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5-02, 05:55 PM
#2411
 作者: kent
psycho大大:李氏的看法和你一樣^^:
[恕刪]
 作者: chsiang
藍光光碟在音訊上的規格比CD高 (取樣頻率, bits等....), 假設其他錄音條件都相等, 會比CD好聽的狀況應該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我再說清楚一些,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度:
第一個角度是:dvd或藍光的硬體規格>>>cd,所以它們的聲音應比cd好。
問題是,以op來說,最頂級的op,往往聲音完全不正確!理由就是前後端完全不上它的性能。所以dvd或藍光固然硬體規格性能優越,但是極可能音響系統無法受如此hi-fi的性能,反而造成失真;所以這個理由是我比較不考慮的....:)
第二個角度就是我所宣稱的:
因為cd唱片要賣給聽音樂的人,這些人往往『輕鬆』當背景音樂比較重要,失真一點都不重要,所以製做成cd時會拼命加料,讓音樂可以失真得很輕鬆。
而dvd是不可能當成背景音樂的,就像電影院看電影一樣就只為了爽兩個小時,所以可以追求高傳真!造成很累的結果沒關係,反正只有兩小時。所以只要原始錄音良好,製作成dvd或藍光是不必像cd一樣必需拼命加料的,因此在正確音響的鑑聽下,dvd或藍光會 >>> cd.....:)
我比較偏好這個解釋啦!.....:P
-
-
2012-05-02, 05:56 PM
#2412
 作者: psycho
這段影片這麼可愛,怎麼都沒有人回應啊!?......(sweat)(sweat)
-
-
2012-05-03, 12:36 AM
#2413
 作者: kent
psycho大大:李氏的看法和你一樣^^:
藍光音樂片的低音有多沉?交響樂團的演奏有多震撼?
由 marklee » 5日 4月 2012年, 11:38
音響展最後一天我們提早到國賓飯店,為的是想測藍光音樂片和CD音樂片的聲音品質差距,報告給李氏喇叭用家參考。
CD系統用DENON DCD-S1 CD機配PASS X2前級、X150後級,總價約40萬。
藍光系統用PIONEER BDP-LX52藍光機配ONKYO NR905環擴,並用marantz PM80推被動式重低音,總價約9萬。
CD音樂片選播的歌曲是莎拉布萊蔓和波伽利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以及帕華洛帝唱的「公主澈夜未眠」。
藍光音樂片也選莎拉布萊蔓和波伽利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並選波伽利唱的「公主澈夜未眠」。
很明顯的,藍光音樂片播出的高音亮,低音深沉,聲音的明暗動態對比大,強弱音對比大,也就是整體聲音的動態大很多,聲音清晰速度好,音色較豐富。藍光音樂片的聲音品質明顯優於CD音樂片,用百萬級的CD解碼器播出的音樂,聲音的明暗對比、強弱對比,都難比藍光更強大而像音樂會現場的演奏氣氛。個人參加過樂團,熟悉音樂演奏氣氛,喜歡音樂演奏氣氛,很著迷音樂演奏氣氛,做喇叭20年來第一次感覺音樂重播的強弱音對比有真實的fu,身體不自覺的隨著指揮棒緊張、用力,藍光的音樂信號真令人感動。
[恕刪]]
這樣的比較其實沒多大意義,不是嗎?就算是Brightman的兩個錄音在CD和藍光片上的訊號完全一樣,但是解碼的晶片不同(解碼的方式也沒提,藍光是把環繞解成2聲道?環繞解成2聲道,這就和CD上的訊號不同了),類比訊號放大的過程也不同(不同的擴大磯,不同的放大倍數,有EQ?沒EQ?),喇叭也不知道一不一樣(第一組沒說有沒有加超低音,第二組說有加)。在這麼多不同的條件上比,然後說藍光片比較強?這不是在比張飛和岳飛那個比較強嗎?:|
我想,要弄另外一個同樣有這麼多變因而得到相反的結論也不是不可能。
-
-
2012-05-03, 12:51 AM
#2414
 作者: psycho
這段影片這麼可愛,怎麼都沒有人回應啊!?......(sweat)(sweat)
也許別人都沒像您那樣虐待小孩:o
我想別人大概都沒有這種經驗啦!我家小孩也是從小就聽古典音樂,但是他們都是聽“錯誤錄音”長大的(沒辦法,那時候還不認識您也沒聽說過新天新地)。
我好像記得您還有一位大一點的孩子,您有沒有拿另一位開刀?喔,不是,是作實驗 看另一位喜歡錯誤的錄音還是正確的錄音?我可以拿我12歲的女兒作實驗,不過她已經學了好幾年的鋼琴和小提琴,所以作不得準了。
此篇文章於 2012-05-03 11:07 AM 被 kevintran 編輯。
原因: 打錯字
-
-
2012-05-03, 09:23 AM
#2415
 作者: kevintran
這樣的比較其實沒多大意義,不是嗎?就算是Brightman的兩個錄音在CD和藍光片上的訊號完全一樣,但是解碼的晶片不同(解碼的方式也沒提,藍光是把環繞解成2聲道?環繞解成2聲道,這就和CD上的訊號不同了),類比訊號放大的過程也不同(不同的擴大磯,不同的放大倍數,有EQ?沒EQ?),喇叭也不知道一不一樣(第一組沒說有沒有加超低音,第二組說有加)。在這麼多不同的條件上比,然後說藍光片比較強?這不是在比張飛和岳飛那個比較強嗎?:|
我想,要弄另外一個同樣有這麼多變因而得到相反的結論也不是不可能。
kevintran大大:主喇叭都是用李氏LS-1,CD是用2聲道,BD是用5.1聲道,沒用EQ
-
-
2012-05-03, 10:58 AM
#2416
 作者: kevintran
也許別人都沒像您那樣瘧待小孩:o
[恕刪]
我好像記得您還有一位大一點的孩子,您有沒有那另一位開刀?喔,不是,是作實驗  看另一位喜歡錯誤的錄音還是正確的錄音?我有拿我12歲的女兒作過實驗,不過她已經學了好幾年的鋼琴和小提琴,所以作不得準了。
虐待小孩?沒有看到他跳舞跳得多麼開心嗎?......
另一個早就開刀過了!只是不好意思寫出來......因為,在我本人的驚人教學能力下,她連我使用 USB 2.0 方案還是 USB 3.0方案都可以盲目測試出來哩!寫出來怕你們這些大人會羞愧.....:P
(相信以上是在胡扯的請舉手!...:P)
-
-
2012-05-03, 11:05 AM
#2417
 作者: kent
kevintran大大:主喇叭都是用李氏LS-1,CD是用2聲道,BD是用5.1聲道,沒用EQ
謝謝!可是這還是不足以證明藍光的聲音一定會比CD好,不是嗎?李先生指出的那幾點,有可能是因為藍光片上的mix和CD上的mix不同。另外,低音強勁?那不就是那個.1聲道的工作嗎?多了另外三個聲道,會不會對“明暗動態對比”和“強弱音對比”有幫助呢?假設主聲道的音量都維持不變,另外多了3.1個聲道,後者的音壓就一定會比前者高了,不是嗎?
DVD裡的DOlby 5.1聲音在”規格“上是比CD差的(根據Dolby的網葉http://www.dolby.com/us/en/consumer/...y-digital.html DVD data rate, 5.1-channel audio: 384 or 448 kbps, 但是CD是1.4112Mb/s=1411.2kbps),但是也許沒有經過太多的後製,反而聲音更好。就像有很多單聲道錄音甚至比一些製作不良的現代錄音聲音更好(Psycho大就舉過很多例子了)。藍光碟絕對在規格上贏過CD,但是後製的結果就不一定了。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5-07, 02:08 AM
#2418
此篇文章於 2012-05-07 02:10 AM 被 remo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em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5-07, 11:43 PM
#2419
-
-
2012-05-08, 09:21 PM
#2420
 作者: psycho
這個馬屁拍得我麻酥酥的,你是想要什麼好處?說!....
其實真正厲害的是林主惟,我不是客氣、更反對謙虛作偽,可是他才是真正高手沒錯.....:) 只是,我的論述能力與教學能力都比他強太多了....:P
話說你不是買了 teac 那台 usb 兼 dac?試聽結果如何?有沒有打算玩 CAT 啊?.....:P
好處?自從學得您的理念之後,都快將您棄之不顧了:P,好處已經在我這邊了...
不過也沒錯,psycho兄是從林老闆那邊開始這樣的想法,要說,還真的是從林老闆開始的!
在高雄音響展聽過他的座談會後,對音樂藝術跟錄音工作兩者之間,有更深的省思!
但似乎像psycho兄及林老闆這般的理念,是極少存在於做錄音工作的人,特別是做後製工作的,在他們的理念似乎是覺得讓聲音“變美、變完美”,是他們偉大的使命更是他們的成就!但自我從錄音室回來後只覺得,可能幾乎所有唱片,及唱片裡的聲音,多多少少都有被動過手腳,因為我看到那個處理方式真的好easy,只是難在怎麼弄的好聽漂亮有層次有質感而已!
所以現在聽唱片就覺得...不會說:|
至於 teac 那台,我已經不知道是幾個月前最後一次拿它出盒子了!一直都沒在用!聽起來算不錯,但對我而言它是一個外來的東西,要再插進我目前的使用狀態,似乎有困難!
我是想就目前的方式玩應該夠了,要玩全數位...不曉得!|(|-
此篇文章於 2012-05-08 09:29 PM 被 remo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em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