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01-01, 07:52 PM
#3171
 作者: psycho
第一次殺音響測試就殺得人仰馬翻.......... 
yuntree 以你不到萬元的音響系統,播放 MARK 會『好聽』?我認為應該是『認知污染感覺』。跟我先前當手提CD的樂評家一樣,是透過理解音樂而感受音樂之美,並非直接從音響的聲音聽到音樂之美。因為要把 MARK 播放到有直接美感,對音響系統的要求非常嚴格。
我認為好聽的理由如前所述,mark比較飽滿,kara像缺了什麼。所以我說好聽。
不過很有可能,跟「難聽」一樣,「好聽」也有不同種的好聽。
因為只是二選一,可能同一種選擇,很多種原因。
另外教授所提的『認知污染感覺』,不知道是不是代表「因為我聽到mark是較高訊息量,所以應該要比較好聽。」
如果是的話,我覺得應該不是。
像在這裡教授說的好聽,可能是音質上的好聽。
我說的好聽可能只是不失真的好聽。
我重聽一次兩者比較,kara的就是主樂器(吹奏樂器)比較大聲,但缺少其他聲音。
而mark是吹奏樂器比較小聲,但有其他聲音。
這可能就是我所說的飽滿差別。
至於音質,我是不認為我的喇叭可以做到音質的程度,充其量是給我判斷這是不同樂器。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1, 08:31 PM
#3172
請問總譜最上面6行是木管嗎?可是我一直聽不到木管,只有在最後一秒時才聽到長笛聲
這樣是被殺音響了嗎?
-
-
2018-01-01, 10:46 PM
#3173
 作者: Deen
請問總譜最上面6行是木管嗎?可是我一直聽不到木管,只有在最後一秒時才聽到長笛聲
這樣是被殺音響了嗎?
可以去IMSLP找總譜. 這是第四樂章,從上面下來
1. 長笛 x2
2. 單簧管 x 2
3. 雙簧管 x 2
4. 5. 都是法國號 4. 是兩把 降 B, 5. 是兩把 降E.
6. 巴松管 x 4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2, 07:04 AM
#3174
 作者: kevintran
可以去IMSLP找總譜.
要付費會員才能下載,所以我就沒下載了
-
-
2018-01-02, 07:43 AM
#3175
 作者: Deen
要付費會員才能下載,所以我就沒下載了
不用下載,按旁邊的眼睛圖案就可以看到譜了. 我都只是拿來臨時比對用,所以從沒下載過.
這裡也有,https://musopen.org/sheetmusic/464/h...astique-op-14/
此篇文章於 2018-01-02 07:46 AM 被 kevintran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2, 10:26 AM
#3176
 作者: psycho
弦樂部第一次ff大聲出現一秒,你會發現卡拉揚版因為完全著力在加料銅管,所以這個弦樂大合奏音量不但小、表情也軟弱無力。第二次出現是快速上行音符,總譜標明是『從弱到強』的變化,卡拉揚版根本聽不出這些細節。
現在回來談銅管。卡拉揚版的銅管的確容易好聽!因為它壓縮地非常厲害,以我的音響系統可以明確聽出它己經把銅管的高頻泛音壓縮過度、變成弦樂合奏了,如此當然容易『好聽』。但是,你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有幾種銅管共同合奏!只知道有一種好像銅管又好像弦樂的樂器在演奏而己。聽馬克維奇版,就可以分辨出至少兩種以上的銅管進行合奏了。
一開始在辦公室用筆電接手機的耳機聽,說真的,沒認真聽的話,聽不出差別,一下就過去了。
後來回家用音響聽,發現如果沒有很注意,也就是聽聽就過去了,依稀有不同,但是又不容易說出來 (Tuba 除外)
放給家人聽,都說 Kara 比較好聽,哈哈。
後來答案公布後發現跟家人聽感不一樣才開始認真聽。
因為只看了答案哪一個比較正確,上面 psycho 那一段解說沒看,再認真聽的結果,回來對答案,大概就跟 Psycho 寫的一樣。
最大聽感的差別,兩段弦樂 Kara 的被 nerf (削弱了),一開始的定音鼓也非常不明顯。
再來只能說 Mark 的銅管比較有 " 活力 ?! 朝氣 ?! " (這是什麼抽象形容詞),Kara 有點軟。(暫態?)
但是產生另外一個疑問,如果沒有看總譜,沒有比較,大概也不會發現 Kara 被削弱的定音鼓和弦樂,還有過於和諧的銅管。
也就是沒有看總譜沒有比較,我可能不會發現這些問題吧。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arflight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2, 10:43 AM
#3177
 作者: dearflight
產生另外一個疑問,如果沒有看總譜,沒有比較,大概也不會發現 Kara 被削弱的定音鼓和弦樂,還有過於和諧的銅管。
也就是沒有看總譜沒有比較,我可能不會發現這些問題吧。
所以卡拉揚可以稱霸古典市場,因為聽起來很滑順,用手提音響也好聽,他很知道普羅大眾喜歡什麼樣的口味
-
-
2018-01-02, 11:05 AM
#3178
 作者: Deen
所以卡拉揚可以稱霸古典市場,因為聽起來很滑順,用手提音響也好聽,他很知道普羅大眾喜歡什麼樣的口味
不過這是卡拉揚在指揮的時候就已經要樂團這樣演奏?
還是卡拉揚主導了錄音之後的後製?
還是 DG 指導了錄音之後的後製呢?
好奇
-
-
2018-01-02, 11:10 AM
#3179
 作者: dearflight
不過這是卡拉揚在指揮的時候就已經要樂團這樣演奏?
還是卡拉揚主導了錄音之後的後製?
還是 DG 指導了錄音之後的後製呢?
好奇
你可以去google看看,就我所知,他在指揮階段就已經指示要這樣演奏了,而且在後製時,他也有很高的掌控權,就像電影導演一樣。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2, 11:58 AM
#3180
 作者: dearflight
不過這是卡拉揚在指揮的時候就已經要樂團這樣演奏?
還是卡拉揚主導了錄音之後的後製?
還是 DG 指導了錄音之後的後製呢?
好奇
其實Karajan不是只在DG出過唱片,他在EMI也出過不少. 我有兩套他指揮柏林愛樂的布魯克納第七的版本,一套是EMI出版 (1970),一套是DG出版(1977). 兩個版本聽起來相差不大,錄音平衡上的差異多於演奏上的差異. 所以我想他的美學主導了這些錄音,而且是越來越明顯. 喜不喜歡就看個人了.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