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鬼慘了!他才50天,己被我慣壞到,我老爸房間裡的三十萬元級音響不削聽、會哭鬧,一定要到客廳聽六十萬級音響才會安靜;救命啊!.....:O
一個就要死人了,再來一個我就要賣音響了!.....|-) |-)
==========================
剛剛在 Andy 討論串談到一個『空氣感』問題:
贊成使用『氛圍』或Andy文中的『空氣感』,『包圍感』這一詞我完全看不懂!....乍看這個形容詞,我還真的以是電影特效的感覺。
但是我百分之百贊成Andy的文字描述:
很多人都親眼看到過我可以在幾十張唱片,盲目測試直接猜中這張唱片是那一個廠牌的那一種錄音方式,其實這不過是『空氣感』的簡單應用而己.....:o :o Andy 說得太好了,『除非刻意消除』,這個就可以區分 EMI FRANCE 與其他;『空氣感』有邊界框燿,別懷疑,一定是DECCA;『空氣感』不見了,對的,就是DG的4D錄音;『空氣感』的頻寛與『樂器聲』的頻寬不一致,這一定是CBS或RCA。當然還有一大堆判斷方法,一時說不完......![]()
Andy 又精確說到一個重要現象了!....我本來正要說,包圍感常常是反相的錯覺;我己經在『很多』LP玩家發現很多人都把『反相』當成『包圍感』與『氣氛』了,因為LP唱片出現左右聲道、反相、甚至一下子正相一下子反相.....的情況特別嚴重!我才不過買了一千張LP,有這種問題的到有個四十多張;就算是聽人家的ED1,有問題也是不少......
更糟的是LP系統因為相位特別正確、遠比CD正確,所以更不容易發現相位的問題。
所以使用CD重播系統來理解『空氣感』,比較不容易走錯路。當然了,LP高手(當然絕對不是我)不在此限......![]()
再者,我得補充『空氣感』有一個同等重要的因素:『喇叭的仰角』。
因為空氣感牽涉到『相位正確』,調整喇叭的TOE-IN與TOE-OUT只是整左右方向的相位(這是我的想像,可能學理錯誤!!!),如果要得到最佳相位正確,必需透過調整『喇叭的仰角』來得到上下方向的相位正確(這個學理仍然可能是錯的!),如此才可以得到三度空間層層分明、甚至三D通通破牆而出的空氣感....當然必需正確錄音才可行,LP與CD通通一樣...:)
等一下再來貼我的喇叭之仰角調整照片,當然是使用水平儀;結果就是在我的爛客廳,照樣可以得到『三D通通破牆而出的空氣感』....![]()
當然是使用讓 rendzaw新竹幫下巴徹底掉下來的那幾張LP與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