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5-26, 09:19 PM
#1891
不曉得為什麼我看不到圖,是Ciccolini的那張嗎?那張真的很讚!
我最近在聽Ciccolini的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也許是Ciccolini的演奏方式碰巧讓我更容易了解樂曲?也許是錄音的方式比較合我的音響?聽過很多別的演奏家(包括Psycho推的Lefebure和Chemin),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左手的音,右手的音,還有兩邊溶合起來的音!我不知道那是不是chsiang所謂的層次感。我的感覺是有點像看黑白片(或是黑白照片)時,主體雖然亮但是有層次的亮,背景雖然暗,但是是有層次的暗。有些錄音給我的感覺像是看賽車的照片,主體非常清楚,但是背景像是一團霧一樣。當然,我不是說那些賽車的照片不好,因為那本來就是要表現車速給人的感覺。但是,我喜歡我聽的音樂裡有很多豐富的細節,我希望我能聽到作曲家精心編寫的曲子,我也希望我聽到的錄音能讓我很容易的聽到演奏者如何細心的把樂譜上的音符展現出來。
順便幫新天新地推一下,現在他們在賣Ciccolini在Cascavelle上的所有鋼琴錄音(貝多芬,蕭邦,舒曼,和葛利格)。特價3700! 17張CD。沒有一定要買的CD,但是這套這麼便宜,這次錯過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那套貝多芬曾經絕版了好一陣子,最近才又出來)。
http://www.stsd99.com/phpBB3/viewtopic.php?f=6&t=1636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26, 09:32 PM
#1892
 作者: kevintran
不曉得為什麼我看不到圖,是Ciccolini的那張嗎?那張真的很讚!
我最近在聽Ciccolini的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也許是Ciccolini的演奏方式碰巧讓我更容易了解樂曲?也許是錄音的方式比較合我的音響?聽過很多別的演奏家(包括Psycho推的Lefebure和Chemin),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左手的音,右手的音,還有兩邊溶合起來的音!我不知道那是不是chsiang所謂的層次感。我的感覺是有點像看黑白片(或是黑白照片)時,主體雖然亮但是有層次的亮,背景雖然暗,但是是有層次的暗。有些錄音給我的感覺像是看賽車的照片,主體非常清楚,但是背景像是一團霧一樣。當然,我不是說那些賽車的照片不好,因為那本來就是要表現車速給人的感覺。但是,我喜歡我聽的音樂裡有很多豐富的細節,我希望我能聽到作曲家精心編寫的曲子,我也希望我聽到的錄音能讓我很容易的聽到演奏者如何細心的把樂譜上的音符展現出來。
順便幫新天新地推一下,現在他們在賣Ciccolini在Cascavelle上的所有鋼琴錄音(貝多芬,蕭邦,舒曼,和葛利格)。特價4000元左右,將近20張CD。沒有一定要買的CD,但是這套這麼便宜,這次錯過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那套貝多芬曾經絕版了好一陣子,最近才又出來)。
就是Ciccolini另外那套6CD裡面的蕭邦夜曲, 大大形容得很好, 我差太多了拉~~
-
-
2011-05-26, 11:05 PM
#1893
 作者: psycho
這種個人忠實於主觀聽感的『第一手資料』才是客觀的音樂或音響最重要的元素;從我個人的主觀立場,chsiang 對鋼琴音樂之美的水準己經非一般人所及了,至少就比我當年寫雜誌專欄時強上一大截!.....  我不跟你客氣的喔!....:o
所以真的是『知難行易』,當年的我再怎麼認真聽音樂,沒有這種法派知識與客觀音響科學(錄音)的啟發,音樂素養就是有天限;現在看到認真學習的網友輕易跨越我當年拼命學而得不到的高超水準,真是感慨莫名啊!.....:)
其實我覺得remo從打鼓所感受到的也是同一種東西,如果那天想不開了也進入古典音樂領域,一定也是學得快到讓我又羨又妒啦!.... 
呵,是耶,左手右手?想一想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形容
 作者: chsiang
就是Ciccolini另外那套6CD裡面的蕭邦夜曲, 大大形容得很好, 我差太多了拉~~ 
其實我有多感受也講不出來!
我打鼓其實有跟老師學的時間並不多,像黃瑞豐老師我覺得他是我的老師,並不是因為我只跟他實際上過兩個小時的課就算是,而是我從無數流行音樂中,去感受他如何在歌曲音樂當中去編奏完美的鼓點,去學習他的精神...
音樂是藝術之一,而藝術從來就不是語言可以形容跟傳達的,而是心領神會的去感受...:o
-
-
2011-05-27, 03:03 PM
#1894
-
-
2011-05-28, 12:03 AM
#1895
-
-
2011-05-28, 12:30 AM
#1896
 作者: psycho
我本來一直撐著要等到親自去新天新地才買唱片,但是看到太多好料終於撐不住了!剛剛寫MAIL給主惟下訂大概要一萬多元的CD唱片.......(sweat) (sweat)
猜猜看我是被什麼消息逼到不得不使用網購了?.....  提示:我猜 chsiang 也會下手!.....:o :o
我以為那套絕版了說!我也凍未條了!幾個月前在不曉得那個網站不小心看到,想買結果已經絕版了。這次,我大概不會錯過。
-
-
2011-05-28, 02:15 AM
#1897
 作者: psycho
測試音響系統的『動態對比』之錄音藝術鑑識法
● 第二要求:
TIMPANI 1C1117 皮爾奈管弦樂集之《聖方濟修會的面貌》的第三曲
樂團 Orchestre national de Lorraine
指揮 Jacques Mercier
在我前文提到(4:39)是唯一全頻段最大聲之處,如果覺得到此高潮之前有那段音樂的超低頻比這段強,別懷疑,你的音響系統承受不住這個(4:39)的全頻段 動態,造成『超低頻被高頻吃掉』的聽感。
很奇怪的,高頻居然會吃掉超低頻?我猜想是,高頻動態承受不住而嚴重失真,造成高頻音量過大,從而遮蔽了超低頻之聽感。而發生這種失真時,鐵定整體的音量感覺會比無失真時小很多,從而造成『動態對比』不夠正確。
PSYCHO兄是說4:39超低頻最強還是說所有樂器都為最大聲?
-
-
2011-05-28, 02:26 AM
#1898
 作者: kumochan
PSYCHO兄是說4:39超低頻最強還是說所有樂器都為最大聲?
『所有樂器都為最大聲』這個我沒把握,因我自己的音響系統被宰 ;( 所以無法詳細聽出來....
而我的原文是指:全頻段都是最大聲,在我自己的系統,高頻是最大聲無誤,但是低頻、尤是超低頻就明顯不是最大聲;經由去rendzaw店裡測試後,確定是我的音響被宰了...:P 並且得到全頻段都是最大聲的明確聽感....:)
-
-
2011-05-28, 02:45 AM
#1899
 作者: psycho
我本來一直撐著要等到親自去新天新地才買唱片,但是看到太多好料終於撐不住了!剛剛寫MAIL給主惟下訂大概要一萬多元的CD唱片.......(sweat) (sweat)
猜猜看我是被什麼消息逼到不得不使用網購了?.....  提示:我猜 chsiang 也會下手!.....:o :o
挖勒:O剛剛也發現了,果然是大殺器啊8)
看來明天也要早點過去下單了.
-
-
2011-05-28, 03:52 PM
#1900
 作者: psycho
『所有樂器都為最大聲』這個我沒把握,因我自己的音響系統被宰 ;( 所以無法詳細聽出來....
而我的原文是指: 全頻段都是最大聲,在我自己的系統,高頻是最大聲無誤,但是低頻、尤是超低頻就明顯不是最大聲;經由去rendzaw店裡測試後,確定是我的音響被宰了...:P 並且得到 全頻段都是最大聲的明確聽感....:)
明白了。是指樂群的張力達頂峰。自然有高有低。這張CD錄音很乾淨。聽過之後只覺得幸福。PHILIPS金線都可以扔掉了:o。關於大編制管弦樂和女聲,老兄可還有好唱片推薦嗎?俺聽上癮了。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