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3/25 拜訪教授筆記
2025/03/25 拜訪教授筆記
回來路上有在高鐵上睡,然後趁著等車的時候用手機打了大部分的內容(一首一首打),所以這次不像之前那樣那麼累,就可以直接發文了。
這次先去載a5401920來測試耳機,所以不是從頭到尾都是我的時間。前面約一個多小時是有他在場。
首先先把把簡單的先搞定,也就是測試dt2是否正常(因為之前跟他說我用500元買到,他懷疑我說我的是不是壞掉了,我想那就拿來測最直接),教授插在耳機系統上聽笑了,把a5401920叫來,說這有我的系統的味道,a5401920聽了說只有中頻,沒有超高頻跟超低頻,沒有run過,但機器是正常的。我是這樣就好,也就收起來了。這一點我也不打算改進就是了。
因為看到教授的音響室,我是受不了我的房間有這麼一大堆線的,看了就頭痛。要聽就跑來這聽吧。
在路上就在和教授聊耳機系統,我說我對耳機興趣不大,以前我也是有耳機,但聽久耳朵會痛,最後就放棄耳機。而2023年我來的那次,我也有聽到當時教授的耳機系統,感想如教授所說,細節比喇叭多,但是少了音場,而音場似乎跟聽感爽度有直接關係。因此,我只有想知道耳機系統能不能聽到音場,教授播KLA163,這個有,換播IC005,這個就稍微有。由此知道,錄音要好到這程度才能聽音場。對我來說,還是偏好聽喇叭。
之後是他們測耳機之類的,我停了一陣子,這部份就給教授他們在另一串討論。等到我的時間,有先播一首遊戲配樂(或動畫配樂),錄音是很好。
.杜花茶 [05:46]
一開始播這首是想測試教授音響,上次來是2023年,當時是M3R,也沒DC蜈蚣串跟 BPCGT,所以我想聽看看進步多少。但播下去發現,這首對我來說太「樂」了,所以我根本聽不出差別。(這是我個人的缺點,在客觀分辨音響或演奏時,易受主觀喜好影響。)而教授播到一半中斷了,我想也沒差,就換下首。(後來教授才說,後面是錄音變爛聽不下才中斷。)
* 12 - Divine Holy Breath - Denean.wav [06:31]
https://youtu.be/etH9-KyLQEE?si=p9k7sIUe37KwDz4E
這首對我來說是很「宗教」的音樂,教授也有聽出來。
*Moncayo - Huapango (Alondra de la Parra, Orchestre de Paris).wav [08:23]
https://youtu.be/NbgAHpD4W_8?si=7I3UJN1ZfpGDRMbv
開始聽古典樂,這首教授也不知道,我則說這我也是YouTube 抓下來的。這首錄音不錯。題外話,這個點閱率說破兩千萬,異類中的異類。
*Smetana - Moldau_ Orchestre Pasdeloup Légendes (1er avril 2012, Théâtre du Châtelet).wav
這首我載下來剪出來的,原影片
https://youtu.be/wbmJl4dmpbE?si=Knm4-dn7ozLV-2-B
這首錄音據教授說,可能好過IC005,以我聽感的話,是這首讓我見識了M4R的厲害。就是從聲音聽起來,音場更大,而且樂器(用圖片來比喻的話)的「解析度」更高。我後來發現有個直觀描述音場的方式,就是「閉上眼睛聽,覺得這聲音是在哪聽到的?」以這首為例,我會認為「這聲音是在寬闊的地方發出的」,可以說,到現在我才終於對教授說的音場有直接的認識。
上次來聽都沒休息,結果我隔天累得要死,這次有刻意排休息時間。就是在這休息時間,教授跟a5401920說聽過這首後,IC005就聽不下了。這首錄音差不多贏過,而樂團則是大勝…大勝?我可驚訝了,根據他們說法,帕度魯是一流團,雨果是二流團。但我對雨果可是相當喜愛,我之前可是聽不下小睡神的,因為樂團實力不夠。我說IC005我是可以聽全部。
*Ravel - Ma mère l'Oye-3_ONF,2025 [03:35]
*Ravel - Ma mère l'Oye-5_ONF,2025 [03:59]
從這影片剪出來的。要注意的是他的演奏順序跟平常不一樣。
https://youtu.be/x_wD482jvE0?si=5KAztq-qX0_neLOB
上面關於IC005的話是在休息期間講的,休息完回來換這兩首,因為想說等等要吃午餐,聽短一點的。
而接下來的順序可能有點誤差,但總之是要針對我對雨果樂團的喜好的解釋。
應該是先撥IC005的第四段,這個我是有聽完。然後又聽了同樣一團,我帶來的聖桑
*Saint-Saëns - La Princesse jaune, op.30 (ouverture),Orchestre Victor Hugo.wav [06:31]
這個也是剪出來的,原影片是
https://www.youtube.com/live/I686WEf...4lSmrSsvzKm5dP
到這教授說,我應該是喜歡這樂團木管的拼命演奏,而忽略這團弦樂部分。於是我們針對「我可能是喜歡拼命演奏」這件事提出假說與驗證。
教授進一步解釋,IC005與IC028都算電玩配樂,對樂團來說都很簡單,不需要拼命演奏。例如一樣是科隆內,KLA052因為是現代古典樂,與IC028比就拼命許多。但我「樂」層面上的不喜歡,所以聽不完。而後又播了現代的香榭麗舍樂團(新成立)的莫札特,我聽到這首,說這團是目前我聽到最拼命的。但我之所以沒發現是因為這團的曲目都不是我喜歡的。聽到這,我心裡大概有底,我對樂團的喜好確實除了「樂團實力」之外,還有一項「拼命演奏」的參數在。而我自己也心裡有數,後面的時候,我就跟教授講,我對樂團的喜好,源自1930年代的拉穆魯(Timpani那四張)樂團,「聽過拉穆魯之後,我就在追尋拉穆魯的影子。」這是我個人喜好的寫照。所以,即使現代樂團在音質層面已贏過1930年代的拉穆魯,我卻因為他們不像拉穆魯一樣拼命而不夠滿意。這變成窘境,「樂團實力太好,顯得不夠拼命。」
*Damase - Trio- I~III. Allegro (For Flute, Harp and Cello)_Catherine Michel,Music pour harpe de Debussy à Bernstein.wav [11:13]
之後我去吃午餐,他們測試他們的東西。然後是這首。教授提到,這個作曲家沒拉威爾那麼先進,他反而比較古典。這倒符合我的聽感。
*Respighi - Pines of Rome (Gianandrea Noseda, Orchestre de Paris)
https://youtu.be/nzl6nTrYuKE?si=TGv9CUCJvAvDPEbw
下一首,我叫教授找YouTube ,因為我抓下來的版本是雨果樂團,沒抓這個巴黎管弦樂團的。這首錄音也很好。
*Saint-Saëns - Concerto pour violon et orchestre n°3 en si mineur op. 61_ONF,Daniel Lozakovitch 2021.wav [29:15]
https://youtu.be/4knXaEYWR0M?si=9i9E4eGVKoVJC60p
接著聽聖桑。剛剛休息時間聊到,我喜歡雨果樂團還可能有個原因,就是我不重視弦樂。以樂器來排行,大概會是管樂> 鋼琴> 豎琴> 弦樂,教授又補了一個,人聲排最後,這也是真的,人聲已經是被我忽略的程度。而聖桑這首會讓我聽完,就是它很多樣。我們聊到我喜歡的都偏古典,即使是異國的,也是當地的民族音樂(也就是異國的古典樂)。
*Fiona Monbet - 01~04 [19:53]
這是從這影片剪出來的
https://youtu.be/88KNlIB6XJw?si=rkI6QW_d6pslreGs
這首我說是混了爵士樂的古典樂,教授聽完說這就是爵士樂,或說森巴舞曲也可。我意外的點在於,難得有爵士樂我會喜歡的。他也說小提琴很拼命。這邊我說可能我喜歡的音樂偏好有部分是我不算古典樂迷,教授說一般古典樂迷用品味決定喜好,而我是用聲音決定喜好,這次我帶來聽的古典樂(也就是扣除掉第一二首)裡都有共同的語言。我並沒有追問說「共同的語言」是什麼,因為第一,我相信教授的學位不是假的,這件事在第二或第三次來的時候就知道,所以他一定「聽出了什麼」。第二,那個「什麼」,我相信是我深層的部分,可能是「連我也不清楚的部分」,關於這個部分,我是認為知道或不知道,都不能改變。那結果來說,就讓他不知道就好,這是這年紀的我會這樣做,如果我年輕十歲可能會問到底。
*Camille Pépin - Le Sommeil a pris ton empreinte par Renaud Capuçon_ONF.wav [23:32]
https://youtu.be/IC5pnmIrc8o?si=Ke8Ek0t-16zOCFpP
聽這一首之前,可能是上一首或上上首的休息時間,我向教授問了「現代古典音樂」的事情。我主要想問的是「難道就沒有好聽的現代古典音樂」,不過一開始問的方式不太準確,所以教授的回答不是我想要的。教授一開始的回答,現代古典樂是非常學術的,它是科學的,有論文的,而這個論文(據說)都是或就是現場演奏。而要聆聽現代古典音樂的工具,只有現場或者頂級正確音響,因此,一般人並沒有「正確聆聽」的工具(聽現場,或頂級正確音響)。所以,光是這個門檻,一般人就不會喜歡現代古典音樂,一個人若宣稱他喜歡現代古典音樂,教授可能會懷疑他是不是在吹牛。再者,現代古典音樂是更加專業的東西,也就是它沒那麼大眾化,會變成專業的人才得懂的。
而我想問的是「難道就沒有好聽的現代古典音樂」,我又換個方式問,教授的答案是應該是有的,但現代古典樂太多了,我們找不到。這個答案挺合理的,這可以解釋我以前的聆聽經驗。我之前學習聽古典樂的時候,也是聽過幾首現代古典樂的。
而我後來又問,所以現代好聽的音樂,例如電影配樂,都沒那麼現代?頂多只是有添加一些現代元素在裏頭。因為那些寫電影配樂的懂現代古典樂,但他們並不一定會都走現代古典樂的路,有些就會去寫電影配樂,遊戲配樂。
以上是聽這首之前的前提,也因此當要聽這首的時候,我跟教授說「用你說的說法,可能是參雜比較多現代成分的古典樂。」沒想到這句話竟然翻車了,這是本日意外的第二件事。小提琴第一個聲音一出來,教授就說「這就你討厭的現代古典樂。」
這首當然來這裡之前我就有聽了,而當時我是根據我的聆聽經驗「猜」說這是現代古典音樂。因為第一,裡面有一些沒聽過的聲音,這符合教授說的「測試新聲音」,這個在KLA125我有聽過,那小提琴一堆「怪聲」(也就是新的聲音,沒聽過所以認知為怪聲)。第二,旋律上很「聲音」,沒有什麼「優美的旋律」這回事,就非常「聲音」。要不然就是第三,「樂」的部分讓我討厭的,我聽起來一大堆現代古典音樂是千篇一律的「樂」,這一點才是最主要我不喜歡的原因。
而這一首,不得不說教授這音響還是有它厲害的地方,在我的系統裏頭,某些樂器是「完全聽不到的」,在這裡才有聽到那些樂器。想想我也算厲害,靠著那些剩下的聲音就猜說這個是現代古典樂。
教授聽完就說,這個百分百就是現代古典樂,就跟KLA052一樣現代。以作曲技巧來說的話,它遠遠勝過聖桑,這種東西聽多的話,也會開始嫌聖桑無聊,就如同我們現在嫌貝多芬無聊一樣。這回答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第一個意外是,我知道這個有現代古典樂,但沒想到那麼現代。這個可以說是系統問題,我的系統是無法表現這首曲子的完整細膩度,上面說的「某些樂器完全聽不到」。第二個意外,當然是教授說其細膩程度遠超過聖桑,這是那種論文等級的現代古典樂。至少我對這首的喜好並沒有壓倒過聖桑。第三個意外是,我對這首是幾乎純然的「樂」的喜好,我頂多認知到「這應該是現代古典樂」,但就算不是也不妨礙我的熱愛程度。所以,這首是完全矇到了。所以可以說,當樂的部分對的時候,我其實是聽得下現代古典樂的。問題就是,怎麼找到這種東西。
*Camille Pépin - Laniakea_Orchestre national de Lyon, Leonard Slatkin.wav [13:55]
https://youtu.be/21w-qxk1cM0?si=OjNgACNym66Zk1DJ
後面幾首就都沒那麼現代了。但這倒是無關我對這位作曲家的熱愛,我必須說,這個作曲家可能在精神層面上命中我的好球帶,我對她的喜愛是很誇張的那種,連這個團我都聽得下。這個教授一聽就說是很大眾。
*Camille Pépin - Un Monde nouveau _ Orchestre Victor Hugo _ Jean-François Verdier.wav [05:26]
https://youtu.be/szOSbC_Bpsg?si=twvSLVxAO5ie8EMF
這首也是大眾。
*Camile Pépin - Autumn Rhythm_ Dmitry Smirnov _ Marco Scilironi.wav [08:27]
https://youtu.be/f71qrFpNmhc?si=ScPiNfYpJlpR7hBv
這首教授說這首可能是寫給自己的小品,很私密的音樂。這個有點深我就不懂了,我只知道這個我喜歡。我順便問了錄音,正確,再來是鋼琴,也不差。我猜應該就是鋼琴不差我才聽得下,因為這首Youtube上還有另外幾組人,我就奇怪我都聽不下,就這組可以,這種應該就是鋼琴的問題。
*Camille Pépin - Avant les clartés de l'aurore _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Radio France, Mikko Frank.wav
https://youtu.be/op8Tf1JlDRg?si=gZrP7TjVZw0-aj5X
這首教授說也很私密,而我是說這首有禪味,教授也同意。
*神隱少女2019 02.慶祝的.wav [08:59]
到這時間不多所以長的就不聽了。
*Rome 3
https://youtu.be/qSu6VvQ3p9c?si=Y79fAp_htBoRrzFY
最後一首。我的管弦樂啟蒙曲(遊戲配樂)。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