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 投票者
-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
做過1~3次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
2011-10-01, 02:44 PM
#1941
 作者: parodielin
The answer is a big fat No.
For speaker design, having an anechoic room is the least important factor. You can achieve high precision without an anechoic room.
http://parodielin.blogspot.com/2011/09/6.html
Some people would say one has to know the limit of non-anechoic room. In reality and practice, one has to know the limitation of using an anechoic room.
無響室測的是規格,怎會不重要呢?
-
-
2011-10-01, 07:10 PM
#1942
 作者: parodielin
The answer is a big fat No.
For speaker design, having an anechoic room is the least important factor. You can achieve high precision without an anechoic room.
http://parodielin.blogspot.com/2011/09/6.html
Some people would say one has to know the limit of non-anechoic room. In reality and practice, one has to know the limitation of using an anechoic room.
為什麼要經過-無響室來評定喇叭的性能.?
簡單講還不是要補償耳朵的不足.
您說了~無響室的好處了..那也是絕對優勢呀.
也才足以做為判/定規範的一個步驟不是嗎.?
原廠喇叭測試其實一向是只報喜..不會報憂的.否則別賣了..:P
它們的測試標準就是定在這種規則下..
哪裡會去管你要怎麼使用.受你家空間效應的影響有多大.?
在下認得某些燒友.一心要自組喇叭系統(不是自製歐.).
儘管都用了當代最頂尖的單體與分頻用零件來組合..
也自信滿滿調整2年到認為最恰當最中性..
結果..別人一聽就明指..哪兒怪怪的.?
不信..下去實測.
連最基本頻響這關都過不去了..哪還能奢望其他.?
-
-
2011-10-01, 11:23 PM
#1943
DIY喇叭(就算是用了套件),就像DIY其它的音響產品一樣,還是得測量一下。
雖然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減少使用無響室的時間,這對小廠來說更是重要。
但是如果要作一個全頻的喇叭來賣,但是沒有客觀數據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有達到標示的規格,這好像不大對勁,不是嗎?
不知道無響室可不可以像錄音室一樣用租的?
-
-
2011-10-02, 06:09 AM
#1944
 作者: hojuiyang111
無響室測的是規格,怎會不重要呢?
在我的文章說明了, 在250Hz以上的頻段, 方法用對了跟無響室測的結果是一樣的.
250Hz以下可以用near field + far field + port (if any). 這跟小廠大廠無關. 標示的規格? 您指F3嗎? 不需要無響室可以測到F3, F6, F10. 重點在於, 客觀數據不需要無響室 if you know how to measure.
Try D'Appolito's Testing Loudspeakers and Toole's Sound Reproduction.
 作者: kevintran
DIY喇叭(就算是用了套件),就像DIY其它的音響產品一樣,還是得測量一下。
雖然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減少使用無響室的時間,這對小廠來說更是重要。
但是如果要作一個全頻的喇叭來賣,但是沒有客觀數據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有達到標示的規格,這好像不大對勁,不是嗎?
不知道無響室可不可以像錄音室一樣用租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arodiel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0-02, 06:15 AM
#1945
 作者: Yeh捨
您說了~無響室的好處了..那也是絕對優勢呀.
也才足以做為判/定規範的一個步驟不是嗎.?
沒有絕對優勢. 在250Hz以上的頻段, 方法用對了跟無響室測的結果是一樣的. 250Hz以下可以用near field + far field + port (if any).
 作者: Yeh捨
也自信滿滿調整2年到認為最恰當最中性..
結果..別人一聽就明指..哪兒怪怪的.?
不信..下去實測.
連最基本頻響這關都過不去了..哪還能奢望其他.?
我沒有說不測 - 我的意思是不需要無響室也以現在的技術也可以精準測. 沒有測過的喇叭可以調到中性是很困難的. 純靠耳朵會跟調音者使用的Reference speaker跟Music產生Bias. 您說的問題的對的 - FR很重要 - 但跟有無響室與否無關.
-
-
2011-10-02, 11:57 AM
#1946
 作者: parodielin
在我的文章說明了, 在250Hz以上的頻段, 方法用對了跟無響室測的結果是一樣的.
250Hz以下可以用near field + far field + port (if any). 這跟小廠大廠無關. 標示的規格? 您指F3嗎? 不需要無響室可以測到F3, F6, F10. 重點在於, 客觀數據不需要無響室 if you know how to measure.
Try D'Appolito's Testing Loudspeakers and Toole's Sound Reproduction.
嗯!看起來我書念的不夠 再多K一點再向您請教:)
-
-
2011-10-02, 12:28 PM
#1947
parodielin兄,您如此的說法是導果為因,對群眾要獲取較正確的觀念認知易造成誤導,也易造成往後的許多爭端,許多事物都有其原由.因素.條件性.限制性...等,要小弟再寫一篇來講這些實是很累,光測量一事就有許多人對基礎觀念認知都不足了,那些再講下去對小弟而言太累了.
小弟簡短(不完備.不精深)為此事做個小結,如此好讓一般群眾也梢有個較概念性的認知,以不致誤導誤解.
小結:
1.拜許多前賢之研究與現今電腦.電子...等科技進步發展之賜,為以降低中小型喇叭廠甚者DIYer取現有單體進行喇叭的開發.分頻器設計...等成本及速度,得援以非無響室法的測量進行(目前全球許多喇叭廠(含HI-END喇叭廠)皆然援以用此),但這並不表示非無響室可取代無響室法,亦不是非無響室法可視無響室法為鄙物.無物.
2.依現行被認可的國際規範標準,皆以無響室法,因此若要進行喇叭性能的宣告,皆是採參標規範的無響室法;目前惟CEA(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協會)可能酌情於Powered Subwoofer的材料供應及製造到消費者的整體消費鏈與市場性等,對於此類產品性能若要採用無響室法進行宣告其對廠商是具有很大的堅困性與嚴峻性,並也考量到材料供應及製造到消費者的消費鏈對於產品性能能得有一可參考比較的客觀性能指標,因而定出的一非無響室法的測試與宣告規範.故一般喇叭若要進行國際規範被認可的性能宣告,仍是以無響室法為宗.
3,喇叭 Nearfield Measurement 多皆以Keele, D.B.. Low Frequency Loudspeaker Assessment by Nearfield Sound-Pressure Measurement,Journal of the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vol. 22, no. 3, p. 154 (1974). 的研究paper等為基點做開展的.此也是對非無響室法量測提供很大貢獻的一份研究.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HXm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0-02, 08:50 PM
#1948
謝謝THXman大的說明。
如果沒有一個公定的標準(測量的環境,測量的方法,測量訊號的設定),這樣我個人覺得要消費者比起來很難比。
-
-
2011-10-02, 10:30 PM
#1949
 作者: kevintran
嗯!看起來我書念的不夠  再多K一點再向您請教:)
Kevin - 不用客氣. Joe的書會有從無響室跟非無響室測出來的結果. 看看比較就知道了.
 作者: kevintran
謝謝THXman大的說明。
如果沒有一個公定的標準(測量的環境,測量的方法,測量訊號的設定),這樣我個人覺得要消費者比起來很難比。
我希望消費者能有正確的評斷知識. 無響室只是把反射波移除. 移除反射波過去十年已經有很棒的方法. 即使到了無響室, 我還是會用這些方法移除反射波.
"標準"是一個很恐怖的字眼. 在測量的世界裡, 有沒有反射波是一個容易控制的因素. 使用一些不用錢的軟體: ARTA 或 HomeImpulse, 方法對了反射波都可以移除. 重點在於測量方法中的細節, 舉例來說, 一英吋的Acoustic offset 在300 Hz頻率只產生3度Phase angle, 但是在3000Hz會產生80度phase angle. It made a big difference in high frequency but doesn't matter in lower frequency. 麥克風的擺位稍微不準, 產生一英吋的差別是很容易的事. 有沒有無響室都會犯這個錯誤.
80度的相位差沒處理, You name it, 高音刮耳, 太Forward, 或 recessed, 但一般消費者不會知道. 人耳對3000Hz是很敏感的, not so much in 300Hz.
假設我要評斷一個公司的設計能力, 有沒有無響室 is not important at all.
-
-
2011-10-03, 12:02 AM
#195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