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不過有時兩個音是為了要和出另一個音....這時應該也不能聽起來還是兩個音了
說對了!所以要回歸音樂本身的旨趣,看看『音樂本身』是要求一個和聲?還是兩個獨立音?甚至在拉威爾的音樂中往往是『既要求是一個和聲,也要求是兩個獨立音』,這是最高難度....:o

引用 作者: scs 查看文章
Ilya Kaler 大有來頭,1981帕格尼尼大賽第一,1985柴可夫斯基大跟西比流斯大獎賽雙料冠軍,柯岡的弟子難怪聲音一樣乾淨,他的cd是廉價的naxos公司出的,真是便宜又大碗,最近的錄音,音色跟年輕時還是一樣
咦?scs你不是音響瘋子?何時連音樂都需要被你教導啦?原來是怗怗吃三碗公、扮豬吃老虎.....那我先欺負你吧:沒有去聽 Tosi,終生遺憾啦!.....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恕刪]前幾天在聽幾個版本的馬勒交響曲第四號,就有感覺到。Telarc出的Yoel Levi 指揮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就很明顯的屬於單聲部旋侓。相反的,Vanguard出的 Maurice Abravanel 指揮Utah交響樂團就偏向多聲部。從音響性來說,Vanguard的這張我個人覺的比Telarc強。這張Vanguard的CD以前劉仁楊前輩也介紹過。
kevintra寫得好!....

這陣子 NSO 要推馬勒季,我想寫幾篇馬勒的文章;想了半天最想寫的第一句話竟然是:

市面上幾乎沒有任何馬勒的唱片,是錄音正確到可以讓音響等於現場的;處在『聲音』如此錯誤連篇的音樂環境下,到底是聽到真正的馬勒?還是聽到樂評家唬爛出來的馬勒?................

不過這樣子寫真的被會打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