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戰爭這種資源不足情況下而寫出小編制音樂的例子非常多,但是以這種情況還可以無視戰爭苦難,還用小編制企圖表現大編制的氣勢、並且避免酖溺於傷痛的,莫過於浦朗克的『小交響曲』,這真是絕調!!!
不過我的原始文章並不涉及這種『作曲家主動的意圖』,而是作曲家能力不足後的補救與批判,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懂?所以多心提一下!......
至於作曲家同一首音樂會改編成多少種演奏版本,那完全是看他高興;更正確的說法是看他的實力,像拉威爾這種神級高手是任何改編的一定都是傑作;貝多芬寫了OP.133大賦格,完全從弦樂四重奏的編製去思考這個創作;但是後來也改編成OP.134雙鋼琴版,展現完全相同作品卻不同配器的風格;不過這下子很挑剔演奏水準了,我也很懷疑以當時代貝多芬的鋼琴演奏水準應該完全無法展現這個改編版本的精髓,弦樂四重奏版就比較容易演奏正確了。
當然也有很多改編是為了同一版本賣更多次就是了......
史特拉汶思斯的《春之祭》也有演錄佳的絕品喔!
這一張是超級殺音響!!!!!
廠牌:HORTUS / 編號:HORTUS 70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1913年現代化的十字路口 / 四手聯彈與雙鋼琴
收錄了布梭尼的〈對位幻想曲〉、德布西〈白與黑〉、史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另一張比較不殺音響的好像是 CYPRES的我一時忘了,現在要上課去先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