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共14頁 第一第一 ... 7891011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81 到 90 共計 138 條
  1. #81
    VCT 訪客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啊?這張我應該沒有專文推薦過才是;至於表現如何,我得好好重聽一次才知道...



    我推薦的唱片約 400 到 450 元,會不會太貴?可是連法國原產當地的售價都要一張將近一千元....(sweat) (sweat)
    那張是去您的個人網站上的文章看到的:),也有看到別人推薦。

    450還好,買來後悔的話再便宜也沒用。:)

  2. #8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77
    Thanks
    3,733
    Thanked 5,918 Times in 1,97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VCT 查看文章
    獨奏小提琴是在右的,我也是聽了覺得怎麼跟psycho兄寫的不一樣才去上網查,結果專輯介紹也是說在右
    先講好,我所謂的中間偏左,是指人面向音響喇叭當聽眾時,人的左手邊,沒搞錯吧?

    如果感覺獨奏小提琴在中間偏『右』,應該是各家錄音公司不同位置考量,這到是沒有什麼是非對錯可言,聽得出來就是對的了...

    引用 作者: VCT 查看文章
    那張是去您的個人網站上的文章看到的:),也有看到別人推薦。
    450還好,買來後悔的話再便宜也沒用。:)
    小克萊伯很多人都大力推薦沒錯...:)

    如果願意在軟體投資一張唱片450元的話,你會被我勸敗到破產... 因為我會介紹那種不只錄音正確、而且詮釋(演奏水準)還會高到讓你重新認識什麼叫做古典音樂的唱片,然後你就會像我一樣買唱片買到破產....

  3. #8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77
    Thanks
    3,733
    Thanked 5,918 Times in 1,972 Posts

    預設

    john925 太客氣了!

    你所提的四張唱片,我通通沒聽過(你看,隨便就破功了)...:P

    至於低頻解晰度的問題,那是超高難度的恐怖問題,不但是低頻有限的書架式喇叭之天限,甚至還是音響室不夠大時的致命要害。一般所謂小空間大喇叭、或小喇叭能把低頻搞定,那只是讓低頻不會難聽的最低水準而己,距離真正的『低頻解度』還早得很,離『超低頻解晰度』更是差得老遠。

    如果音響系統的超低頻夠正確,別說是發燒錄音可以清楚區分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連 193x 的 mono 爛錄音,都可以清楚區分『大提琴靠前、低音大提琴靠後』的超低頻解度....:)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精闢的分析還是要靠psycho兄,弟可不敢關公面前耍大刀啦!

    弟的系統還好啦,勉強還可以把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分清楚,只是低頻解析度不夠,當雷鳴的旋律換到低音提琴(還是大提琴)時那陣陣而來的音符,沒有辦法把音符粒粒交代地清清楚楚。

    今早聽了幾片
    http://www.musicweb-international.co..._Guglielmo.htm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11310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01501

    http://musicalsound.com.tw/cd/special/s881805.jpg

    第一張CPO那張很特別,部分的獨奏小提琴會用短笛來取代,特別是在模擬鳥類鳴叫的時候。
    第三章演奏的表情豐富,當然過許會有過度詮釋的疑慮!這是見仁見智的喜好問題囉!
    Divox那張果然是錄音效果最發燒的!
    結果Accardo的那張,怎麼有點敬陪末座的感覺!太過於中規中矩了!四季應該要多點想像力的嘛!

  4. #84
    VCT 訪客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先講好,我所謂的中間偏左,是指人面向音響喇叭當聽眾時,人的左手邊,沒搞錯吧?

    如果感覺獨奏小提琴在中間偏『右』,應該是各家錄音公司不同位置考量,這到是沒有什麼是非對錯可言,聽得出來就是對的了...



    小克萊伯很多人都大力推薦沒錯...:)

    如果願意在軟體投資一張唱片450元的話,你會被我勸敗到破產... 因為我會介紹那種不只錄音正確、而且詮釋(演奏水準)還會高到讓你重新認識什麼叫做古典音樂的唱片,然後你就會像我一樣買唱片買到破產....
    是的,這張的獨奏小提琴是特別排在右邊的。

    其實不會破產啦,有閒錢再買就好了

  5. #85
    註冊日期
    2007-08-02
    文章
    1,153
    Thanks
    348
    Thanked 333 Times in 178 Posts

    預設

    :o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john925 太客氣了!

    你所提的四張唱片,我通通沒聽過(你看,隨便就破功了)...:P

    至於低頻解晰度的問題,那是超高難度的恐怖問題,不但是低頻有限的書架式喇叭之天限,甚至還是音響室不夠大時的致命要害。一般所謂小空間大喇叭、或小喇叭能把低頻搞定,那只是讓低頻不會難聽的最低水準而己,距離真正的『低頻解度』還早得很,離『超低頻解晰度』更是差得老遠。

    如果音響系統的超低頻夠正確,別說是發燒錄音可以清楚區分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連 193x 的 mono 爛錄音,都可以清楚區分『大提琴靠前、低音大提琴靠後』的超低頻解度....:)

    或者是說,弟錯過了許多您們所討論的名盤!
    低頻解析度...
    不知在什麼樣的系統才會播得好!:P


    psycho兄
    錄音正確、而且詮釋(演奏水準)還會高到讓你重新認識什麼叫做古典音樂的唱片
    我很有興趣的哩!:o

  6. #8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77
    Thanks
    3,733
    Thanked 5,918 Times in 1,97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VCT 查看文章
    其實不會破產啦,有閒錢再買就好了
    加油!邁向cd唱片一萬張的大關....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o
    弟錯過了許多您們所討論的名盤!
    低頻解析度...
    不知在什麼樣的系統才會播得好!:P
    四季的名盤,重點不在大師,而是合奏樂團的默契。理由是,當時的獨奏者與合奏者都是很平等的 ── 通通是地位普通的僕人,不像現在則是獨奏的薪水動輒高過合奏者幾萬倍。

    考慮到這種情況,當然這種音樂的獨奏小提琴就不必太光輝燦爛,才是作曲家的原貌。john925 兄你注意到合奏效果(雷鳴)而不是只看獨奏小提琴之炫技,其實是掌握到這種『大協奏曲』的味道了,不必自謙喔!音樂有一部份是頓悟的...:) :)

    而大家會公認 I MUSIC 不錯,正是符合上述宗旨。可惜錄音嘛....(sweat)

    至於超低頻解晰度,如果可以接受 PEL 的聲音,就是我的 PEL KANTOR 啦!十七萬而己,敗啦!.....(害死人)...

    而談到可以重新理解古典音樂的唱片,請參考我再來會開的新討論串...:)

  7. #87
    註冊日期
    2007-08-02
    文章
    1,153
    Thanks
    348
    Thanked 333 Times in 17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加油!邁向cd唱片一萬張的大關....

    四季的名盤,重點不在大師,而是合奏樂團的默契。理由是,當時的獨奏者與合奏者都是很平等的 ── 通通是地位普通的僕人,不像現在則是獨奏的薪水動輒高過合奏者幾萬倍。

    考慮到這種情況,當然這種音樂的獨奏小提琴就不必太光輝燦爛,才是作曲家的原貌。john925 兄你注意到合奏效果(雷鳴)而不是只看獨奏小提琴之炫技,其實是掌握到這種『大協奏曲』的味道了,不必自謙喔!音樂有一部份是頓悟的...:) :)

    而大家會公認 I MUSIC 不錯,正是符合上述宗旨。可惜錄音嘛....(sweat)

    至於超低頻解晰度,如果可以接受 PEL 的聲音,就是我的 PEL KANTOR 啦!十七萬而己,敗啦!.....(害死人)...

    而談到可以重新理解古典音樂的唱片,請參考我再來會開的新討論串...:)
    覺得音響系統和聽力都還有待加強
    聽不太到第二提琴奏出和第一小提琴差三度的平行旋律
    系統和聽力都還要訓練...

    最近新叭剛進來,再調整看看!
    PEL的聲音不錯,這次去高音展有見識到
    本想去那找CD的,結果人氣太旺,店主忙招招呼詢問硬體客人,對軟體的介紹就少了一些
    如果能像南方這樣軟硬兼施,那就完美了!:o

    期待新討論串8)

  8. #88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覺得音響系統和聽力都還有待加強
    聽不太到第二提琴奏出和第一小提琴差三度的平行旋律
    系統和聽力都還要訓練...

    最近新叭剛進來,再調整看看!
    PEL的聲音不錯,這次去高音展有見識到
    本想去那找CD的,結果人氣太旺,店主忙招招呼詢問硬體客人,對軟體的介紹就少了一些
    如果能像南方這樣軟硬兼施,那就完美了!:o

    期待新討論串8)
    我去的時候 就我跟老闆 兩個人...|(|-
    PEL的喇叭 真的是 別樹一格.....
    不過,j兄 這樣換太傷本囉

  9. #89
    註冊日期
    2007-08-02
    文章
    1,153
    Thanks
    348
    Thanked 333 Times in 17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我去的時候 就我跟老闆 兩個人...|(|-
    PEL的喇叭 真的是 別樹一格.....
    不過,j兄 這樣換太傷本囉
    哇!真幸運,CD試聽可一張接一張

    不會換的啦!喇叭可挑整之處還很多!:o
    倒是這陣子忙完,要好好來思考下一步訊源的方向了!:^)

  10. #9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77
    Thanks
    3,733
    Thanked 5,918 Times in 1,97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覺得音響系統和聽力都還有待加強
    聽不太到第二提琴奏出和第一小提琴差三度的平行旋律
    系統和聽力都還要訓練...
    這個要求很高耶!而且,這牽涉到你欣賞古典音樂己經開始進入『音色』層次了,只怕一般的音樂分享不能滿足你的胃口了...

    好奇你的音響系統是?只是想知道我推薦的唱片你會聽到什麼?:) :)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