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2-17, 10:51 AM
#3781
Saint-Saëns : Concerto pour violon et orchestre n°3 en si mineur op. 61
https://youtu.be/4knXaEYWR0M?si=AoFUqmO2G2XvCG_H
這個應該是沒有加料的正確錄音?現在根據我目前聽法以及猜測,應該是沒有。
因為演奏來說,獨奏小提琴是個高手,樂團則是ORTF(現ONF),(而且我猜樂團有換過人,否則以前我會不下的。)再來是錄音,這個錄音也算好的。
之所以會這麼注意這首,並不是我對這首有多喜愛,只是因為教授在他的老文章當中,聖桑與拉威爾的類別裡就寫了三篇文。當時的我還在看這些文章學習,我當然要去找來聽,結果就是「找不到滿意的」。大多數都是錄音加料。
我發現我可能挺喜歡這首的,因為,30分鐘感覺沒有很久。這個「時間一下子就過去」的現象就代表了一切。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2-17, 10:11 PM
#3782
巴黎管弦樂團來台
如題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78451345938358273
被psycho 稱為天團的巴黎管弦樂團(Orchestre de Paris - Philharmonie)來台演出,其中6/25是拉威爾的展覽會之畫。
高雄記得也有一場。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2-24, 07:47 PM
#3783
 作者: yuntree
Saint-Saëns : Concerto pour violon et orchestre n°3 en si mineur op. 61
https://youtu.be/4knXaEYWR0M?si=AoFUqmO2G2XvCG_H
這個應該是沒有加料的正確錄音?現在根據我目前聽法以及猜測,應該是沒有。
因為演奏來說,獨奏小提琴是個高手,樂團則是ORTF(現ONF),(而且我猜樂團有換過人,否則以前我會不下的。)再來是錄音,這個錄音也算好的。
之所以會這麼注意這首,並不是我對這首有多喜愛,只是因為教授在他的老文章當中, 聖桑與拉威爾的類別裡就寫了三篇文。當時的我還在看這些文章學習,我當然要去找來聽,結果就是「找不到滿意的」。大多數都是錄音加料。
我發現我可能挺喜歡這首的,因為,30分鐘感覺沒有很久。這個「時間一下子就過去」的現象就代表了一切。
確實是無加料的現場錄音,可惜上傳到YT後,音質被破壞太多,有點難享受其中的音色藝術,相對來說,頻寬暫態是沒問題的。
至於為甚麼敢說音質被破壞,請對比以下的新世紀交響曲,同樣是現場錄音,音質莫名就好很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0KkYUa6iA
此篇文章於 2025-02-24 07:51 PM 被 a5401920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2-24, 11:36 PM
#3784
寫在極致之前
對於一般音響或耳機玩家,當要認真建構系統時, 必須同時注意音樂性與音響性,而音樂性之中,又藏著各式各樣的個人喜好的調音。進一步來說,所謂的音響性大致上約等於動態、頻寬、音場這些可以明確形容能力,相對來說音樂性則是指更難以描述的音色、質感等等。因為一般意義上的音樂性更難客觀描述,可能你聽起來覺得溫暖聲音是我覺得中頻突出,並且常常涉及個人對於「音樂」應該是怎麼樣的認知。如此一來,當能夠客觀比較的音響性能大差不差時,就只能相互「尊重」個人喜好調音、個人的音樂偏好。
音樂音響是個人休閒活動,每個人都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音樂。不過,如果想要休閒活動有深度,那就必須進一步追問為甚麼我覺得音樂應該是這樣?為甚麼我喜歡這樣的聲音?尤其是古典樂並非華人生活環境下既有的文化、休閒之一。當然對於喜好流行樂、搖滾等等任何音樂類型者都要問這個問題,為甚麼聲音應該是這樣?當我們開始追問這個問題時,音樂、音響的個人休閒活動同時也成為知識論問題,亦即你怎麼知道音樂(真理)應該是怎麼樣?
對於知識論的問題,學術史上有一百種理論在回答這個問題,對於非專業者來說,只要能夠講清楚、說明白自己對於外在真實樂器音樂的感受,也就是面對客觀的聲音訊息感受,並以此為依據來建構系統就相對能夠產生走向真實的音響系統。
不過,因為時間以及空間的有限性,同樣的一場現場音樂會並不是所有樂友、發燒友都可以聽過,作為共通語言,作為替代現場演奏、提供給不同樂友相似客觀條件資訊的工具就是錄音。雖然,我們無法通過單一錄音在系統上的好壞,來確保音響系統走向與現實一致,但是可以通過錄音好壞的相對關係對比來呈現是否產生相似的現象,進而確保走向一致並且走向真實,當越多人一起參與這個錄音相對關係比對,就有越多人的感官來確認與擔保走向的真實性。
pyscho認識到或默會致知上述理論後,進而創造一系列的錄音測試法,來測試音響的走向。從早期專注在暫態、定位以及頻寬的等數位性能的初階測試,到近期著重類比性能,如:音質、音色是否正確的管弦樂測試、管風琴測試法、KLA118與KLA136的對比等等。
在前篇提到過,一個進階的音響系統應該要同時兼具類比性能與數位性能,換言之,對於這些測試來說,不僅要能夠分辨暫態、頻寬等數位性能,更是要能夠具備類比性能表現力。因此,發現克哈斯鋼琴協奏曲遠超布列頓左手鋼琴協奏曲就是重要檢驗。如果想要從進階系統,走向極致系統呢?關鍵的測試是甚麼?
近期,為了檢驗耳機系統是否真正走向極致,有兩個重要考驗類比性能的檢驗,分別是管弦樂測試法中,小睡神與LPH011 CD2 第4軌的對比,以及蕾菲布SOCD 330第6軌的貝多芬第31號鋼琴奏鳴曲最後一個樂章測試法。以下將先說明測試的設備以及測試的標準,接著說明在目前系統上的聽感,這個部份尤其著重於與psycho的耳機系統對比。最後,本文將指出目前的系統只是一腳跨進去極致系統之前,並未通過SOCD 330的考驗,有待改裝的nano dac以及自製的香寶寶耳機線到後,才能跨越這個門檻。
# 測試的設備與標準
本次測試是使用改裝的mydac,之前曾經說過mydac改裝仍然有音色不正確問題,不過,後續依照BC大推薦的SPDIF交聯電容更換後,就已經矯正音色不正確問題了。後端則是接myzic改機版本,以及KP2000耳機。特別要提的是系統上接上了四顆超大的MKP,數位端兩顆、類比端兩顆,類比端兩顆給dac以及擴大機加強供電,而數位端兩顆則是前端5v以及12v兩種不同設備的電路上各串接一顆。此外,在擴大機以及DAC上都有用BPCGT做接地。而在DAC上更是用上DC蜈蚣串(24/12-12/5)。
關於LPH與小睡神的對比,兩者在數位性能上差異不大,但是LPH 011錄音的類比性能更好,也就是說上限比小睡神高,隨著系統類比性能提高會逐漸發現LPH 011音色豐富度、音場等類比性能比起小睡神更加。而SOCD 330的蕾菲布測試更為複雜,該段音樂共9分鐘左右,經過主旋律後接著的是幾個變奏。其中第一變奏與第三變奏的經由蕾菲布演奏音色差異極大,第一變奏是相對慢、輕柔的音色,而第三變奏則是急促、鋼琴音色有如敲其鋼鐵一般,又被稱為鋼鐵觸鍵。因此,關鍵是聆聽兩者時,是否能夠聽出音色劇烈變化的差異,而非旋律不同。
# 測試結果與對比
關於LPH與小睡神對比,目前系統已經具備分辯力。這是先前去psycho家中聆聽過他的耳機系統後,在對比自己系統產生的結論。
目前家中系統因為使用雙CAT完整蜈蚣串等等,比psycho家耳機系統數位性能更加,但是因為系統上的香寶寶數量不足,類比性能不如他。聆聽時,psycho系統有香寶寶做的XLR平衡線一對以及香寶寶線做成的耳機線。當天另外有待real cable小白線做成的耳機線去做對比,簡單而言,小白線做成的耳機線與香寶寶耳機線關鍵差異就是類比性能,小白線類比性能較差、高頻會有過於銳利尖刺以及聲音密度不足、過瘦。
在psyccho的系統上因為類比性能最優,因此,在psycho系統上大概聆聽兩個音檔各自的一個樂句(0:00~0:15~20),就可以清楚分辨LPH錄音性能更佳。回到我的系統後,則大概要在第二樂句(0:30)才能夠分辯LPH更佳,如果把BPCGT的接地拿掉後,則難以分辨。請注意此時弦樂音色豐富程度與小睡神第8軌的比較以及多種樂器合奏時,音色的豐富度來做分辯。
至於SOCD 330的測試,在psycho耳機系統上已經能夠呈現第一變奏曲第三變奏的「音色」差異,而非慢板與急促的差異,關鍵是必須聽出蕾菲布在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敲琴鍵時,發生的聲音音色完全不同,如果聽起來覺得相似或一致,那就代表沒有通過這個考驗。
這個考驗難度非常之高,只要將psycho的香寶寶耳機線換成小白線就會發現通不過了!在我的系統上,雖然有香寶寶同軸線,但配合著mydac也仍然無法通過這個考驗。聽起來的感覺是第一變奏與第三變奏只是節奏不同,聽不出蕾菲布音色營造的劇烈變化!
# 結論
目前已mydac與myzic改裝版的系統僅能分辨LPH比小睡神更佳,但是無法分辨SOCD 330的音色變化,因此,還不能算是極致的耳機系統。
不過,送去改裝的nano dac(按照BC大建議,更改了SPDIF路徑、LT3045、時鐘、二極體以及留了接地線)以及自行訂製的香寶寶耳機線均已完成。因此,當前是系統邁向超值而極致的最後一刻,特以紀錄,作為後續有意建構超值而極致系統者參考。
p.s.終於到了這裡果然還是想要嗆一下某人的:「其實答案己經很清楚了:『電腦性能』就是CP值最佳解。」、「要再精進下去,就要追求鐵定花大錢的音響性能了!也只有花大錢,才可以真正鬆享受到音樂本身的美好;這是藝術的殘酷門檻,真的躲不掉。」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575#post224575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2-24, 11:45 PM
#3785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2-25, 12:31 AM
#3786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2-25, 10:51 PM
#3787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2-25, 11:10 PM
#3788
 作者: psycho
那我來更新一下,加上那台不必要的電競筆電是15萬4千元,如果換成一般桌機PC可能12萬2千元就夠了。
夠了是指已經加上香寶寶耳機線跟香寶寶同軸線,類比性能已經超過上次去你那邊的那套了。
最明顯的就是SOCD 330的對比度聽起來好像比你那邊還好一些些(??)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3-18, 11:47 AM
#3789
Aether, concerto pour harpe, marimba et orchestre: II. Tournoyant, hypnotique.
https://youtu.be/EUSmj1wNEg4?si=f5bLlvxS-B4-ovQn
請教一下這部影片是有沒有加料?一開始我誤認唱片封面是Erato(商標有點像),而且樂團是怕杜魯樂團,加上作曲家是我最近發現且熱愛的Camille Pépin,光這兩點就值得一賭了。本來想說Erato保證無加料錄音,仔細一看封面才發現這個不是,這下子麻煩了。
根據我的聽感,這個原始錄音非常好。但到底有沒有加料,我就不確定了。
從影片資訊當中看到 Présence Compositrices 這個去查,查到的是個法國網站,可能跟音樂有關係?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5-03-18, 01:03 PM
#3790
 作者: yuntree
Aether, concerto pour harpe, marimba et orchestre: II. Tournoyant, hypnotique.
https://youtu.be/EUSmj1wNEg4?si=f5bLlvxS-B4-ovQn
請教一下這部影片是有沒有加料?一開始我誤認唱片封面是Erato(商標有點像),而且樂團是怕杜魯樂團,加上作曲家是我最近發現且熱愛的Camille Pépin,光這兩點就值得一賭了。本來想說Erato保證無加料錄音,仔細一看封面才發現這個不是,這下子麻煩了。
根據我的聽感,這個原始錄音非常好。但到底有沒有加料,我就不確定了。
從影片資訊當中看到 Présence Compositrices 這個去查,查到的是個法國網站,可能跟音樂有關係?
聽起來完全沒有正確的超高頻跟超低頻,滿滿的堆在中頻的地方。其他的問題還包含錄音聽起來很扁,然後多麥克風混音(?)導致每隻樂器的割裂等等
要不是樂團演奏得厲害,跟最近系統已經到了可以包容這種爛錄音,會聽不太下去。
會覺得原始錄音好可能一方面是把怕杜魯樂團的音色藝術當成是錄音品質。
Présence Compositrices是一家法國錄音公司,2017 年,Présence Compositrices 中心 在法國正式成立,總部位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圖萊(Toulé)。Présence Compositrices 錄音公司 於 2022 年 正式成立,成為該機構的一個新分支。長期願景是建立一個完整的音樂生態系統,讓女性作曲家的聲音在歷史和當代中都能被聽見。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