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5-24, 11:50 AM
#1881
 作者: jackiex
這張馬斯奈的"領袖"真好聽
前幾天剛好才拿出來溫習過
正確或不正確我倒沒那麼注意,但有順我的耳就是
Klavier是間好公司,可惜也收起來了
謝謝 jackiex兄的回應,個人認為是非常好的CD 音樂+錄音 重播:)
借你一句 正確或不正確,個人認為 音響的搭配調校 正確或不正確 才是主要的答案:)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999369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24, 01:02 PM
#1882
 作者: AndyChu
嗯...其實不管聽什麼,重要的是感受!
話可以這麼說~某某音樂觸碰到你的心...,但我覺得對音樂有感動,也可以一體兩面的另一方式~你聽到了音樂想傳達的?!
流行音樂那麼的假,我聽得不亦樂乎,所為何來?
因為我喜歡鼓,喜歡節奏,所以喜歡?
在之前或許可以這麼說,但聽到現在,鼓的演奏是另一個樂趣所在,而一些沒有鼓的歌曲可能才會是我最喜歡的!
我前面也有說到,有些歌是尾奏(通常都沒有鼓聲了)會讓我眼睛熱起來...
流行樂的每況愈下讓我覺得很難過,其實流行樂雖然在錄音上不得不因為各種因素而成為犧牲最多的部份,但以目前的錄音技術(包括錄音理念)的進步,流行音樂聲音是更好了,但內涵卻越來越差!
所以我才會慢慢轉而向古典音樂尋求更有深度及雋永的感受!
的確,很多複雜的想法很難說明...
我想喜不喜歡是其一,重要的是對音樂的態度,並由此去鑑賞,或許慢慢的這樣生成的一個性格,就會從軟體去應用到對硬體(技術)上的看法...
題外話,我哼歌幾乎都不哼主旋律的,我都哼bass或其他聲部的旋律...:P
-
-
2011-05-24, 07:48 PM
#1883
-
-
2011-05-24, 08:39 PM
#1884
 作者: remo
既然如此,您又何必在意psycho兄的論點?!還是您的潛意識裡仍無法無視對這樣的論點的認同?
那又何必取不取捨?
[恕刪]
唉!理想和現實,永遠都是有點差距的。不是嗎?
我認同Psycho大對錄音美學的觀點,所以我這3,5年來買的多半都是新天新地或是Psycho推薦的CD或是這些廠牌的CD。
問題是,在學到這個觀點前,我以經買了上千張的CD/LP。您是要我扔掉還是怎麼樣?|-)|-) 除了古典音樂,我還聽了將近40年的搖滾樂,我難道都不聽了嗎?|(|-|(|-
好的錄音和音響,可以讓我聽音樂的享受更高;但如果沒有這樣的選擇時........
這是B.B. King的Lucille,不曉得他還唱的動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8QxOjuYHg
或是John Lee Hooker 的 One Bourbon, one Scotch, One Beer, 您要把他老人家從地下挖上來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Ivka3SSv9Y
就像環保一樣,我接受並且盡量作;但是,您要我每天騎腳踏車或是坐公車上班,我可作不到。喔!從我家走到公車站牌,大概要40分鐘,再坐車,轉車,到辦公室大概是兩小時(從公車站走到我的辦公室還得走15到20分鐘)。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24, 09:47 PM
#1885
-
-
2011-05-24, 11:06 PM
#1886
 作者: psycho
首先我要強調:remo 你真欠扁!...  我何時說我看不起流行音樂了?我是看不起『任何粗製濫造的音樂』,包含絕大多數的古典音樂.....恕刪
呵!我還是想一想後,再把您加上去的耶!:P:P
或許是您並不熟悉這個領域,所以很少看您有舉出哪張流行唱片來作實測!
但我也不認為拿流行唱片來作,因為它們大多都是加料的東西,對音響器材本質的挖掘沒有正面的用處!
但是~
 作者: kevintran
唉!理想和現實,永遠都是有點差距的。不是嗎?
...我難道都不聽了嗎?|(|-|(|-
...恕刪
所以我就說~技術面跟欣賞層面的“混為一談”!
kevintran您困擾的,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知道真實面,並不會讓我們沒飯吃或怎樣,那是一種想法跟觀念的增進,也會讓您對音樂有不同的認識!
而且,就說我好了,我的器材在調整過後,再聽我那些“假聲音”是不一樣的!!您沒有這樣的感覺嗎?
您好像喜歡聽爵士樂是嗎?
唉,爵士樂的確是要越現場感越有味道,但爵士樂給人就是一種可以很“各自解讀”的音樂,它其實是很具有音樂實力的音樂,而正因為如此它會有很多層次,讓不同的人聽了會有不同的感覺,就好比說我來聽,就忍不住算拍算circle,又累又過癮,而其他人聽可能就是很easy輕鬆...,此時音響方面的重要性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個人是把psycho兄的理念當成一種“工具”,當然我覺得越用越受用,但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狀況,去決定走到什麼程度,psycho兄是極限,我想也並沒辦法有那麼多人都能跟他一樣的究極!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em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25, 01:15 AM
#1887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26, 07:44 PM
#1888
借一張新天新地的圖:

這套CD裡面的蕭邦夜曲, 我聽到了很不一樣的東西, 我不知道如何形容, 我姑且稱之為左右手的"層次感", 我聽所謂大廠的蕭邦, 不論是誰彈奏, 我都只聽到優美的旋律, 聽不到這種左右手相互呼應的"默契".

這張也是一樣, 方式以及音色有點不同, 但是一樣可以聽到我自己所謂的"層次感".
我聽過現場中, 大家都知道的演奏家有李雲迪, 很抱歉我也聽不出來這種層次感. 沒有這種層次感有甚麼不好嗎? 我也說不上來, 但是我認為有層次感似乎比較能理解蕭邦. 好像除了美感之外, 還有很多深層的東西.
抱歉, 音樂素養不夠所以說不出甚麼所以然, 但是以上這個體認跟音響調整無關, 因為很明顯就是一種彈奏/錄音的技巧明顯與另外一種彈奏/錄音技巧有很大的差異.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26, 07:58 PM
#1889
 作者: chsiang
...恕刪...
但如果您能了解,就是這對音樂本身的追求(感受,了解及體會),可以變成對器材的及錄音要求的動力...:o
-
-
2011-05-26, 08:28 PM
#1890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