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 投票者
-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
做過1~3次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
2010-09-14, 02:09 AM
#221
針對其中一點回答好了,結構性問題,不是取代問題
平面:網路
過去
100:0
現在
40:60
未來
10:90
至於最後一句話
若要調查
網路的可信度或者說依賴度似乎比平面雜誌高了
[QUOTE=葉sir;97530]
 作者: 小葉
音響雜誌
(1) High End圈越來越小
(2) 音響業者越來越多?(進口、國產...等等)
(3) 網路越來越普及,若雜誌沒有專業特殊長才,我何必去看,更不要說買來看了!
  ..
1.是..但在 本站..甚至本"串"是完全感受不到.
2.是的..因為舉世人口數暴增.."音響業"成等比增加..
3.雜誌畢竟是先出現而且歷史已久..網路算媒體革命~但也還"取代"不了傳統雜誌..
我自己經驗是..網路的東西-最多先只相信一半..另一半要自己找機會去印證..:P:P
-
-
2010-09-14, 02:10 AM
#222
讓大家習慣一下有寫,一下沒寫不就好啦 
 作者: martin

我記性不大好,有時候寫了名字有時候沒寫,不必太多心。哪天真的想講什麼不能講的,我就跟小葉借ID....
劉名振
-
-
2010-09-14, 02:22 AM
#223
無論任何形式的媒體,都是要有自己的格調
就如同我自己定義的"評論"是
器材"評論"?
雜誌的質、業主的質、讀者的質....都是關鍵,目前我是覺得都有問題
做些什麼事情要清楚不要混淆
權威沒有辦法建立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讓人可信的東西出現!
提升質吧,至少我自己是朝這目標的....
每次音響展採訪,我沒有拍過jpg檔,只拍RAW檔,所有人都會認為我瘋了,動輒數百張照片以上,採訪累了一天,半夜只睡2~3個小時,為什麼?
這就是MY-HIEND的質!
 作者: drunkenlife
這個好,martin自己說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點啦~
正如My HiEnd也有廣告,音響雜誌有廣告也沒啥不對,靠廣告為生,也沒啥不好,
若不是文章吸引讀者,廣告也不會出現。My HiEnd是如此,音響雜誌也是如此。
若某一天,My HiEnd開始干預發言,明顯偏頗,那這裡的人群就散了,廣告就沒了。音響雜誌不也是如此?
若說一定要沒廣告的雜誌才客觀?我倒也不認為應該如此,
雜誌社有充足的經費,才能多做很多事,例如一套Audio Precision,那可不便宜...
紐約時報也有廣告吧?但無損其超然立場。
這邊出沒的大多有些年紀了吧?在職場上的職位也不低,應該都了解這點...
試問,音響雜誌的評論無法樹立權威,是否也是讓音響圈變小的原因?
一般人如何能在字裡行間猜出本意?
數十款最佳推薦...天啊...我該買哪隻?
有人說這樣,有人說那樣,我會不會被騙?
這...若是音響業者在雜誌上刊廣告是為了讓業界人自己看,那大家何必花時間去施壓?
業界不是人人心知肚明?
又何必寫評論?就照一般的廣告內文化的雜誌般,純介紹文就夠囉~
嘿嘿...說不定,現在就直接將雜誌內容改成這樣,訂戶與廣告也都不會變化喔...
又,martin拿掉自己的本名了?
...我倒覺得公開無妨,這世界沒有啥藏的住的祕密,大家也都知道你之前的工作,
你在網站上寫的文字,當然也對自己負責,也會顧及他人。
露姓名,不正表示你言行一致?
不露姓名,若是哪天某個初入門者看了你的文字許久之後才發現你之前在雜誌社,說不定又會亂下啥對你偏頗的評價勒...
哎...做人真難喔...
-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09-14, 02:33 AM
#224
對我來說
中立的作法
(1) 報導音響事實,如音響展、音響活動,新品與業界消息
(2) 關於器材的表現:
=> 主觀部份:多找些"成熟,能多方面思考"的發燒友與本站編輯,一起集體試聽提供聽感,以特色描述與差異描述為主!
=> 客觀部份:多使用些儀器來測量
(3) 網友的心得交流與互動,當然若有與事實不符的MY-HIEND或是這裡的會員會儘量找出!
慢慢會成為這裡的主軸,也跟MY-HIEND一開始一樣沒有變!
 作者: 將軍
drunkenlife兄有說到重點!!
至於蒲總要如何走自己的路,說真的,這不是我關心的.
但MY-HIEND必須是中立的.
-
-
2010-09-14, 05:03 AM
#225
 作者: fang7685
你沒有看過黑天鵝 就斷定世界上不存在黑天鵝
" EQ沒法處理每一個Hz " 就是一隻的的確確存在的黑天鵝 只是你沒見過
M兄想說明的 是想在公共論壇上客氣的說出你的認知有很大的誤差
多謝指正(bow)。敝人見識短淺,在這兒丟人
-
-
2010-09-14, 08:39 AM
#226
 作者: 小葉
針對其中一點回答好了,結構性問題,不是取代問題
平面:網路
過去
100:0
現在
40:60
未來
10:90
至於最後一句話
若要調查
網路的可信度或者說依賴度似乎比平面雜誌高了
這「測試數據」我相信相當真實,但若貿然做出結論,或許會落入類似「延伸至50kHz的喇叭高頻會比18kHz的喇叭更好」這樣過於簡單的推論。(你看我還是很努力的盡量切題討論)
未來剩下的10%平面媒體會是什麼?LV、百達斐麗、萬寶龍、法拉利、豪宅…對這些東西來說,有比平面媒體全頁廣告更好的曝光方式嗎?Stereophile網站首頁的橫幅廣告,我印象裡長久以來多半是Yamaha的環繞擴大機;音響、網路環境均如此成熟的日本,卻看不到什麼成熟的音響網站。
至於可信度,我認為「媒體經營信念」比起「呈現的形式」更重要。目前看到的美國音響網站評論,就我自己閱讀的感覺,可信度、影響力尚無法與平面相比。但相對的,在IT、數位相機等產業,網站評論的可讀性卻遠遠高於平面。
劉名振
-
-
2010-09-14, 09:14 AM
#227
我也是儘量跟主題有關
至少要提到"測試、數據"等關鍵字
(以下開始無直接關聯...Ha)
=================================
所以我設了條件,需要有成熟、能多方面思考的人來進行解讀,這非常重要,也是我集體試聽時不敢一下子就開放給燒友聽,不是說我比較強或是別人比較差,比我厲害的人太多了,不開放是因為還不瞭解,那麼風險就會很大,可能會出現martin所說的情況
我也持一樣的看法
"信念" or 我說得"質"
無論是平面或是網路或是其他媒體形式,是最重要的
這也是我努力堅持的地方
MY-HIEND的報導出於熱忱比出於商業的比率是高很多的
看看本站的音響展報導或是新聞區或是集體試聽或是家訪單元都可明顯看出
至於martin所說的最後一段,我想您比誰都清楚原因,國外都如此了,國內呢?
因為High End音響業跟IT產業的結構不同
若High End音響業要走IT、3C那套模式,是活不下去的....
不過我卻用High End在走3C網路模式,弄到快要跑路了....:P...當然沒有其他傻子要朝這目標做
以High End論壇的質來說,MY-HIEND的成績是連老外也嚇一跳的,雖然是中文,查一下alexa,有一半上來的人,不是臺灣的喔,這就是以質為出發點,而不是以商業考量為出發點的作法....
MY-HIEND在找伯樂,所以撐得很辛苦 :P
不每月印刷,能活嗎?8)
不然以品質來說,以High End產業的發展速度來說,發行季刊就夠了,就了不起了
 作者: martin
這「測試數據」我相信相當真實,但若貿然做出結論,或許會落入類似「延伸至50kHz的喇叭高頻會比18kHz的喇叭更好」這樣過於簡單的推論。(你看我還是很努力的盡量切題討論)
未來剩下的10%平面媒體會是什麼?LV、百達斐麗、萬寶龍、法拉利、豪宅…對這些東西來說,有比平面媒體全頁廣告更好的曝光方式嗎?Stereophile網站首頁的橫幅廣告,我印象裡長久以來多半是Yamaha的環繞擴大機;音響、網路環境均如此成熟的日本,卻看不到什麼成熟的音響網站。
至於可信度,我認為「媒體經營信念」比起「呈現的形式」更重要。目前看到的美國音響網站評論,就我自己閱讀的感覺,可信度、影響力尚無法與平面相比。但相對的,在IT、數位相機等產業,網站評論的可讀性卻遠遠高於平面。
劉名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09-14, 09:15 AM
#228
勇於討論發表意見、相互溝通,就已是滿分:P
 作者: kevintran
多謝指正(bow)。敝人見識短淺,在這兒丟人 
-
-
2010-09-14, 09:27 AM
#229
友直..友諒..有?丟人??..不對不對..是友多聞啦.!!
這幾日討論..不管是品質/深度都讓人~擊節..
歸功於成功的 Topic..
-
-
2010-09-14, 09:31 AM
#230
臺灣發燒友的空間大部份都不測量的,不知道在爽什麼.....
不然來做問卷好了
您的High End純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本主題可開始投票嘍...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