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等化器的調整簡述,心得分享僅供參考:
沒有 EQ 可用的狀況下,超低音擺位或座椅擺位要兼顧低音頻率響應的凸起與凹陷... 尋找妥協的平衡點。
但是有 EQ 可用時,事先的擺位調整可以容許較多的凸起並避免凹陷,所以有 EQ 可利用時,通常需要重做超低音擺位。
(有好幾位網友反應,REW 模擬的 EQ 曲線和 EQ 後實際測量的曲線差很大。下圖是小弟實作的結果,模擬和實測幾乎是一樣的)
◎ 三條曲線由上到下分別為「EQ 前實測」「EQ 後實測」「EQ 模擬」。( 低頻響應曲線不做平滑美化 )
◎ 小弟使用的超低音是 SVS PB13 Ultra,內建兩組 PEQ,參數定義和 DSP-30 是一樣的,選取後再模擬就方便多了。
註:
1. 外接的「參數型等化器(PEQ)」有更經濟的方案,請參考:AV擴大機討論區 > BFD DSP1124P 測試討論分享區 ( Behringer DSP1124P )
2. 使用等化器,強烈建議使用儀器測量做為參考、輔助。驗收時除了聽聲音之外,儀測的數字或圖形也能提供一個穩定的、客觀的對照。
3. 免費的測量軟體推薦,請參考:家庭劇院設計 > Room EQ Wizard 空間分析軟體簡介。
4. 另一個免費的測量軟體推薦:Audionet 的 CARMA,代理商網頁的介紹: http://www.currants.info/chinese-BIG...CARMA%20V4.htm 。
5. 如果使用的 AV 擴大機其自動音場校正性能已經不差的(超低音聲道部份),建議嘗試外接的手動設定的 PEQ 和聲學測量,這經常能更快速建立健康的觀念。
6. 若自動等化或自動音場校正的結果,是不論頻響凸起或凹陷都可以修得很平滑的時候,請注意:把凹陷拉平會犧牲動態裕度,使得大量的失真提早發生,嚴重的狀況是單體拍邊或撞底。
7. 超低音擺位、座椅的擺位和頻率響應的凸起與凹陷有關,很糟的曲線去 EQ 和比較平滑的曲線去 EQ,收穫大不同,勿忽略基本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