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06-17, 11:45 PM
#671
 作者: psycho
如此瘋狂玩弄MC,最後還是 證明了『錄音藝術鑑識音響法』的普遍客觀性.... 
目前的感想:玩 MC 果然是千變萬化,累死了!:P :P :P
完蛋了,我中了碳纖維的毒.....:O :O
請參考《古典音樂唱片的版位問題,包括 CD 與 LP》討論串,因為去rendzaw兄家交流,對其CD訊源、擴大機與喇叭自有我主觀的看法,但是唯獨對LP訊源的碳纖維製品充滿直覺的興趣。
可憐的窮光蛋我,只買得起一片一千元的唱頭墊片....;( ;(
裝上我的惡搞 MC2000 後,不得了.......碳纖維讓我的LP系統『聚焦』更加清楚,就像remo的密技一樣,完全通過我的錄音藝術唱之考驗!
換句話說,如果不習慣錄音藝術的高訊息量,其實碳纖維是讓『雜音』更清楚、讓『破音』更明顯、讓錄音或轉錄有問題的唱片『更難聽』。如果知道上述缺點是『對焦清晰』的後遺症,一切很清楚了。
完蛋蛋了,下個月的零用錢一定得砸在一萬元的碳纖維唱片墊了.....(sweat) (sweat)
-
-
2009-06-18, 12:00 AM
#672
我對大師 真是佩服..............
還能 聽出小提琴的流派,...真是
-
-
2009-06-18, 12:06 AM
#673
-
-
2009-06-18, 12:12 AM
#674
 作者: musk
呵!psycho兄終於也中碳纖維的毒了,我已經很久了!那我看musk兄還得再準備一片CD用的! :o
-
-
2009-06-18, 07:46 PM
#675
 作者: sp007
我對大師 真是佩服..............
還能 聽出小提琴的流派,...真是
sp007 客氣了... 其實這只是個人術業有專攻,就像不重音響品牌資訊的我連看TAD都不知道那是啥..... 
 作者: musk
你怎知道我特地幫你準備了一張德國Millennium LP-MAT!:O 
 作者: remo
呵!psycho兄終於也中碳纖維的毒了,我已經很久了!那我看musk兄還得再準備一片CD用的! :o
以上兩位害人精,請問 Millennium LP-MAT 與 CD-MAT 一片要『新台幣多少錢』?我問都不敢問!musk 出品,必定精品,空留買不起的餘恨....:P :P
-
-
2009-06-18, 07:50 PM
#676
 作者: psycho
以上兩位害人精,請問 Millennium LP-MAT 與 CD-MAT 一片要『新台幣多少錢』?我問都不敢問!musk 出品,必定精品,空留買不起的餘恨....:P :P
你自己都說一萬了...那就算一萬好囉...
CD-MAT給我三張大的我再找你兩張小的:P
-
-
2009-06-18, 08:25 PM
#677
請參考《古典音樂唱片的版位問題,包括 CD 與 LP》討論串,因為去rendzaw兄家交流,確定了我LP調整方向是有意義的;於是,HI-FI 走向輕針壓, 但是音質還是要兼顧,所以今天跑去煩了羅啟良老大一整天,改裝項目是:
一、把原本的爛爛台製唱頭蓋換成 ORTOFON LH-2000 唱頭蓋。
二、為什麼沒有換 五千元級的唱頭蓋?因為那種唱頭蓋也是使用中間一塊碳纖維來對付震動,這下子用 rendzaw 碳纖維片應該夠用了。
三、最大條的,把 SUMIKO MMT 的原始臂管線改裝成 ORTOFON 臂管線。
四、為了搭配,我自作主張換了 ORTOFON 8N 的唱頭四色線。
結果一聽....果然,與原先相比,HI-FI 性能的提升『極不明顯』,可能要等 RUN-IN;但是『音質』卻足足提升了一大截,有夠爽....
看起來,人類聽覺音響上的『HI-FI性能』與『音質』可能來自不同的物理刺激特性,更容易因為每個人用詞差異而導致溝通完全失敗。像原先參考他人心得時,看到 myav 的 scs網友宣稱輕針壓後的小提琴一點都不刺耳、更好聽。這句話就表面意義而言是為了輕針壓理論之HI-FI性能扣了二十分以上,因為真實的小提琴本來應該是『該刺耳就要刺耳,該順耳才要順耳』,任何宣稱小提琴不刺耳的音響系統或錄音,我都可以百分之百指出那絕對是加料的修飾作法。
去 rendzaw 店訪聽到他們所謂的小提琴示範,原來是 TESTEMENT 的柯岡;當下一聽,真相大白,我知道了...
這張唱片是明顯的英式美聲加料,中頻有不正常的厚度。而一般LP系統為了『音質』,往往極度『突顯中頻的正確』而輕忽高低頻的正確,於是播放這種『中頻厚度不正常』的唱片,中頻被雙重突顯,當然會過衝、當然會刺耳了。
有另一種中頻加料,是極度誇大『中頻的動態』,形同是中頻使用EQ拉大音量;乍聽之下很有動態、很有氣勢,誇大的中頻動態也的確讓很多中頻的微動態細節被突顯出來,很容易造成『高解析、高動態』的嚴重錯覺。其實,只要買一台EQ,就算使用MP3也可以得到這種誇大中頻的LP式美聲。
以上音響調整方法,當然會造成 TESTEMENT 的柯岡變得刺耳;我敢直接預測:這種誇大中頻的音響系統,播放DG與PHILIPS一定特別好聽。理由很簡單:DG是中頻太薄,PHILIPS是加料過度到完全無暫態,這兩者都需要人工加料才能找回一點點真實音樂的訊息;但是無論怎麼加料,都跟真實音樂相差甚遠。
所以輕針壓派所謂小提琴的美聲,不是美聲,更不是順耳,而是『平直的頻率響應』,所以不會『有特定頻段突起』而有『過衝感』。同樣播放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第五樂章知名的『弓背敲弦』樂段,HI-FI性能強的系統一定會覺得這聲音『更刺耳』,因為原本作曲家就是要刺耳....
以這個例子來切題,主要是我覺得當天使用的LP訊源與唱放、擴大機,在音質的細部調整都有很大的可改善空間。我當然了解這種音質的調整無法『誇張地』突顯輕針壓的 HI-FI 優勢,但是太HI-FI的聲音的確對大多數人難以入口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我今天去找羅啟良老大,完全針對音質來改善;果然,『HI-FI性能』與『音質』是兩種分開獨立的考量....:)
-
-
2009-06-18, 08:31 PM
#678
 作者: musk
你自己都說一萬了...那就算一萬好囉...
CD-MAT給我三張大的我再找你兩張小的:P
不早講.....;( ;(
我己經從 rendzaw 那裡學到碳纖維的知識,所以從我尊重專業的立場一定只能跟教我的專家交易;多謝 musk 的好意了!下次有這種我難得買得起的機會請及早告知....;( ;(
-
-
2009-06-18, 08:34 PM
#679
 作者: psycho
不早講.....;( ;(
我己經從 rendzaw 那裡學到碳纖維的知識,所以從我尊重專業的立場一定只能跟教我的專家交易;多謝 musk 的好意了!下次有這種我難得買得起的機會請及早告知....;( ;(
那有什麼問題! 反正你最後還是會再買一張的... 我等你~
-
-
2009-06-18, 08:48 PM
#68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