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9-10, 09:57 AM
#2031
 作者: hojuiyang111
雖有幾個目標,
還沒決定要進什麼喇叭,
why ?
主因是“熱情”與“理性”相持不下...(sweat):^)
理性~~~~~~~:)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
2010-09-10, 10:01 AM
#2032
Hi-End領域[入門]的音響器材 Hi-Fi水準目標的 好聲 !!!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
2010-09-10, 10:19 AM
#2033
當然有標準,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標準,所以音響界裡面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圈子,這裡面當然就會有不同類型的參考系統,看你把標準放在哪裡。
就像小提琴,Stradivari跟Guarneri,有一套系統能完整重播完全一樣的音色? 系統重播能讓你分辨是不同的兩隻小提琴就很厲害了或是能把這兩把小提琴的特色播放出來,讓您分辨誰是誰,如果有人說他的系統能重播到一模一樣,請證明。
常常跟朋友聽蔡琴,有人系統播出來聲音明顯年輕了,有人系統播放聲音比較渾厚,年級比較成熟......這時有人說這是蔡琴40歲的錄音,所以比較年輕,聽起來年輕是對的,不過不好意思的麻煩你,請把40歲的蔡琴抓來唱一下,到底對不對?
有錄音充滿了堂音
有人就說: 我到這裡聽過,堂音應該要比這裡播放得多
另一個又說: 我也到這裡聽過,堂音差不多啊
為什麼有這個差異,有什麼可以分析這兩個人的話呢?
第一 他們是同一天去聽的嗎?
第二 各自是聽什麼樂團呢?
第三 坐的位置
第四 觀眾多嗎?
就算是同一天、同一場,不同位置,都會發生各自不同的聽感,各自聽到的反射音跟直接音會一樣嗎? 有可能發生兩個人同一天同一場坐在同一個位置嗎? 看到鬼了!
研究錄音方式...麥克風放在哪裡? 總總總總的東西,多少唱片.......年代........
以上的差異存在....那還有其他音響表現....例如通透感.........拿什麼來參考呢? 是過多還是不及呢? 定音鼓下去,那種通透感好比在極度安靜的地方在水裡投入一顆石頭般的通透感.....咚到你心裡,好聽是好聽.....主人也聽得很爽,我是覺得太誇張,不過什麼叫質感,多數人都覺得這是有質感的表現,好聽到不真實....好比阿凡達的世界,很奇怪的漂亮。
類真...是一條路,真實性也是一個很好的標準,不過總是要拿 ' 真 ' 來作參考,而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我自己是認為這是一條不歸路。
當然音響表現有一定的標準,不過拿 '真' 來做這個標準,我認為這樣反到才真正的變成沒有標準了,大家不都正在爭論這個 '真' 嗎? 有結果了嗎? 到低誰比誰真?
仔細看國外的評論,尤其是日本,在觀念上已經脫離了討論 ' 真 ',大家可能覺得日本雜誌已經流於商業,沒有中肯的評論,不知所云,不過起碼他沒有把讀者導入了這條路......用好音響聽音樂的人....跟愛聽音樂但是沒有好音響的人...到底差異應該在哪裡? 我是覺得我們都要比他們從音樂得到的感動要更多,這樣才對得起家理的音響,我是覺得感動才應該是標準,不過每個人的感動又不同,講了這麼多好像又回到了原點,又變沒有標準了。
音響的標準應該是自己訂的,而且我也不想用別人的標準來調整我的音響
 作者: hojuiyang111
“好聽” 怎會沒標準呢?
起碼的要求還是有的.
沒標準, 大家就不用玩了..
起碼的要求有那些呢?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09-10, 10:25 AM
#2034
 作者: kevintran
我個人覺得“好聽”是沒有“統一”標準(universal standard)的. “正確重播”(high fidelity)的聲音倒是有可以比較的標準. 比方說,我可以拿我兒子拉的小提琴錄音(提示:保證難聽),用床頭音響和我的high-end音響比. 因為床頭音響的傳真度差,沒高沒低的,搞不好還更“好聽”些. 可是,如果比“正確傳真”,那麼床頭音響就一定一敗塗地了.
從另外的角度說,很多人喜歡Rogers LS3/5的聲音(所以,對他們,那是”好聽“),也有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對他們,這肯定是”不好聽“)(您也可以拿Wilson, Martin-Logans,等等代入這個例子). 可是,我想沒有人會否認Rogers LS3/5的”正確傳真”是需要打個問號的(例如,100Hz 到 150Hz的突起):O
“好聽”於否,主觀的成份太多了. 您無法客觀的比較. 沒法客觀的比較,就沒有同樣的立足點. 這不成了”各自表述“?:^)
好聽的定義不太容易,
換成”追求的聲音“就明白了,
每個人追求的及需求當然不一樣,
不過自己心中還是有標準的,
即使 3/5 A 也分好幾種的,
3/5 A 調得好壞,聲音還是有差別的.
沒高沒低的,搞不好還更“好聽”些,
說明了大組的不好調.
但我確定:
您不會抛大就小,這就是標準..
正確傳真是主流想法,
廠商的廣告詞多是如此,
但當然不是絕對的標準.
不過正確傳真多半意味低失真及大頻寬,
我以為是高潛力的.
-
-
2010-09-10, 10:33 AM
#2035
音響性有標準啊,就是性能,有了性能,再來表述自己想表達的聲音,所以音響在某些人手理,音響就是樂器了。
好比調好音的小提琴,到您手理,跟他手裡,各自技術都很好,聽起來一定不一樣。
把音響放在跟樂器一樣的地位.....不就有標準了。
 作者: hojuiyang111
好聽的定義不太容易,
換成”追求的聲音“就明白了,
每個人追求的及需求當然不一樣,
不過自己心中還是有標準的,
即使 3/5 A 也分好幾種的,
3/5 A 調得好壞,聲音還是有差別的.
沒高沒低的,搞不好還更“好聽”些,
說明了大組的不好調.
但我確定:
您不會抛大就小,這就是標準..
正確傳真是主流想法,
廠商的廣告詞多是如此,
但當然不是絕對的標準.
不過正確傳真多半意味低失真及大頻寬,
我以為是高潛力的.
-
-
2010-09-10, 10:51 AM
#2036
 作者: AndyChu
音響的標準應該是自己訂的,而且我也不想用別人的標準來調整我的音響
對的,認同Andy的看法.
不過自己訂的標準那裏來的?
自己訂的標準會改變嗎?
我以為玩音響的燒友要觀摹別人,
常常檢驗自己的標準.
why?
這不是和別的興趣一樣嗎?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09-10, 11:02 AM
#2037
何大,這是我之前整理自己的思緒邏輯後自己想走的方向,當然前提是要有基礎的理論跟實踐方法,觀摩別人也才知道原來要達到目的是需要多麼的認真。
觀摩別人,我覺得是要學習他們認真實踐的態度跟方法,學習觀察跟辨別主觀跟客觀,慢慢的就會有自己的邏輯,不過在理論當然要有個基礎標準,不過到了高階理論,反到變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型態,這也不只說在音響方面,任何知識都好像是這樣。
 作者: hojuiyang111
對的,認同Andy的看法.
不過自己訂的標準那裏來的?
自己訂的標準會改變嗎?
我以為 玩音響的燒友要觀摹別人,
常常檢驗自己的標準.
why?
這不是和別的興趣一樣嗎? 
-
-
2010-09-10, 12:23 PM
#2038
公認的 標準 一統江湖 自定的 標準 一桶漿糊 。真沒想到玩音響是如此自我!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
2010-09-10, 01:12 PM
#2039
所以才說世界是多采多姿的阿!
大家都一樣..不就標準的共產黨跟封建制度才有的東西
有得東西能制度化、統一、標準化,有得不能,尤其是感受....聽不就是一種感受嗎?.....感受制度化...是開玩笑嗎? 這不就變機器人了
 作者: 999369
公認的 標準 一統江湖 自定的 標準 一桶漿糊 。真沒想到玩音響是如此自我!
-
-
2010-09-10, 01:19 PM
#2040
 作者: hojuiyang111
好聽的定義不太容易,
換成”追求的聲音“就明白了,
每個人追求的及需求當然不一樣,
不過自己心中還是有標準的,
即使 3/5 A 也分好幾種的,
3/5 A 調得好壞,聲音還是有差別的.
沒高沒低的,搞不好還更“好聽”些,
說明了大組的不好調.
但我確定:
您不會抛大就小,這就是標準..
正確傳真是主流想法,
廠商的廣告詞多是如此,
但當然不是絕對的標準.
不過正確傳真多半意味低失真及大頻寬,
我以為是高潛力的.
沒高沒低的,搞不好還更“好聽”些,
說明了大組的不好調.
但我確定:
您不會抛大就小,這就是標準..
正確傳真是主流想法,
廠商的廣告詞多是如此,
但當然不是絕對的標準.
不過正確傳真多半意味低失真及大頻寬,
我以為是高潛力的.
好聲 傳真[少失真]又好聽[大頻寬] 標準Hi-Fi[目標]錄音的還原[原音從現 當然要熟悉了解的優良錄音],好錄音 是音樂內涵 10分 錄音制作出的音效 10分 俗稱 Ten Ten。如這樣的方法還不正確 那就 ~~~~~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