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3796 條

查看主題

  1. #1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77
    Thanks
    3,733
    Thanked 5,918 Times in 1,97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rendzaw 出品的三吋半全音域喇叭,8500。別看是全音域,除非是很高級的擴大機,否則功率還是來個100w比較能發出符合錄音藝術要求的聲音。
    果然全音域喇叭的偏低相位失真是有意義的!.....

    這只要8500元的喇叭進行音場與舞台的測試,真嚇了我一跳!測試器材是 華碩u80v+goldwave => rendraw USB DAC => 爛AV擴大機 => 全音域喇叭;放在書桌上當成電腦喇叭,模擬一般學生音樂族聽音樂綁手綁腳的情況。

    音場與舞台使用下列方法測試: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 音場的寬度與深度: (請參考:《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音樂美感的經歷(三)『音場方法論』之音響調整》)



      先放第14曲。一開始第一隻木管的中高音旋律,任何起碼的系統都會定位在靠近中間的位置;但是一演奏到低音域,左牆的反射音大增,樂器就會突然跑到左邊了。正確的調整下,它應該出現在『中間偏左』的『遠』處,而演奏到低音域時會更偏左則是很正常的、符合現場音樂會的聽感。

      再來的第二隻木管,它的定位是在第一隻木管的『前方』之『近』處,兩者的前後深度關係從頭到尾都必需一致。

      再來的第三隻木管,是在第一隻與第二隻的『右』邊,而且應該是在中央偏『右』的『近』處。

      最後是雙簧管,是在音場的極右邊,定位在『遠』處。

      上述的左、右、前(遠)、後(近)定位關係都準了,可以再用兩首曲子確認:回到第四曲,剛開始應和小號的應該是『長笛』的極高音域,定位在中央偏『左』處。再來變大聲時,極高音是『短笛』,定位在『更左邊』。

      這時立刻轉到第七曲,第七曲一開始的主旋律之高音就是短笛,你會發現其定位與第四曲的短笛應該在完全相同的位置。短笛主奏時以低音管進行對位旋律的伴奏,再來是長笛主奏而由豎笛以對位旋律來應和;這時你會發現長笛的位置與第四曲一開始的極高音長笛是一樣的,而豎笛在中間左右。於是,快轉到3:00,這時開始了最美麗的豎琴與獨奏大提琴的伴奏,再加上豎笛令人陶醉的主旋律;這時會發現豎笛的定位與剛開始擔任位旋律時是一樣的。


    ● 音場的高度: (請參考:《從『神聖空間』看到音樂與音響之對話》)



      『神聖空間』的音響體驗如下:當右聲道出現人聲時,會發現從『左』聲道聽到『右聲道』的人聲投射到左邊反射而出的殘響,隨及又聽到『右聲道』出現『左』邊投射到右邊反射而出的殘響。然後,整體殘響是先在音場之前左右迴響,環繞不己一直延申到音場的後方與上方。

       此時可以進行『音場高度』的鑑識:如果音響空間之音場的『高度層次』不足,這張唱片就只能聽到『固定高度』的聲音空間,充滿左左迴盪的殘響。如果音場的『高度層次』足夠,這張唱片就可以聽到左右迴盪之外,螺旋式一直往『上』升,讓音響室突然有往上衝破天花板而出、高度拔高了一層樓以上的錯覺。
    看過我先前文章的網友應該知道我還停在三萬五仟元音響時期,左右定位與音場高度兩個判準是通不過的。結果這次卻是全面通過?當然了,當時是一萬元級改裝CD PLAYER,跟這台兩萬元級的 rendraw USB DAC不是同一等級。不過,的可以看出全音域喇叭在音場與舞台定位比較具有優勢。

    會測這個,是因為一時懶惰把喇叭放在地板上,人坐在書桌前用筆電看MY-HIEND網站;結果隨手一放神聖空間測試片:人聲與管風琴居然都定位到我面前的高度?開什麼玩笑,喇叭直接放在地板高度約20公分而己呢!嚇了一跳後趕快進行詳細測試,才知道這對喇叭的定位與舞台這麼強!!要通過上述兩個判準,一般音響系統真的很不容易。

    以前我對全音域喇叭真的沒有好感,總發現它們最大的毛病就是『音色不正確』;先前也是對號角喇叭有相同的惡感,結果兩者通通給 rendraw背後的喇叭設計絕頂高手曾先生通通肅正啦!除了雷氏唱頭的線圈之外,我己經認為曾先生也是台灣國寶了 ── 只可惜,高頻可不可以為我量身訂作一下?....

    因此我再三體認:音響就是科學!....:) 先前討論音響論壇紀念cd時,很多網友都對於音場高度的聽感感到不可置信,以為是極高級的音響系統才可能有如此表現;害我還高興了一下,原來我的PEL這麼偉大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現在只要一對8500的喇叭就可以正確表現音場高度了,可見迷失在『老錄音最好』的現代音響器材,有多少產品與發友為了這種老錄音迷思而放棄了現代正確的音響科學?

    要聆聽音場的高度真的很簡單:正確的2002現代錄音,再加上現代正確的8500元喇叭,頂多再加上正確的播放軟體如GOLDWAVE;如此就己經是五零、六零年代無論多高的價老器材老錄音『永遠達不到』的現場級聲音了;音響做為一種永遠直線進步的科學,概可想見!....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kib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