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強調:remo 你真欠扁!...我何時說我看不起流行音樂了?我是看不起『任何粗製濫造的音樂』,包含絕大多數的古典音樂.....:P :P
看來我所謂的『人生而有限,真的不需要花美好的歲月在次級的唱片上.』引起 Andy跟你嚴重的誤解啦!.....
我當然知道聽『音樂』是另一回事,但是談到音樂,世界上幾千萬種音樂,為什麼我們只要聽這些而不要聽那些呢?很明顯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判準』決定他要那聽那些唱片。
而在我的唱片體驗中,越來越發現『好的演奏』往往直接關聯於『好的錄音』;貝姆是我個人認為最好的DG之指揮家,很奇異的他的錄音就是比其他DG糟糕的指揮強之很多;肯普夫是我欣賞的德派大師,他在DG的錄音就是比其他鋼琴家『正確』一點。
而且透過『錄音正確』的龜毛訓練,才能方便我們進階到『演奏正確』、『音色正確』等更進階的音樂辨認能力。當然我不會拿這麼龜毛的標準來要求別人,但是我會用來幸勵與我相似的同好:人生有限,不需要浪費時間次級唱片!你說為什麼它是次級?聽不出好那裡,就是次級;或者,錄音不正確,次級的機率也會很高。
當然一切都有例外,只是『那麼累去努力找到唱片的優點幹麻?』;除非是真的要自我進階,找到一個可靠的高手學習他的能力,就像我當初丟棄自己的觀點全面倒向法派一模一樣。否則若是單純地只憑自己的直覺喜愛來挑唱片,我更怕的是『未必屺的真愛』、反而是『被資訊操弄』。所以,就算是聽音樂,一樣要採取嚴格的檢驗態度,免得自己愛聽的都是被別人灌輸的。當然了!再次說,這是我的自我要求.....![]()
很抱歉從我這個討論串的立場必需完全反對上面這種觀點....音響多半正確,錯誤的多半是唱片或錄音才對!....
以 Klavier 錄音來說,您推薦的這張我是沒聽過;但是我手上其他的 Klavier 都是音色加料嚴重的CD,音色加料不夠嚴重的LP。
也就是說,原始LP的舞台定位算很精準,只是高頻修飾明顯,影響音色與演奏技巧的判斷。到了CD,更是連中頻都凸出來,舞台與定位跟始LP比起來簡直是XX。
越新出版修飾越嚴重的唱片公司,就算是法國極發燒的Calliope廠照樣造成錄音不正確的下場;所以要說 Klavier的錄音很好、只是音響重播不良.......那我還是寧可使用一萬八千元音響聽最便宜的EMI FRANCE一張不到99的大全集CD,隨便都比百萬音響播放 Klavier 的 CD 正確太多了!...:P 如果是 LP 就比較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