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972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劉sir也習慣廣泛的探討將問題不斷擴大
    要用簡單的回答是比較難,偏偏我老是不習慣打太長

    (1) 麥克風跟人耳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比較沒有意義
    當天有在現場的人應該都很容易從我撥放的音樂版本中,判斷何者較接近現場
    但不在現場的,我想有50%以上會判斷錯誤

    (2) 頂尖母帶處理工程師? => 這個就更難簡單回答了
    任何人都可依自己的喜好做母帶處理呀......有母帶就行了
    不在現場是因為他們無法再現場,若是他們能在現場,一定會有更好的作品出現
    然而不在現場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憑自己豐富的經驗,處理出接近應該要有的真實聲音
    經驗與技術就是他們資格的來源
    從另一方面來看,許多大師只是製作出許多人喜歡的假聲音
    這點我也會在錄音聆聽會上呈現出來

    (3) 買XRCD、Blu-Spec、HQCD的人耳力都有問題,因為這些唱片一律都是由不在現場的人處理的。
    這個我就看不懂了????奇怪的反推論
    XRCD強調master技術
    Blu-spec與HQCD是強調更好的材質,當然有時會重master
    不過這為什麼會跟耳力不好有關係,理由同(2)

    (4) 經過混音,錄音就變成混音師來決定作品要如何呈現了......混音能免則免,當然實際商業上很困難......不過我們錄音計劃就是要避免這段,達到原音重現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在錄音現場的人,就真的能聽到跟麥克風一樣的訊息嗎?
    我以為「人耳不可靠」,應該沒辦法聽到跟麥克風一樣好?

    照這個理論,
    幾位頂尖母帶處理工程師都沒出現在錄音現場過,為什麼他們有資格憑自己的喜好作母帶處理?
    買XRCD、Blu-Spec、HQCD的人耳力都有問題,因為這些唱片一律都是由不在現場的人處理的。
    古典錄音大多不能聽,因為負責錄音的跟負責混音的常常是不同工程師。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