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76 條

查看主題

  1. #26
    註冊日期
    2017-02-07
    文章
    251
    Thanks
    450
    Thanked 416 Times in 220 Posts

    預設 外行來聽古典樂

    這個標題在另外一個討論串裡頭也有用過,不過就繼續用一下。

    我原先的目的非常單純,只是想找傳說中的ortf的團(現在的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的合奏,然後順便找找有沒有我喜歡的作曲家。
    根據經驗,我猜我喜歡的作曲家比較可能接近現代。
    而以前的有名的,貝多芬、莫札特、白遼士、巴哈、韋瓦第、布拉姆斯,至少這幾個我都曾經買過唱片,但沒有喜歡。
    先不論原因到底是演奏、錄音、或音響,總之根據經驗,我還是避開這些比較廣為人知的。

    而我的檢測方法依然一樣:能不能聽完是第一關。然後是喜不喜歡。就這樣。我是個外行,我也無意多下心力,或不懂裝懂裝高尚。每一首就是一次在我這個音響定勝負。而因為這個就不比較錄音還啥的,所以完全主觀。也因為這樣,我覺得發在這一串比發在hi-fi那串適當,之前那些還可以說討論音色與hi-fi有關,這一篇就沒有要來討論音色問題。
    所以,基本上聽完,就是70左右。勉強聽完,也是60。聽完覺得喜歡,70往上加。

    所以姑且表列如下,我聽了十幾個有。列出起先的兩個。
    1.Stravinsky : Scherzo fantastique (Gianandrea Noseda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https://youtu.be/xDg9n3aO6xk


    2.Rimski-Korsakov : Schéhérazade (Gianandrea Noseda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https://youtu.be/qGF22S0qqf4


    我要說的是(以外行人眼光來講)「難易度」。第一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好複雜」。我的猜測是,這一首有很多內行人才懂的「招式」在裡頭。所以我「很難聽懂」。我估計這應該要內行人很詳細的講解才能讓我理解。因此,我聽這首的時候,我的感覺不是「聽音樂」而是「聽機關」。
    第一首像踢到鐵板,接著碰巧來到第二首。前後一對比,我覺得這一首「好懂很多」。他應該落在現代世界的電影配樂的範圍之內,我聽這首就有種看電影聽到這樣的音樂也不意外的感覺。


    Bruckner : Symphonie n°9 (Bernard Haitink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https://youtu.be/MIJET6NO4-k


    然後這一部,也許他有自然的美感?總之,我很神奇地聽完了。長達一小時多一點。他肯定有什麼讓我能聽下去的原因。


    Edgard Varèse : Arcana (Pascal Rophé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https://youtu.be/Bg3-Sdn4PPg


    Henri Dutilleux : "Métaboles" sous la direction de Daniele Gatti
    https://youtu.be/e7jpK4i1BQg


    這兩部的聽起來都是屬於驚、疑、恐、懼之類的,但因為我不常聽到這類音樂。無法評斷。
    我只能說,我喜歡Henri Dutilleux這部多過Edgard Varèse這部。
    以下的喜歡程度由小到大排列。

    Bartók : Concerto pour orchestre sous la direction de Bernard Haitink
    https://youtu.be/pK_X0QuZuZc


    這部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能聽完還有點喜歡。
    我個人是猜他可能蠻現代的。之前在教授其他討論串丟上來的試聽檔,有些我聽起來就有種「看古蹟」的感覺。這部影片沒有。
    他在2256這附近有個高音到低音的音色(出現好幾次),不知道是什麼樂器合奏出來的?


    Johann Strauss fils / Arnold Schoenberg : Kaiser-Walzer op.437
    https://youtu.be/407VTJKm0Js


    我的印象中這個人應該有點久遠。但這一首似乎是一種單純的旋律的美感,讓我覺得喜歡。不過當討論到這個的時候,我懷疑有可能是樂團太強造成的結果。
    因為這個我想起來了另外一個例子,我很久以前似乎曾和這個號稱的ortf團不期而遇。
    L'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joue Haydn pendant la Grève
    https://youtu.be/Mlgm1JasfA8

    從影片標題看起來是。當時我在找海頓的的影片,而最後我最喜歡的就這支。即使這影片中出現幾次令人惱怒的噪音。


    Gershwin : Ouverture cubaine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https://youtu.be/DGINA91JODY


    到這裡,就算是我很喜歡。我猜很可能是這首有很多現代元素,我會在現代的其他音樂聽到類似的東西。所以有種「熟悉感」。


    Martinů : Double concerto pour deux orchestres à cordes, piano et timbales
    https://youtu.be/2KpdQ4EKexM


    這一首也是有點妙,這音樂跟和諧扯不上關係。聽起來反而比較緊張跟刺激,但我就是很喜歡。高過上面那首。
    我在猜這個鋼琴似乎有點厲害?他似乎有在控制聲音大小來合奏。
    一直以來我聽鋼琴嚴格來說就只有一招:聽完勒菲布的,比較其他人與勒菲布的差異。
    當然會遇到彈不一樣曲目的,那這時只好聽聲音來猜測,雖然不是瞎猜,不過也是在猜就是了。
    所以,因為勒菲布天下第一,到我這外行人都能分辨出來的程度。但在其他人身上,我想我應該不一定能真的分出高下。


    Moussorgski : "Tableaux d'une exposition" sous la direction de Kristjan Järvi
    https://youtu.be/rt3oFm2gn0I


    來到這裡,這是我今天要講的重點。只講重點的話就是「讚讚讚!」
    當我聽到開頭的旋律的時候,我確定我有聽過。但我想不起來。過好一陣子之後,還是看標題才想起來,去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展覽會之畫》。
    我印象中,這一首曾被誰推薦給我,或我在那看到有人推薦之類的。總之我是因為這樣當時找了影片來聽,但聽完之後,就覺得不怎麼樣。我連當時有沒有耐著性子聽完整首都不記得了。
    但聽到這隻影片的15:03左右開始那段,我就確定,這個聲音我以前沒聽過。如果有,我怎麼可能沒印象,還以為這首不怎麼樣?那種恢宏的感覺肯定給人有印象的。
    然後2655這一段,以及後來2915,都讓我心想「真是開玩笑」。跟我記憶中的《展覽會之畫》完全不一樣。這種合奏怎麼可能不怎麼樣。
    總之,這部影片的展覽會之畫真是讚讚讚。我會為了這部影片買唱片,不過也要有這種水準才行,到時看新天新地有沒有這種等級的唱片。但現在已經買了兩張勒菲布的唱片,荷包不允許。

    場外加映以下兩部影片。挺少見的演奏,我猜這個可以拿來測試音響?

    Giacinto Scelsi : Rotativa, pour 2 pianistes et 12 percussionnistes
    https://youtu.be/8mxUkascCMQ


    Yan Maresz : Festin
    https://youtu.be/T6ZYntVRw20
    此篇文章於 2021-02-26 03:42 AM 被 yuntree 編輯。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