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共384頁 第一第一 ... 284334374382383384
顯示結果從 3,831 到 3,832 共計 3832 條
  1. #383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707
    Thanks
    3,764
    Thanked 5,986 Times in 2,000 Posts

    預設 到目前為止真正最輕鬆的古典音樂來了!KLA187。

    到目前為止真正最輕鬆的古典音樂來了!KLA187。


      古典音樂一方面有最正確的,一方面也有最輕鬆的。一般而言,只要是正確音樂場所的正規演奏,都可以輕易達到『輕鬆』;因此在唱片市場上,『輕鬆』要能賣出去一定得走向『搞怪』,反而變得非常難聽而不輕鬆了!!我近六十年的古典音樂唱片經驗,不曉得看過多少輕鬆就好的古典音樂唱片大流行,然後通常不到幾年就徹底消聲慝跡.....現在還有誰知道小提琴家甘乃迪?....

      但是在台灣,合格的『音樂場所』實在太少,在歐洲隨便一個教堂就合格了,在台灣...........這導致台灣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宣稱『輕鬆就好』其實完全搞錯,因為根本不存在輕鬆的素材,要怎麼感受到輕鬆?

      現在終於出現正確的『輕鬆』古典音樂唱片了!就是這張KLA187:
    名稱:  kla187.jpg
瀏覽次數: 206
文件大小:  84.4 KB
    引用 作者: STSD box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87
    KLARTHE的新發行,小提琴與吉他演奏,曲目全為法國作品。
    很迷人的演奏。
      這張唱片的錄音也是目前為止最正確的錄音,那麼為什麼我可以科學而客觀地證明它是真正的輕鬆?很簡單,因為這是小提琴與吉他的二重奏。

      小提琴依發聲結構與現代工業技術,其基本音量是非常大的;學過小提琴就知道,要演奏大聲多麼困難,一定要全神灌注緊張地要命。相對的,吉他的基本音量相對小了一點,遠比豎琴或鋼琴都小很多。

      這意謂著在古典音樂唱片中,獨奏小提琴家用耳朵聽著鋼琴的巨大音量,必需配合加大演奏音量;所以無論多麼厲害的高手,都聽得出這種為了大聲演奏而出現的緊張感,任何世界級高手都躲不掉。

      而在這張唱片,小提琴演奏家面對音量小一截的吉他,他只要輕鬆演奏就可以得到配合的音量。因此在這張唱片,我從頭到尾聽到的就是小提琴家輕輕鬆鬆的音色。

      這張唱片之曲目的演奏技巧要求又極低,雖然演奏家的演奏水準絕對比不上那幾個世界級高手,但是他不必去拼命、只要單純把『好聽』的聲音表現出來就夠了。

      所以我的整體聽感就是:極為簡單的演奏技巧、輕輕鬆鬆的音量,小提琴家努力讓自己演奏出來的聲音是『美』的。於是,得到有史以來真正最輕鬆的古典音樂,遠勝KLA136!因為KLA136為了對抗鋼琴,從第二樂章開始小提琴就不美了,當然就不輕鬆。

      這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成功獲得『真正的輕鬆』的古典音樂,除此之外唱片市場應該不存在任何可以真正輕鬆的古典音樂;看起來音響如此升級後,真的人生變得非常快樂!一點都不會羨慕巴黎與哥本哈根的生活,巴黎有藝術,哥本哈根有退休人生,台灣我家有音響.....

    (END)
    此篇文章於 2025-09-02 12:58 PM 被 psycho 編輯。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3. #3832
    註冊日期
    2017-02-07
    文章
    258
    Thanks
    484
    Thanked 430 Times in 228 Posts

    預設 2025/10/20 拜訪教授

    2025/10/20 拜訪教授

     這次去桃園第一次遇到下大雨。抵達之後,先把Myamp拿給教授。我跟他說明情況之後,他拿來插一下測試,判斷說是內建DAC有問題,但擴大機部分沒問題,阿要解決這個,就是外接一個DAC,配上他這裡的頂級電供。我聽了當然是認為我不行,因為我房間就那麼大,要放一大堆東西跟電線看了就心情阿砸,還要睡在旁邊,這心情上更不好了,所以,我認為這解法對我無效。但反正我會拿來也是我認為這台Myamp拿來給其他機器應該是可用的才拿來的,總之,這台就丟在這。
     再來是聽音樂的部分,我把我的硬碟拿出來。起先教授怕說他的跟我的一起插會讀不到我的,所以先拔掉他的。不過後來休息期間他試著兩個都插,也成功都讀到了。很快就開始聽了。

    [01] Rome3 & Rome4
     這個沒啥好說的,純粹是我喜歡,對我而言的啟蒙曲。我認為我為何偏好管樂的原因在這裡。

    [02] FUG742 - 09
     我問了一下教授音響聲音有沒有開,沒有。所以就先聽這個。教授說他推薦的是5 6 7 8軌,不過我還是愛聽這軌,原因後面說。

    [03] Chabrier - Suite pastorale - Danse villageoise_ORTF,A. Charlin錄音.wav
     既然聲音沒開,我反而要先聽一些沒那麼想聽的。這個教授說聲音好,當然,這個錄音師是教授自己說的很厲害的那種。而教授說我聲音聽那麼小聲,可能到下午聲音才會開,我就乾脆聲音給教授調。

    [04] Smetana - Moldau_ Orchestre Pasdeloup Légendes (1er avril 2012, Théâtre du Châtelet).wav
     我問一下聲音要開是要播管絃樂,還是播好錄音,教授說是好錄音。既然如此,那就我手上有的最好錄音拿出來播。這個原先只排在候補名單上。這首上一篇文章有提過了,極好錄音加上天團等級。
     只不過這次聽感覺樂器定位反而不像上次那麼清楚,因此問一下所謂的聲音沒開是不是如此,教授說這有,另外是整棟大樓供電不好。到了下午供電變好就有差。這樣一來,我想聽的反而要到下午再聽了。
    [05] Tosi - Viloin Phase
     也是沒開聲的清單,因為之前沒在這聽過全部。這首很現代音樂,對我來說那個專業術語我不太在乎,就不管了。
     後面中間休息的時候有聊到小提琴,我問了教授他之前文章講的歷史錄音是不是講提博,他說是。但我後來想想,我之前有找過他在youtube上的曲子,沒有我有興趣的。所以我就算知道了,我應該也不會去聽。我就跟他講,我應該是不太愛小提琴。我聽得下的,就剛剛播的兩首。其他的小提琴曲子,我也是聽過,例如易沙意,都無感。
     我後來補充說,我個人推測,我之所以不愛小提琴(獨奏),是因為我嫌小提琴音色太單調。這個是跟鋼琴比,鋼琴的音色遠比小提琴豐富。然而,因為如此,我判斷鋼琴也是最難的樂器,我的事實根據就是,聽到現在,我可以的鋼琴是最少的。尤其是現代,超越(或接近)前輩的其他樂器都有聽到,就鋼琴可以說是沒有(蕾菲布依然還是天下第一)。

    [06] Jean Cras - Suite en duo- 1 ~ 4 _ Emmanuel Ceysson _ Frédéric Chatoux.wav
     這幾張是在網路上找到的。我問教授有沒有這唱片,他說沒有,那就播我硬碟的。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vLu5Mph45fwXew
     我聽這張的時候就想:「如果這是正確錄音,光是這個這一趟就值得那個車錢了。」我的意思是一,這張錄音好,第二,這錄音位置好。這聽起來是在演奏者前面聽的,當然那位置是買不到的。
     隨後我又跟教授提起,這張唱片很奇怪,我網路上查不到他的實體唱片。於是教授聽了不信,現場開始找起。結果查一查發現,這玩意「好像沒有出實體唱片」,只有網路上可以買到無損或聲音檔。
     而後教授又提到說,他有聽過這音樂。我回我知道,因為同一首音樂,至少還有另外兩張或三張實體唱片。至少Timpani就有一張。然而,我當初就是嫌Timpani裏頭的某樂器實力不夠,才費了不少工夫找到這張的。教授把Timpani的挖出來播,我聽起來還是一樣,我說那笛子對我來說實力不夠。

    [07] Ravel - le Tombeau de Couperin-4_ONF.wav.wav
    [08] Ravel - Ma mère l'Oye-5_ONF,2025.wav
     先播庫普蘭之墓,而播完教授主動跟我講。拉威爾改編成管絃樂的,通常規模都會變得更宏大。然而只有庫普蘭之墓是相反的,鋼琴比管絃樂複雜。對他來說,當初聽庫普蘭之墓時對此感到不習慣。而為了證明這點又播鵝媽媽第五首。
     我是回應說我可以了解他的意思,不過庫普蘭之墓第四首對我來說很樂,所以這問題不大。隨後我提到了拉威爾的另外一首古風小步舞曲奇怪找不到現代天團的演奏,是很難嗎?教授說難度不算最難,拉威爾最難的是《達夫尼與克羅伊》,這個反而很多樂團演奏,他說因為有難度很多想挑戰。

    [09] Camille PÉPIN - Aux Confins de l'orage_Orchestre national de Lyon, Chloé Dufresne.wav
     這位作曲家Camille Pépin(我翻卡蜜兒·佩朋)我上次就帶好幾首播過,但這首單純是想說快吃飯了聽一下,聽完可以休息。首先,我在來之前這首本來沒放在清單裡的,後來也只是丟在時間有剩的話的候補名單裡而已。因為我在家聽的時候,對這首的評價是「50%機會是現代古典樂,從『音』的角度來聽還算好聽。到時候有空姑且聽聽看。」可以看到,這個時間點聽就是我對它期望不高。
     音樂一播沒多久,教授說這是現代古典樂,而且錄音好。恩恩,我猜測對了。但接下來是我跌破眼鏡的時候。雖然從上次經驗我知道,現代古典樂要來教授這播才能播出完整細節,然而這感覺也是截然不同。用漫畫形容,就是土氣女原來是大美女,退隊流原來是開外掛,或者是熱血漫畫的封印解除。
     隨著音樂演奏,我感受到的那種規模、氣勢,完全不是我原來聽到的。聽的過程我就知道,這首拿來用頂級音響播是對的,這個堪稱本日最大獎。
     音樂播完,我跟教授不約而同都笑了,是那種「齁齁齁」的笑法。這表示我倆都非常意外。然後開始講起這首,首先是音樂標題,我當時有查過但沒仔細記,我說大概是「午後的暴風雨」之類的,教授說以前也有描寫暴風雨的,但暴風雨到了現在長這樣規模也太大之類的話。我想在樂的方面我同意教授說的。
     於是教授開始現場查起這首的資料。查到維基百科那,是寫說這首是寫給某個很厲害的指揮比賽的決賽曲,那麼它會這麼難也就可以想見。
     註:現在回家用Google翻譯,aux confins de l'orage會翻成「在暴風雨的邊緣」。而我針對維基百科內的三個章節名:
    1.Sphères jaune-orange
    2.Sylphes rouges
    3.Jets bleus
    去查了一下。我認為這三個名詞都是對應暴風雨時的雷電現象。因為剛好第二個紅色精靈以前新聞有看過類似的話。大家有興趣三個都拿去Google可以找到影片或照片。這樣的話,這三個名詞也就符合標題。而且也符合樂的層面。
     回頭來講的話,我認為這首會在理智上成為來必聽的音樂了。這概念是這樣,既然跑這一趟聽頂級音響,就應該播頂級音響才播得出來的音樂,我會說,這首絕對是這種。
    順便放上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cM75fP9jRIw?si=BQ2fGocLYBxznSJJ

    [10] Dukas - 蕾菲布 最精采的片段
     這個是用教授的檔案,我也忘記原始名稱叫啥,反正這樣跟教授講他就知道是哪個部分。

    [11] Saint-Saëns - ballet d’Ascanio_Orchestre national de Metz et Simon Proust.wav
     我開頭就跟教授說,我知道他有唱片,但那唱片我認為「不夠法式演奏」,所以我選這首。教授說這錄音不錯。而事後他找出那張唱片(B Recored, LBMXX吧)比較,唱片演奏較差,錄音較好。

    [12] Camile Pépin - Vajrayana _ONF,Nicholas Collon (2015).wav
     這首也是現代音樂,好像是這裡教授說奇怪,佩朋的音樂怎麼都錄音不錯。

    [13] Camille Pépin - Autumn Rhythm_ Dmitry Smirnov _ Marco Scilironi.wav
     中間穿插輕鬆一點的。

    [14] Camille Pépin - Le Sommeil a pris ton empreinte par Renaud Capuçon_ONF.wav
     因為時間快到了,剛剛教授就問我還有那些想聽的。這是剩下兩首之一。這首上次文章寫過。

    [15] Respighi - Pines of Rome (Gianandrea Noseda, Orchestre de Paris).wav
     首先教授奇怪的是怎麼有兩個檔案,我跟他說一個是他抓的48kHz,一個是我用IDM抓下來的44kHz,要比較一下哪個好。結果一比發現竟然是我的IDM版本好,他又在仔細弄了一下,還是一樣,這下他可緊張了,又重抓一次,結果這次開起來,竟然變成44kHz,最後兩者一比,終於相差不多。
     所以,我原先以為是我的問題,結果是上次教授48kHz的問題。這樣算冤枉IDM了。特此紀錄為IDM平反。至少我不用重抓了。(事實上也不可能,已經抓太多了,根本不想重抓。)
     而奇怪的是這次播這首感覺也差很多,「現場感」更增加了,這次我感覺是身在舞台中。
     教授這裡與我那的差異,我認為第一個就是鼓類的聲音絕對是天差地遠。這裡聽到的鼓才是厚實、飽滿、有回音的。然後是管樂器的厚實度。

    [16] 聖桑 管風琴 202X年 ONF
     這張教授之前有發文推薦過,而教授這次也說要讓我聽這首,而我也有列在清單裡頭。所以就最後來聽這張管風琴的三四軌。基本上就是聽錄音,真的是比我上次去現場好。因此,對我來說,跑來中壢還是比較划算的(當然,純屬個人意見)。

    [17] Saint-Saëns - La Princesse jaune, Op. 30- Overture_OSCC,1945.wav
     最後一首,時間不多聽一下的。這是1945年歷史錄音。

     離開的時候,我跟教授提到了,之後應該不會有太多新音樂要聽。因為客觀因素,youtube可以找的我大概都找過了。以教授的角度來說,「我的音樂素養的演化」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我認為,至少現在會是「告一段落」。
     這次在教授那也提到另外一個我關心的事,就是有沒有其他路徑可以走到我現在這樣。我自己的答案是目前看來沒有,可能還是要走類似與我跟教授這個路徑。這次教授也跟我說,我對他而言也是有點意料之外,不過當時我沒問清楚是哪裡意料之外。
     應該可以說,我其實不清楚,教授眼中的我長什麼樣子。我只是根據現況推測,我這人應該很稀有,但是怎樣稀有,有多稀有之類的我可沒辦法估算。根據今天問教授的問題,在我不知道的時候,我似乎還「跳級」了?
     當初一頭栽入聽古典樂之後,我的兩大問題都有答案,雖然不是最滿意的答案。
    一就是上面說的,再現一個我是可能的,但目前是路徑就一條。我原先認為有其他條。
    二就是是否有超越193X年的拉穆魯天團的樂團,是有,然而在賣力方面,現代樂團因為實力超越了,反而不會那麼賣力。因此我聽起來,反而沒能超越拉穆魯。
     之後的命題,我想應該會是「好聽的現代古典樂在哪」,不過這個要遇到的機率太低了。因為要符合好幾個條件:一,「樂」層次讓我喜歡。二,樂團要天團等級。三,取得,也就是剛好youtube有。
     Camille Pépin(卡蜜兒·佩朋)我認為是個超級運氣好才碰到的,雖然教授這次說,這個作曲家是那種訓練出來的好聽,不是天才型的,大約兩年就會出一個這種人。但我依然認為再加上上面三個條件之後,可以遇到的youtube影片之機率之低,是足以判斷之後我的音樂素養不會有太大變動。

     原先以為是流水帳,打著打著發現字數還真不少,嘿嘿,教授若不回個長文可說不過去了。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