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08-29, 05:20 PM
#3011
幾種組合的測試
為了準備將買到的intona,昨天嘗試了幾種目前系統中U3TT不同的接線方式,心得分享:
目前我的系統接線方式(最完整的版本),有上了編號,幫助說明:
(1)CAT ==>(2)電訊分離轉接頭 USB3.0 A公轉USB3.0 A母+DC座 ==> (3)光纖USB線==> (4)一號長芯盛==> (5)電訊分離轉接頭 (USB3.0 ONLY) USB3.0 B公轉USB3.0 A公+DC座==>(6) USB 3.0 HUB==>(7)光纖USB線 => (8)二號長芯盛 ==> (9)USB 2.0 (A-B)線==> (10)電訊分離轉接頭-B公轉B母+DC座(+5V)==> (11)DDC (數字時代2)
接下來主要是說哪些接線方式可行,那些會抓不到(11)DDC
特別要說明的是,(5)這個位置的轉接頭我有二種規格的,一種是USB3.0 ONLY(不含2.0訊號的)的,另一種是標準的USB3.0(有含2.0訊號)(代號(5"))。
- (1)-(2)-(3)-(4)-(5)-(6)-(7)-(8)-(9)-(10)-(11) >>>可以接通O
- (1)-(2)-(3)-(4)-(5")-(6)-(7)-(8)-(9)-(10)-(11) >>>可以接通O
- (1)-(2)-(3)-(4)-(5)-(6)-(9)-(10)-(11) >>> 不能接通X (不用二號長芯盛)
- (1)-(2)-(3)-(4)-(5")-(6)-(9)-(10)-(11) >>> 可以接通O (不用二號長芯盛)
- (1)-(2)-(3)-(4)-(9)-(10)-(11) >>>可以接通O (不用二號長芯盛及USB HUB)
所以,唯一不能接通的狀況,就是你使用USB3.0 HUB,但不使用二號長芯盛時,HUB之前的轉接頭如果是USB3.0 only的,這種接法就無法接通,因為HUB本身沒有辦法轉換usb3.0至usb2.0的功能。
但是既然有4或5這二種比較簡單的接線方式,為何不用?
對我來說,不用第5種接法的原因比較明確,因為若有接上USB hub,聲音確實比較好。
至於為何不用第4種接法,我本身很困難分辨出和第1,2種接法的差異,但是依據教授的金耳朵,第1種接法是比第4種接法聲音來的正確。
至於使用intona來取代usb hub後,應該不可能用第1,2種接法了,因為intona只支援到usb 2.0 high speed(不過,我也沒試過),所以應該會使用類似第4種接法,即還是使用一號長芯盛來進行U3TT方案。
此篇文章於 2016-08-29 06:47 PM 被 frorefire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frorefir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8-29, 10:51 PM
#3012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8-30, 10:50 AM
#3013
圖解 長芯盛 解決方案,照相技術不好別怪我!....:P
圖解 長芯盛 解決方案,照相技術不好別怪我!....:P
這個是原始大圖,需要再點它:
http://www.my-hiend.com/psycho/U3TT.jpg
這個是重點:

1、可以看到所有 USB 3.0 路徑通通都是 USB 3.0 ONLY,而且幾乎把 電源 全斷掉了。
2、請注意只有『第一個長芯盛』到『 USB 3.0 HUB』是有 + 5V 的,其他 USB 3.0 轉接頭的 5V 通通不接電。
P.S. 第一條 USB 3.0 線沒有換成 LINDY 線單純只是懶而己......
(END)
-
-
2016-08-30, 12:39 PM
#3014
 作者: frorefire
為了準備將買到的intona,昨天嘗試了幾種目前系統中U3TT不同的接線方式,心得分享:
目前我的系統接線方式(最完整的版本),有上了編號,幫助說明:
(1)CAT ==>(2)電訊分離轉接頭 USB3.0 A公轉USB3.0 A母+DC座 ==> (3)光纖USB線==> (4)一號長芯盛==> (5)電訊分離轉接頭 (USB3.0 ONLY) USB3.0 B公轉USB3.0 A公+DC座==>(6) USB 3.0 HUB==>(7)光纖USB線 => (8)二號長芯盛 ==> (9)USB 2.0 (A-B)線==> (10)電訊分離轉接頭-B公轉B母+DC座(+5V)==> (11)DDC (數字時代2)
- (1)-(2)-(3)-(4)-(5)-(6)-(7)-(8)-(9)-(10)-(11) >>>可以接通O
- (1)-(2)-(3)-(4)-(5")-(6)-(7)-(8)-(9)-(10)-(11) >>>可以接通O
- (1)-(2)-(3)-(4)-(5)-(6)-(9)-(10)-(11) >>> 不能接通X (不用二號長芯盛)
- (1)-(2)-(3)-(4)-(5")-(6)-(9)-(10)-(11) >>> 可以接通O (不用二號長芯盛)
- (1)-(2)-(3)-(4)-(9)-(10)-(11) >>>可以接通O (不用二號長芯盛及USB HUB)
至於使用intona來取代usb hub後,應該不可能用第1,2種接法了,因為intona只支援到usb 2.0 high speed(不過,我也沒試過),所以應該會使用類似第4種接法,即還是使用一號長芯盛來進行U3TT方案。
後來我還有想到一種方式(目前沒轉接頭,尚未實測),想請教授再幫忙評估一下,就是
(1)-(2)-(3)-(5#)-(6)-(7)-(8)-(9)-(10)-(11)
這樣是省略了一號長芯盛,直接讓光纖USB線透過(5#)電訊分離轉接頭(USB3.0 ONLY) USB3.0 B公轉USB3.0 A母+DC座轉接頭,接到USB hub,算是第1種接法的簡化版,不知能不能接通,聲音又如何?
如果這可行,使用intona的方式也可以多一種,就是
(1)-(2)-(3)-(5#)-(6)-(7)-(8)-(USB2.0分離線或接轉頭)-(intona)-(9)-(10)-(11)
又多了一種接法來比較!!
-
-
2016-09-01, 09:09 PM
#3015
剛拿到了請Yu studio製作的電訊分離轉接頭USB3.0 B公轉USB3.0 A母+DC座轉接頭(後來沒作usb3.0 only),答案揭曉,USB光纖線直接接USB3.0 HUB是沒聲音的,接不通!!
即(1)-(2)-(3)-(5#)-(6)-(7)-(8)-(9)-(10)-(11) >>>>不能接通X
同時今天收到了從德國寄來的intona usb isolator,使用類似第4種接法,即使用一號長芯盛,但以Intona usb isolator 替代USB3.0 HUB,幸好,接通了,聽得到聲音(之前Gameguy曾發表,同樣使用USB光纖線,DDC是int204,是接不通的,但我懷疑是他在長芯盛後沒有使用外接電源的分離線而供電不足所致,因為長芯盛下行端好像是不供電的)。(0911修正:經再次檢測,長芯盛下行端還是有供電的,之前會不供電的印象可能是由於某次錯誤的試驗造成)
至於聽感,我只能說,這樣的聲音,我可以接受了(但不一定表示客觀上絕對好,也許是我在可以簡化接線的誘因下,心理上降低了標準)。詳細的對比,我聽久一些,能確定之後再向各位報告。
此篇文章於 2016-09-11 09:38 AM 被 frorefire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frorefir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9-04, 02:48 PM
#3016
前一陣子,使用友站lolo大的Ramos,他調校製作出的windows 10系統是非常精簡,但是由於是insider preview版本,目前遇到了使用時限到期的問題,後來就沒再使用(要調時間及斷網路,不方便)。
這幾天,使用網路上找來的國外windows 10 lite,來安裝VHD及RamOS,想不到依樣畫葫蘆,也讓我安裝成功,因為系統可以好好優化,聲音真的不錯,但主要的問題還是上網路時輸入中文不方便(我用大易)。後來使用candy10,一樣放入VHD及RamOS,優化後還可以裝原本使用的大易輸入,真的完美了。我想,使用RamOS應該是非jplay雙機使用者的終極方案了。
特別有一點心得,是使用jplay和process lasso之間的問題,其實這點awuwa大之前也提過,一旦使用jplay,不論是使用jplaymini,程序中的jplay.exe會去蓋過process lasso的設定,且若同時要使用foobar2000時,jplay會強制之調整foobar的執行優先順序和CPU相依性。再加上我最近聽音樂主要是使用spotify,jplay掛在系統上也用不到, 因為這些原因,我就暫時未使用jplay了。去除了jplay的干擾因素後,在系統優化及lasso的調整下,目前聽spotify的感覺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好。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frorefir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9-05, 01:55 PM
#3017
其實process lasso裡面有一個功能
在選項-強制模式
這個選項可以強制套用你的核心使用模式與優先順序
即使Jplay開不開節流都會強制更改
變成process lasso可以強制蓋過Jplay的優先序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9-05, 09:31 PM
#3018
 作者: bchsieh
大同的無氧銅網路線真的很好,拿來做成喇叭線也是非常厲害。
小弟已經推薦好幾位網兄用大同的22AWG無氧銅網路線自行DIY成喇叭線。
請問如何製作喇叭線?謝謝。
-
-
2016-09-06, 08:18 AM
#3019
 作者: Merci
請問如何製作喇叭線?謝謝。
Merci兄,方法非常簡單。
就只是一條網路線當做一極,所以一對三米喇叭線,需要3x4=12 共12米來製作。
每條網路線內共有八股22~23AWG的實心銅線,直接去絕緣後上端子(看是要Y插還是香蕉插)。
由於22~23AWG的實心線不算細,如果用鎖的方式來連接線材和端子,接觸面積小而且不夠牢靠。
最好是採用可焊接的端子,用焊接的方式來固定端子。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9-08, 02:14 PM
#3020
請問後來 Singxer F-1 XMOS USB 有任何的測試心得嗎?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