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還原鋼琴錄音那就有焦點

(1) 以我的觀點,我認為要怎麼錄,是錄音師告訴製作人效果後,由製作人決定唱片的面貌,而非錄音師決定的
劉sir說對了,多隻麥克風多軌錄音,可以非常完整的收錄鋼琴的泛音、低音與琴鍵的聲音,最後混音後可以混出非常完整各個角度的鋼琴聲音,聽起來也很爽,這也沒問題,只要製作人要的是這樣就OK,不過我們在現場聽鋼琴的時候就不可能聽到這樣的完美的聲音,您不可能在這些麥克風位置聽完後用人腦混音,在現場聽鋼琴,只能選擇一個點,除非是葉八粒,通常是面對鋼琴,如果很靠近鋼琴,我們就可以很清楚聽到鋼琴敲打的直接音,如果坐在遠一點位置,鋼琴敲打琴鍵的聲音就不是那麼清楚,但可以感受到更多鋼琴與空間的共鳴,這個現象在單點錄音上比較像現場,不完美但真實
多軌錄音若是混音的階段能按單點的想法去進行比例的調整,那就也OK,至少接近真實
不過一般多軌錄完後,就是想要表達完整各個角度收到的鋼琴音,那麼就有點跟我們的現場不一樣,就常聽到的一種發燒混音就是把空間的泛音、鋼琴的近距離的敲打直接音及另外的低音混在一起,這在我們現場沒有一個位置是聽到的,我並沒有說這樣有問題,但這絕非我們聽到的現場
發燒友在聽鋼琴錄音若沒有這樣的體認,我想我會對他說的還原現場有定義上很大的差異

(2) 麥克風可超越人的限制取得最佳的位置,若最後混音沒有按照現場人的位置,我認為這樣音響重播時對我來講不叫還原現場,很多人還用這樣混音後的唱片來跟現場演出進行調整音響,就要特別小心,有些唱片就把左右給弄反了,在錄音室的設備下,也很難正確調出該有的現場比例

(3) 唱片的真相,說得真好,就是我也在說的,角度不同,先瞭解唱片有什麼,再來談還原唱片or還原現場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即使只有一台鋼琴,我們都知道繞著鋼琴走一圈,每個位置聽到的鋼琴聲音都有變化。誰來決定麥克風放在現場的什麼位置?誰來決定用哪種麥克風?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錄音師的觀點」。

兩聲道能不能現場重現?聽過音樂會現場錄音實況的人都知道,麥克風雖然架設在演出者與觀眾之間,掌聲永遠只會出現在前方,跟現場剛好相反。這是「現場重現」嗎?

Living Stereo、Living Presence、Decca Tree等錄音,麥克風不但高吊舞台上方,每個麥克風之間的距離還相當遠,我們聽到的是這幾個麥克風的加總效果(以混音工程師的觀點來決定的混音結果)。那麼,其中哪一個麥克風聽到的才是標準?我們永遠不可能架個高梯到麥克風的位置欣賞樂團演出啊。所以,即使是這些偉大錄音的錄音師,也從沒用自己的耳朵聽到過所謂的真實。

真相已經被封印在唱片之中,那是演出者、製作人、錄音、混音等後製人員的共同創作成果。對音響迷來說,組成一套聲音更傳真的系統、讓我們更貼近唱片中的真相,然後以這樣的系統來欣賞各種偉大的演出,才是一生追尋的課題、快樂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