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2, 10:43 PM
                                        
                                
                                
                                        
                                                #5431
                                        
                                        
                                        
                                
                        
		 
		
		
		
		
			 
			
				
					提醒一下在新天新地論壇上也有網兄發表了FifoPi的使用心得,對Ian's FIFO有興趣的網兄也可以過去參考一下。
 就像分享使用FifoPi的網兄心得一樣,在使用Ian's FIFO技術相關基板後的最大好處就是前端的數位播放系統可以大幅的簡化。
 目前小弟已經暫時將JPLAY+U3TT給停用了,現在改為使用INTEL NUC(J4005)安裝daphile來播放音樂。
 NUC播放音樂時耗電量只有4到5W相當的省電,此外連整個系統的底噪也有下降了一些。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3, 09:46 AM
                                        
                                
                                
                                        
                                                #5432
                                        
                                        
                                        
                                
                        
		 
		
		
		
		
			 
			
				
					
	這個是我最害怕的:根據ian fifo原理,越複雜的cat會造成整體供電品質變差、所以會越難聽。完蛋了,這個討論串真的要完全刪除了......:~~~~~~~~~~~~~~
		
			
			
				
					  作者: tetsuka   [恕刪]NUC播放音樂時耗電量只有4到5W相當的省電,此外連整個系統的底噪也有下降了一些。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4, 11:35 AM
                                        
                                
                                
                                        
                                                #5433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5, 12:19 AM
                                        
                                
                                
                                        
                                                #5434
                                        
                                        
                                        
                                
                        
		 
		
		
		
		
			 
			
				
					
	
		
			
			
				
					  作者: bchsieh   pawaslider兄您好,小弟不是什麼CTO啦..    
其實大部分的線材一定有絞繞,因為如果不絞繞,線材就只能朝特定方向彎曲,而無法自由朝向任何方向彎曲, 
線材的內芯結構也很容易被拉扯破壞。
 
因為您貼的是電腦製圖,小弟有找到真實的照片:
附件 33308 
從照片來看,正負線材的距離仍然不夠近。
 
如果您要自行製作平衡線,找大廠牌的網路線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注意不要買到假貨)。 
四對線裡面挑一對來當正負線,另外三對線可以自行選擇要接幾對來當地線,範圍從0到3對都可以。 
您可以聽聽看不同接法有什麼差異喔~~    請問大佬,中間那條絞繞在一起的喇叭線是否就是適合做XLR訊號線的材料(只有兩芯絞繞,無遮蔽層)?
 另外,不曉得我有沒有誤會,XLR訊號線是否不接地會比較好?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Redmi K30 Pro 發送
 
				
					此篇文章於 2020-06-15 01:09 AM 被 pawaslider 編輯。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5, 06:00 PM
                                        
                                
                                
                                        
                                                #5435
                                        
                                        
                                        
                                
                        
		 
		
		
		
		
			 
			
				
					
	tetsuka兄您好
		
			
			
				
					  作者: tetsuka   austerlai兄您好
 不知道您是否之前有聽過配件狂人和CAT狂人的PK原始聲音檔?原始檔案在不經過Ian's FIFO處理後的聲音來比較的話。
 我覺得配件狂人的聲音對比很高動態比較大一點清晰度也比較高,但是有點類似影像對比調太高反而造成聲音的細節跟
 細膩度不佳不夠耐聽。而CAT狂人的版本則是聲音比較流暢細節豐富相較起來聽感自然耐聽許多。
 
 不過在經過Ian's FIFO的處理後雖然不敢說兩個版本100%聲音完全一樣,不過我覺得至少已經消除95%以上的差異了。
 在不特意用力的比較差異的話,我想一般聆聽之下應該是很難去比較出兩個版本的差異了。
 
 但是之前小弟遇到的兩個版本聲音差異比較明顯時,反而是CAT狂人版的低音動態和下潛程度明顯比配件狂人版好不少。
 配件狂人和CAT狂人我聽了一個禮拜,我的聽感上認為應該是一模一樣的,但是這段音樂很有趣,很容易有聽感印象暫留的現象,所以我都會連續聽兩遍才會換下一首,也許是向您說的有5%的差異,但是我認為比較可能的市電的影響,因為同一首重播兩次,有時也會感覺好像有點不一樣。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inpunt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5, 10:20 PM
                                        
                                
                                
                                        
                                                #5436
                                        
                                        
                                        
                                
                        
		 
		
		
		
		
			 
			
				
					
	pawaslider兄您好,
		
			
			
				
					  作者: pawaslider   請問大佬,中間那條絞繞在一起的喇叭線是否就是適合做XLR訊號線的材料(只有兩芯絞繞,無遮蔽層)?另外,不曉得我有沒有誤會,XLR訊號線是否不接地會比較好?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Redmi K30 Pro 發送
 
 如果前後機器的平衡有做好,環境干擾又不大的話,XLR訊號線是可以無屏蔽層。
 就如小弟之前說的,小弟的DIY平衡訊號線也是完全無屏蔽層。
 但是您貼的那個喇叭線,似乎太粗了,並不適合當作訊號線使用。
 
 XLR是否不接地會比較好?
 這其實是在業界很有名的"pin 1 problem"。
 小弟是建議如果有屏蔽網的話,採用RANE網頁的第一種接法:
 https://www.ranecommercial.com/kb_ar...p?article=2107
 pin1.jpg
 
 當然無屏蔽網的話,就是pin1什麼都不接。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5, 10:28 PM
                                        
                                
                                
                                        
                                                #5437
                                        
                                        
                                        
                                
                        
		 
		
		
		
		
			 
			
				
					
	其實這可以用一個方式解決,就是隨機播放(shuffle)。
		
			
			
				
					  作者: chinpunto   tetsuka兄您好配件狂人和CAT狂人我聽了一個禮拜,我的聽感上認為應該是一模一樣的,但是這段音樂很有趣,很容易有聽感印象暫留的現象,所以我都會連續聽兩遍才會換下一首,也許是向您說的有5%的差異,但是我認為比較可能的市電的影響,因為同一首重播兩次,有時也會感覺好像有點不一樣。
 
 幾乎所有播放軟體都有shuffle功能,只要把兩個檔案多拷貝幾次。
 例如配件狂人的檔案,拷貝成1.wav, 3.wav, 5.wav, 7.wav, 9.wav,
 而CAT狂人的檔案,拷貝成2.wav, 4.wav, 6.wav, 8.wav, 10.wav。
 然後放在相同目錄內,用隨機播放。
 每一首放到最後再看播放的是偶數還是奇數檔案,然後做統計。
 如果猜中的比例跟猜錯的比例接近,就表示根本聽不出來差別。
 
 而如果要避免錄音時造成的差異,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
 例如tetsuka兄可以錄n次,n>2,例如配件狂人播放錄製3次,而CAT狂人也比照辦理,
 然後把六個檔案都丟出來讓大家用亂數的方式盲聽,就可以把每次錄音所造成的差異也考慮進去。
 
				
					此篇文章於 2020-06-15 10:31 PM 被 bchsieh 編輯。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6, 09:01 PM
                                        
                                
                                
                                        
                                                #5438
                                        
                                        
                                        
                                
                        
		 
		
		
		
		
			 
			
				
					
	chinpunto兄您好
		
			
			
				
					  作者: chinpunto   tetsuka兄您好配件狂人和CAT狂人我聽了一個禮拜,我的聽感上認為應該是一模一樣的,但是這段音樂很有趣,很容易有聽感印象暫留的現象,所以我都會連續聽兩遍才會換下一首,也許是向您說的有5%的差異,但是我認為比較可能的市電的影響,因為同一首重播兩次,有時也會感覺好像有點不一樣。
 
 
 感謝您花了不少時間來比較兩個版本的聲音差異。
 請問您是使用FifoPi直接播放配件狂人和CAT狂人的原始RIP檔來比較,還是您是直接拿小弟所錄音的版本來比較的?
 
 最近小弟借用了gangster.tank兄之前所提供的ZZT_ZZT353的RIP檔稍微比較了一下RIP差異是否有消除。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487#post240487
 
 小弟自己的心得是教授RIP版跟LTSC_外接12V版的聲音已經相當接近了,不過LTSC+Daitron+3MKP(RIP至內接HDD)版
 的聲音感覺好像還是比另外兩個版本差了一點。小弟在此提供3個版本的手機錄音檔給有興趣的網友也來聽聽看是否有差異。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6r...ew?usp=sharing 壓縮檔密碼: abc123
 
 如果chinpunto兄方便的話也請您下載gangster.tank兄提供的原始RIP檔,再使用您的FifoPi系統播放看看是否能完全消除RIP差異。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7, 02:19 PM
                                        
                                
                                
                                        
                                                #5439
                                        
                                        
                                        
                                
                        
		 
		
		
		
		
			 
			
				
					bchsieh兄您好
 想請教您有關於薄膜無極電容的問題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d=597769118696
 
 這個淘寶商品題示油浸電容 記得您曾說油浸電容的聲音有癖性 在下基於儘量追求中性傳真 想避免使用有癖性的器材
 但是照片裏的標籤寫着Dry Type 這是不是賣家題示錯誤?我選擇這款薄膜電容是否合適?或者您有其他更好的推薦?
 
 這是在下在這論壇的第一PO 也許觀念有待加強的部分 還請各位先進指教
 謝謝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yoei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6-17, 06:19 PM
                                        
                                
                                
                                        
                                                #5440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