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3829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9
    Thanks
    3,757
    Thanked 5,965 Times in 1,992 Posts

    預設

    這裡我比較傾向是你聽到:鋼琴家都有擅長與不擅長....

    庫普蘭之墓第六曲是超級難曲,的確是Alice Ader的罩門,表現真的普通。但是她按鍵後的音色製造效果就夠強,加上正確錄音,讓三首 Gaspard都讓你聽到「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我不認為是錄不到,而是能不能正確表現出來。當然它需要正確一點的錄音水準無誤,但是我估計1960之後就可以要求了。

    『比鋼琴實力,我覺得這個Alice Ader沒有贏過Samson François。』這個就是你聽出 Ader的罩門。連續一大串音符,如何保持從容不迫、每個音的力度與顏色都正確彈出,這個正是我歸類於『按鍵音色』。『每個音的力度』這部份Samson François甚至可以比得上蕾菲布,『每個音的顏色』是他輸給蕾菲布之處。

    但是音符之間的留白要怎麼延音?這個是『踏板音色』的問題,錄音越好越佔便宜!我聽起來是覺得這是 Ader的強項,不只是錄音較佳。

    總而言之,就是你聽到了Alice Ader這位鋼琴家的擅長與不擅長....

    引用 作者: yuntree 查看文章
    https://psycho-schu.blogspot.com/201...uga-libra.html

    本來看教授文章是想說:應該贏過富蘭梭瓦吧?
    所以才來聽聽看有沒有新東西。

    Gaspard de la nuit, trois poèmes pour le piano d'après Aloysius Bertrand: III. Scarbo
    https://youtu.be/QwBU7b3ZmKg

    其實三首我都聽了,但懶得全部貼上,只貼一首示意。
    簡單感想是
    1.這曲子挺好聽的。
    2.錄音差距讓我以為這首像在聽Dukas的拉摩變奏曲。
    不過我知道這是錄音好的關係,讓這首的音色(?不太會形容)非常豐富。
    像庫普蘭之墓教授說比較難,但就沒這首「那麼豐富」。我也不太會形容是哪種東西。

    必須說要錄到「這個東西」之後,這一首才會「比較好聽」。
    因此Samson François的錄音比較差,就錄不到「這個東西」。

    要不然,比鋼琴實力,我覺得這個Alice Ader沒有贏過Samson François。
    我一開始一聽就認為這個離蕾菲布差遠了。
    本來看教授文章是想說:應該贏過富蘭梭瓦吧?
    才來聽聽看,所以我並沒期待她離蕾菲布多近。
    在我心目中富蘭梭瓦離蕾菲布蠻遙遠的,是比都不用比的那種。
    但我想說這個好像跟富蘭梭瓦也不一定能贏阿?
    所以拿我最喜歡的庫普蘭之墓第六軌來聽看看。

    這聽了我覺得富蘭梭瓦都贏她阿。但是她贏在錄音好過其他人。
    對此我的感想其實是:可惜前人的錄音不夠好。
    蕾菲布的Dukas的拉摩變奏曲如果是這種水準的錄音,不知道長怎樣。


    庫普蘭之墓 第六首對照
    Alice Ader
    https://youtu.be/zfjl0UCWMgA

    Samson François
    https://youtu.be/Bi_gDrGt2aw

    後來看她有展覽會之畫,點下去看看。
    對此,我的感想是,我估計她應該也沒Ciccolini強,因為頂著錄音優勢之下,我感覺這聲音也跟Ciccolini的展覽會之畫差不多而已。
    反推回去就是,演奏實力並沒有強過Ciccolini。

    Tableaux d'une exposition: II. Gnomus _ Alice Ader
    https://youtu.be/oQPEdSbYDjk

    以上是個人聽感。問看看有沒有正確。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