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03-09, 11:37 AM
#3661
 作者: yuntree
在五號鋼琴協奏曲第二首裡頭,我個人偏好達黑的版本。其關鍵之處在於裡頭有一段(06:40 - 07:22),我聽起來達黑的版本很有禪味,很東方。尤其是07:03這裡的那幾個鋼琴聲,我還以為我聽到中國樂器,那音階就像中國撥弦樂器會有的音階。相較之下,Monique de la Bruchollerie(07:18 - 08:01)的那一個段落就沒那麼東方,聽起來是偏西方的。但那本來就是西方古典樂,所以這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是我主觀的喜好,我覺得在西方古典樂聽到這麼有禪味的音樂很有趣。
因此問問看教授,我的聽感是否正確。又或者這是錄音差距的問題?
Monique de la Bruchollerie + ORTF, 1965
https://youtu.be/Jju1wSNLTIQ
Jeanne-Marie Darré + ORTF, 1957
https://youtu.be/6WH2HNjXzrI
感覺兩個人的右手高音持續彈奏的部分,音色不太一樣,Darre 的音色共鳴少而短促?
差別最大應該在中間像是古箏或者豎琴滑音的部分,Darre 聽起來就像是古箏或豎琴,另一位沒有這種感覺。
跟音色和每個音持續的長度應該有關,像是演奏,不知道跟錄音有沒有關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arflight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0, 05:54 PM
#3662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0, 06:24 PM
#3663
 作者: psycho
因此,我認為 yuntree的聽感應該又一次證明他的『腦補-能力實在太驚人地強悍!而 dearflight 的聽感應該是你的音響性能造成的。
我其實是隨便用一台電腦加上隨便一個耳機放來聽的耶,所以完全沒從音響性能著手,只是想聽聽 yuntree 說的差別在哪裡。
就是一個聽起來比較像古箏,一個不太像古箏,哈哈。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earflight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0, 08:52 PM
#3664
 作者: psycho
因此,我認為 yuntree的聽感應該又一次證明他的『腦補-能力實在太驚人地強悍!而 dearflight 的聽感應該是你的音響性能造成的。
而 yuntree所謂的東方禪味,己經是詮釋的領域。禪有普世性的也有特殊性的,普世性的意謂著任何追求超脫世俗或與大自然合一,這點全世界很多藝術都共有。特殊性的就專指東方宗教系統的禪味,這個就非常特殊不是那麼容易符合。
不過,如果針對的是普世性的禪味,那麼(06:40 - 07:22)這一段實在有感也沒錯!..... 
關於禪味是比較普世性的那個。這概念是這樣,就好像在外國吃到只是個普通的,及格的台灣料理,你會感動萬分。原因是因為「那是在國外」,所以標準不一樣。我對這首當中聽到的禪味也是如此,西方音樂聽到這樣的東方禪味已屬不易。但如果用同樣標準拉回到土生土長東方體系的話,這個其實電影或連續劇等級就聽得到了。並不需要到宗教等級那麼深入。
第二個是,我就覺得關於這一點兩個人聽起來不一樣。所以才猜測說是演奏方式,也就是詮釋的不同造成的。當然也可能是錄音問題,所以才發文問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2, 12:59 PM
#3665
教授,一下兩個影片有幾個問題。從影片說明來看,兩者應該都是同一組人在演奏。
1.以錄音來說,唱片版本好像比較好,高低頻都比較多的樣子。
2.以演奏實力來說,感覺這裡頭的管樂都比樂團當中的更好?似乎就是教授說的現象(194X以後一流管樂不在管弦樂團裡頭。)?
現場版
https://youtu.be/L3VXl-13Nu0
唱片版
https://youtu.be/JeMQICzeCwM
-
-
2022-03-23, 02:54 PM
#3666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3, 08:34 PM
#3667
看樣子應該是音響天限,以及我的「腦補能力」在遇上「主觀喜好」的情況底下很容易失靈。
音響天限指的是我幾乎聽不到音場,所以我從來沒在乎過音場。這兩者有點互相影響。
我在重聽唱片版是覺得唱片版比較「吵」。現場版比較自然,不會有種吵的感覺。
另外在分辨演奏水準的方面,必須說裡頭可能帶有一廂情願的成份,我希望聽到更強的。
而這一點當然影響到了對演奏水準的判斷。恰如之前我問過的鋼琴。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4, 10:56 AM
#3668
教授,這個鋼琴家Lelia Gousseau聽起來好像也有點厲害?
聽聖桑的OP.44與達黑對照,是比不過達黑,但也沒差到不能聽。
然後聽Dukas的拉摩變奏曲,也當然沒贏Lefébure,可是也不是不能聽。不過這部影片的聲音讓我以為這錄音是不是錄壞了。下一部的鋼琴就相對好一點。再回來對照聖桑,我是在猜說有可能這個人也是像Meyer一樣,彈Pleyel的鋼琴,所以聽起來才不太正常?
第五部影片的聖桑OP.44
Lelia Gousseau + ORTF,1956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OL...gWDsYcy59XGU7s
第五與第六部影片前段的Dukas的部份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mMR_Y2ot5GYq9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4, 09:03 PM
#3669
我在想的是,能不能在現代聽到193X的Timpani的拉慕魯樂團?
而要達成這個的客觀條件,那當然是管樂比的上那時代的人。所以我才想去從獨奏的當中找看看。
但結果是栽跟頭了
所以還是直接問比較快,以下幾個時間軸是我聽到的個人認為亮點,懶得詳細列出來,只列出那些應該不一樣的樂器。
我想知道的是,現在有沒有這種等級的人。
至於他們能不能湊在一起,那就是另外一件事。知道存在至少可以確認有可能。
起始的豎琴
00:09 笛子
00:22 管樂器
01:12 大把管樂器
01:26 應該是兩種管樂器
Timpani 拉穆魯天團的鵝媽媽第三首
https://youtu.be/vjdbG_jXwF0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2-03-25, 08:12 PM
#3670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