑽研模式下聽的下的音樂,來到這模式就都懶得再聽。
    我是在方才聽第二遍以下兩隻影片發現的。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 Orchestre de Paris, Paavo Järvi [HD]
    https://youtu.be/r0AK_50-9rQ

    這一部是聽樂團功夫,曲子沒那麼喜歡,但沒到聽不下的地步。我感覺這團的弦樂器比整體又強,有夠誇張的,天團等級了,還能高一截。我在猜,這可能是我聽過得所有天團等級裡,最強的弦樂。其實我有個更誇張的感覺,就是這一部可能是我聽過的全部天團(被殺音響的不算)最強的。贏過以前聽的ortf的Boléro、福特萬格勒、馬替農……等等的,全部。

    列幾個時間軸,展現他們的合奏能力
    07:50
    16:40
    19:15
    31:40
    37:50
    46:25 我是第一次聽這首曲子,但我猜這種弦樂器合奏,大概沒幾個團可以辦到。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Op. 35 | Paavo Järvi [HD]
    https://youtu.be/hlq1GcHJz8k

    讓我發覺我的「鑽研」跟「聽音樂」兩種模式的差異的是這一部。
    因為那把獨奏小提琴在第二次聽的「聽音樂模式」下,覺得很讚,沒毛病。
    但我第一次聽的時候,意見可多了。
    此篇文章於 2021-03-14 09:34 PM 被 yuntree 編輯。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