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丸子不是有兩個版本?老婆已經恩準:):):)
可列印查看
有如此的老婆 ~~ scs 兄真是幸福啊 :D
我算是事前報備制~~但一律的答案都相同 ... 不准 ... :(
又不會diy 所以只能常常跑些大音響店試聽 乾爽一下啦 8)
""音響聯合國雜牌軍""和""台灣音響共和國"":o:o:o
分享一件事
最近博客來古典區的特價有EMI法國名家珍品,
我幾乎收了大部分,裡面的音樂家幾乎每一位的水平都是相當高,
聽起來甚至比近代的多點成熟韻味,
小弟覺得相當值得一聽,特別又是幾乎是一片100,真是不聽不快。
然而近代的錄音都是DDD,跟以前的ADD雖然不同,但是小弟認為這是機器不同所致,
高級的ADD技術,還是有可能贏過很多不適當的DDD技術,
重點是音樂性,這些音樂家讓我聽起來都感覺是藝術家,雖然喜好各有不同,
卻是我收藏裡面覺得比較不會失望的系列。
真的沒了?沒買到的人要倒楣啦!.....:P :P
話說在 scs 那裡聽到 C521 的表現,實在讓我對 ortofon 喇叭大失信心,總認為訊源再怎麼頂級(超低針壓密技之故),喇叭的本質應該也有天限;所以整體音響效果表現地那麼好,C521 喇叭實在太可怕了,我對 ORTOFON 的能耐頗感懷疑了......:O :O
結果今天到新竹辦公室的音響室,把我的LP系統透過 STRUCTURE 4 訊號線連到 NAKAMICHI TA-2 羅啟良改裝版擴大機 ==> (沒有小丸子) OROTFON SPK200 喇叭線 ==> ORTOFON 1614S ==> 分接出 1000元喇叭線 ==> AR 重低音。
http://www.my-hiend.com/psycho/audio2/hsin1.jpg
http://www.my-hiend.com/psycho/audio2/hsin2.jpg
結果在頂級的正確 LP 訊源之下,我這套六萬元級的擴大機加喇叭發出完全不輸 scs 家的 hi-fi 聲與具有質感的音色藝術....:D :D 當然因為新竹音響室的空間比 scs 贏過太多,勝之不武....(blush) (blush)
新竹音響室就在黃大店旁邊不遠,黃大我們找天先去新竹音響室 pk 再說;我要徹底比試 c521 或 c511 能不能幹掉 ortofon 成為最超值的喇叭.....:D :D
上述喇叭 pk 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原來正確的訊源可以有這麼天差地遠的效果,還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了;使用這套超低針壓系統加上六萬元的後端,絕對遠遠幹掉我先前的MM系統加上三十五萬元級的後端。訊源的正確性有多麼重要,完全無法想像!...:D :D
我在想像C521加超低音能否把老師的法國喇叭做掉,
相信還是需要調整的功夫,
若真的是小丸子的力量,才讓那法國喇叭飛天頓地,那我也會心甘情願以後先收小丸子,
不然就要改收雙低音底座,或是要換喇叭了,因為5吋的低音還是不夠寬鬆拉,
但是好像都不太划算,
絕對不是SONY的法國系列就不會買錯,是EMI的名家珍品系列,
在3張66折那種,有的是柯爾拖弟子,那個時代真的是美好時代,
然而我買了ERATO系列的華納系列,雖然音樂家的意境很高,
但是錄音品質實在可以更好一點,但是我是試買一張,大概就會買那一張八,
剩下的大家還是把錢拿去好一點的轉錄ACH....,或是FY八,
除非那張的音樂妳很喜歡,還是相當有價值的。
小弟當然是想用幾萬打到40-50萬阿,跟PSYCO老師一樣阿,
當然不太可能拉,因為很多細部調整是相當麻煩的,
但是QUTTO+才4吋,都可以動態無壓縮,人家能,為什麼我們設計不出來,
相信事在人為。不是在喇叭大小上下功夫八。
當然單體價格有差拉,雖然我們用的鋁鎂盆也才5吋,但是也沈的下去阿,
只是鋁鎂盆本來就有他自己的聲音,
其他家的全音域有的也沈的下去,但是有的為了量感,捨棄掉了低音下沈的質感,
也是有多家都是這樣設計的拉,J.. B..MK3他的數據上都顯示只有到80HZ,
,多數調音方向都不同的拉,但是對於PSYCO老師而已,
沒有動態完整的,都是五音不全的喇叭,對於我也是,
當我會動手之後,雖然調的不是很完美,但是一定比原來的進步很多。
理想上應該是要加低音拉,或是把反射孔的方向在調整一下,使的震動空氣的量感加大。
剛剛手賤,把C521後面的黃色標籤按按,竟然就是反射孔,
二話不說就把原來的分音器放到高音後面,
矽膠拿掉,終於我想要的反射孔出現拉,不早說,害我聽那麼久的,我喜歡聽比較多空氣的聲音,
當然就是開心拉,以後在慢慢調整,在弄弄另一支,也許每個人愛的就是不同,
我還是愛動態大一點。聲音比較快活。
上班不專心不好喔 :p
宅?可以玩軟體啊!像我一樣把錄音最佳的LP不管什麼版位通通買回來研究......:D
其實買更兇的是只要我喜歡的曲目,像樣的演奏或錯誤示範的演奏,不論有多少CD通通買回家.....:P
剛剛被我的聖桑LP嚇到,差點以為我的CD又輸給LP了(在我的系統,這種現象表示後端該升級了),幸好有一張現代錄音之CD,一放就安心了,我的音響系統過關,錄音藝術大於音響硬體....:D
http://life.fhl.net/gospel_psycho/udn/364ok/cyp7610.jpg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0533#post10533
好啊!找個時間請 scs 一起來,先剁了你們兩個再請小葉來家訪.....8)
分享為什麼我覺得要有反射孔,因為低音要響應要有一定的長度,若是音箱的長度不夠,
動態一定會受限制,WATT AND PUPPY後面都有反射孔,這是對單體而言,
若是有反射孔,可以使的路徑變長,因此低音可以延伸,
然而我早期的ADVENT會好聽也是因為是密閉式的,但是動態一定輸給有反射孔的,
不是說反射孔有開就好,也是要考慮他的空氣路徑跟開孔大小,
若是妳反過來看喇叭,其實感覺喇叭就像是吉他,或是樂器,樂器中密閉式的空間裡面,
大概就屬於鼓巴,我懂得不多,
但是在實做喇叭中,我發現個家聲音不同除了材質,往往都是對器材分佈不是很講究,
也就是對於這些枝微末節不注重,所以造成音色的差異,
然而大家擁有的大動態CD實在不足,因此造成大家無法接受大動態喇叭,
因為都是用DG之類的去播放,那些CD無法做出喇叭的極致,
也是無法感受到好喇叭播出FY的震撼的,也有可能是箱子還是算的不夠精細,
或是每個人器材搭配上的不同,導至聲音的不同。
只是小弟淺見,請見諒。
寫的不好,直接寫出數學,20HZ要多少的距離才能呈現,這個也是很多老玩家注意的空間擺設問題,
沒有足夠的長度怎能呈現20HZ,密閉式的大概距離不夠呈現喔,
能量是不滅的,若是距離不夠長,相對於低音單體無法產生20hz,那些失真也會干擾到單體本身,
所以要有反射孔會有多一點的距離,若是用更好的擴大機,當然會有更大動態,
但是孔開的好,不要太大功率就可已呈現出明顯對比,音箱聲音也可以餵的飽,
看來SCS要去聽聽PEL QUTOO+,偶而放假去聽聽看八,也許會讓妳對喇叭印象有改觀,
PSYCO老師怎麼沒買QOTTO+勒,是太便宜嗎,哈哈,
多數的小提琴跟單簧管等等都是需要延伸的,但是若是純粹的聲音,小弟在玩過一些之後,
還是覺得在現代的動態CD中,還是需要用有,當然要動這對喇叭,
小弟已經試過很多種擺設,加上之前有聽過PEL喇叭跟李氏喇叭的經驗,
加上一直不斷的嘗試,若是先生敢動手把分音器放在高音後面,用長螺絲鎖好(困難相當高),在LS 3/5A也是這樣擺的,在台製喇叭比較會放在底部,
若是DY就是放在後面板子上,WESTLAKE也是放在後面的拉,但是他高音有做個獨立空腔,
很多貴的喇叭都是做獨立空間給高音,
也是看各家喜好不同,但是一定有其考量,就是避免低音的干擾。
這樣可以使的兩邊低音有一樣的距離跟背後空間,
這樣至少會比原來的好很多,我不敢說這樣設計是最好,但是就科學而言,
高音單體後面最怕低音的干擾,因此高音有多少聲音是因為這樣被吃掉的
(在很多的喇叭設計都有提過),
很多都跟我說等級的問題,我認為是等級是設計用不用心的問題,
設計好的東西是藝術,就像UCC那對2791我也收了一對1.5M,
但是UCC也有其搭配藝術在裡面,就是銲熄跟接頭的選用也會造成音色的差異,
覺得比自己弄會好蠻多的,加上不貴拉,小弟也是之前玩很多線才,
東西合用還是比較重要的拉,
若妳來聽過我的C521,聲音會比較類似QUTTO+跟PSYCO老師那對的中間,
音樂是科學,器材內部配置也是,
(也相對於大家的空間擺設,你家的喇叭放前後差一點就差很多,何況是喇叭內部呢)
密閉式喇叭對我是概說,內部的擺設位置才是重要,要讓高低音撥出來的時象能夠正確無誤才是好喇叭,
我以前有一對喇叭叫李氏喇叭雖然是他的初階喇叭,但是聽起來已經很棒拉,
他的初階問題在於單體不夠好,後來有進步了,還有內部鋪棉可以換材質聲音會更好一點,
還有初階喇叭線用的很爛,但是聲音還是不錯,
問題在於他抓住了時象(可以說是他的遮蔽率)--時間軸有抓到,有抓的蠻準的。
無聊推薦一張EMI的極品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08962
Magda Tagliaferro他技巧跟熱情把西班牙鋼琴彈的真好。
MAGICO跟YG Acoustic的喇叭也是密閉式的, 但是動態可是超大的喔(blush), 不太好推倒是真的
價格可親,向上挑戰:):):)
andy 的新叭好像也不算好推喔!記得用我推薦的殺人放火唱片去 run,否則,會像很多我的家訪所描述的:喇叭最高頻與最低頻居然沒run開....:P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6269
今天又去了新天新地,除了買一堆『CD』外,主要是聽聽看『RUN開』的 AUDIOMAT OPERA 推 PEL ALEGRIA,糟糕了...........
(圖片後補)
先前一直覺得我的中壢音響室好過新天新地,自己猜想可能五坪的空間表現勝過三十坪。結果今天聽到『完全RUN開的 AUDIOMAT OPERA』,才知道他X的我還是差個十萬八千里.....;( ;(
有去聽過的網友請注意:現在可以公布一個小秘密了,那就是,其實我一直有告訴主惟,低音推不出來、高音有削減,當時以為 AUDIOMAT OPERA 根本推不動 PEL ALEGRIA。主惟偷偷稱贊我的耳朵果然厲害,大家都說好,只有我說有問題,偏偏他也聽出有問題......:P
於是與法國原廠溝通多次,原廠保證絕對是輸出變壓器沒有 RUN開;這下子耐心一等,真的 RUN 開了,今天去聽,哇!我太嫉妒 bluelounge 了!約三十萬絕對值得!
但是真空管機還是有點令人討厭,剛開機時,聲音實在不怎麼樣。等到熱機後(約一個小時),才進入最佳狀態。播放的還是殺人放火最可怕的雍根管風琴交響曲,相對之下,原來我的中壢音響室仍然不夠清晰、有點亂......;(
再來是 Tosi 的拉威爾小提琴奏鳴曲,依我與 musk 店訪時的千萬音響系統進行聽感比較:千萬還是贏百萬,音象明晰一些,大聲轉小聲的反應平順一些。但是以現在我能力所勉強能及的系統,這一套就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了。
推薦對我的『錄音藝術』理論有興趣的發燒友去『現在的』新天新地試聽,請注意,一定要聽 AUDIOMAT OPERA 推落地的 PEL ALEGRIA,而且一定要先熱機一個小時後再聽.....:D :D
Dear Andy:
您所敘述下的的YG Acoustics對效率要求在觀念上和我們認知上,有一些小出入讓我在這裡澄清一下。
我們都知道效率上的要求絕對不是問題,因為強大的電流輸出能力才是真正推動喇叭好與壞的最大關鍵。
而這關鍵我們可以從一台功率擴大機的輸出阻抗看的出來。
以YG Acoustics的密閉式箱體,獨到的分音設計+主動式低音伺服器-- 只需要符合上述條件下的擴大機,絕對可以將YG Acoustics 推的驚天動地。
例如無論是darTZeel NHB系列或新款的綜擴CTH-8550,假若一台擴大機的輸出阻抗值都 小於0.3歐姆介於20Hz-20kHz,而其輸入阻抗則超過30K歐姆(RCA),(XLR) 大於13k歐姆。這代表什麼意思?
這數據代表無論它們的輸出功率的多寡,但一定擁有強大的電流輸出能力。
這代表著很重要的觀念:擴大機輸入阻抗愈高愈好,輸出阻抗愈低愈好,其主要理由即在此一在與其它器材互相搭配時,其匹配性比較高。
想玩更大的嗎?
可以這麼說,性格上用不妥協的人一定會在意那15%-20%綜合表現上的差異性。 若同時擁有碩大的播放空間,又希望能以大音量播放的話--面臨這樣的考驗,我們甚至可以結合Bi-amping,甚至Tri-amping來製造更大動態以及音量的SPL----
因此,我們的結論是:
功率輸出並不在我們搭配Y G Acoustics的著眼點,電流輸出才是 !
其次,在分頻點選擇上,凡80HZ以下藉由AB類低音伺服器持續供應200瓦-800瓦充沛的動力輸出,這讓我們反而在擴大機的選擇上我們反而獲得更充裕的條件選擇。
我們無需把絕大部分的資源僅僅為了分配給低音頻帶來屈就您所擔心的功率輸出。
相反的,這讓我們在擴大機選擇匹配上,我們獲得更大的自由與彈性!
那就是尋找發揮最動人音訊的擴大機來滿足我們無論對音響性,音樂性這兩方面有著不俗表現的擴大機即可。
Cheers !
:)
小弟的試驗是針對C521,喜好是QUTTO+那種聲音,
當我的擴大機不變之下,YG設計應該沒有問題拉,他在設計終就已經有考慮到要使用相位一製的擴大機,
無意冒犯,我針對的是我買的C521,不是YG,當然在於探討大家都會意見,因為設計考量不同拉,
只是小弟陳述一件事就是喇叭內箱若是無法呈現20HZ,那麼單體表現出來在外放到空間能呈現出的20HZ又多少呢,
小弟意思是小弟的喇叭,若是因為箱子無法把振膜的能量釋出,勢必會影響到單體本身的運作,
造成另一種失真,太難解釋拉,
叫PSYCO老師拿FY的CD去放就知道,有的鋼琴音出不來,指單單C521而言。
因為是和SCS對話,話中難周詳,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