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12-29, 12:39 PM
#3161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9, 01:27 PM
#3162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30, 06:37 PM
#3163
 作者: tetsuka
一開始右邊的大鼓聲跟中間的小號還有後來右邊出現的低音大號,在Mark4-1的樂器聲音質感跟細節都相當的好而且空間感很棒。
而Kara4-1則是完全沒有聽到低音大號的感覺,小號跟大鼓的樂器聲音質感跟細節都相當差完全比不上Mark4-1也沒甚麼空間感。
小弟對樂器不熟如果說錯樂器名稱請多包涵 
我也是選mark,yuntree說那個像放屁聲的我猜是tuba(低音號)?那個聲音很明顯是kara沒有的,不過這太明顯,我連用電腦喇叭都聽得出來,因為這是第一個測試,所以教授給最簡單的?
弦樂和定音鼓也是mark有較多細節,kara的容易把定音鼓誤認為大鼓
另外因為我剛好有zzt100101(封面有隻猩猩骷髏的那張),所以也放來聽同一樂段。tuba的聲音細節沒mark的那麼明顯,但我覺得空間感比較自然,聽起來沒那麼像放屁聲XD,且聽得出定音鼓有二組,都在右方,右邊那組稍微前面,左邊那組稍微後面。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30, 10:04 PM
#3164
 作者: psycho
好像沒人選Kara,但我聽起來Kara比較自然,Mark太甜了,感覺有壓縮過,用來強調銅管跟定音鼓.
然後弦樂聲部,在Mark我幾乎聽不到他們的存在,這也使得聽起來很單調,缺乏音色變化,Kara大概10秒
左右就能聽到左後方有弦樂部在合奏,之後時不時也能聽到弦樂與管樂的合奏效果,聽起來音色有在變化.
不過總覺得Mark是不是錄音比較近代? Kara聽起來沒那麼清晰.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31, 06:07 PM
#3165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0708072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1, 03:16 PM
#3166
此篇文章於 2018-01-01 03:22 PM 被 psycho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1, 03:45 PM
#3167
 作者: psycho
Higuma 你.......別說是用jmr播放的結果!?該不會是用電腦主機板音源與電腦喇叭吧?真是不認真的傢伙! 
『Kara大概10秒左右就能聽到左後方有弦樂部在合奏,之後時不時也能聽到弦樂與管樂的合奏效果,』===> 請查閱總譜,該段音樂中弦樂從頭到只出現那兩次大聲合奏不到兩秒。
而 Higuma 你喔!跟我當年一樣當了白痴,要好好反省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不然古典音樂的素養就會永遠卡在那裡。特別批你是因為你的程度不比一般音盲,是能聽懂巴黎四大樂團的進階級玩家呢!到了這種程度,理應就算使用200元喇叭,也不應該在『認知』上聽不到拉慕魯樂團有多麼偉大!像我原始文章一樣,乖乖承認自己還是肉腳,好好自省研究看看這次死在那裡。
(end)
蠻有趣的,我本來真的覺得Mark聽起來銅管太甜了,感覺像壓縮過,但剛又聽了一次,聲音層次正常的拉開了,
於是確實Mark的銅管音色就比Kara好聽,要說為捨麼會這樣,我確實有動一些東西,但沒想到效果這麼明顯.
我來以為"psycho又要我從總譜去認識音樂了,但我完全看不懂啊".
更正..........我想起來我是用網路串流直接播了,那難怪差很多,我昨天剛好換了Modam跟WiFi Ap的adapter.
沒想到聲音層次完全不同.這樣算是被殺耳朵?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1, 04:08 PM
#3168
-
-
2018-01-01, 04:30 PM
#3169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0708072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1-01, 05:13 PM
#3170
 作者: psycho
弦樂部第一次ff大聲出現一秒,你會發現卡拉揚版因為完全著力在加料銅管,所以這個弦樂大合奏音量不但小、表情也軟弱無力。第二次出現是快速上行音符,總譜標明是『從弱到強』的變化,卡拉揚版根本聽不出這些細節。
現在回來談銅管。卡拉揚版的銅管的確容易好聽!因為它壓縮地非常厲害,以我的音響系統可以明確聽出它己經把銅管的高頻泛音壓縮過度、變成弦樂合奏了,如此當然容易『好聽』。但是,你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有幾種銅管共同合奏!只知道有一種好像銅管又好像弦樂的樂器在演奏而己。聽馬克維奇版,就可以分辨出至少兩種以上的銅管進行合奏了。
這就是我說的『高訊息量』,用總譜為例只是要提出客觀標準答案,你看連自稱不懂古典音樂的tetsuka都聽得出銅管的音色細節,就知道聽出這些細節是完全不要懂古典音樂的,只要音響正確且耳朵正常就好了....... 
而馬克維奇版與卡拉揚版最大的差別,就是『暫態』是否完整。目前能買到的DG馬克維奇版都經過後製加料,暫態優勢不再,那麼卡拉揚版這蓄意美聲的加料法就會更具優勢。無論如何,這個殺音響測試是挑戰: 多種樂器同時出現時,暫態不足的音響系統會被殺音響。
要知道這個測試在當年MYAV時期不知道整死了多少百萬音響玩家......所以我看 tetsuka 你可以開始好好玩古典音樂了,我看你的感受能力己經贏過百分之80以上自稱熱愛古典音樂的音盲了.....   
(end)
還好這次教授公布的答案跟小弟選擇的一樣,原本我還想說Kara4-1才是正確錄音的話那我寧可聽不正確的Mark4-1就好。
Kara4-1的銅管聲我聽起來是散的糊成一團根本聽不出細節,跟教授說的一樣變成好像銅管又好像弦樂的樂器在演奏。
而Mark4-1的小號和低音號樂器聲音質感跟細節的相當的好,瞬間出現又消失的弦樂力道跟動態也是很棒。
關於古典樂小弟還停留在單純欣賞樂器發出的聲音質感跟細節還有旋律上,找時間再慢慢把教授所推薦的CD買回來聽聽看。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請教授或其他網友推薦一下李斯特的鋼琴曲有哪張CD的錄音跟演奏水準都是一流的,小弟還蠻喜歡聽李斯特
的鋼琴曲中複雜且高速彈奏的鋼琴演奏。在此先謝謝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