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4-17, 01:27 PM
#241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 HI-FI電腦訊源 之二:USB訊源的極緻歷程(一)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 HI-FI電腦訊源 之二:USB訊源的極緻歷程(一)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 HI-FI電腦訊源(CAT)之後,再來是選擇那一種音效界面。雖然很多CAT燒友都認為內接音效卡比較極緻,但是沒花個三、四萬元可能還比不上正確的USB轉SPDIF超值,所以我很早就決定走 USB路線,從中尋找超值與極緻的音樂音響道路。
眾所皆知,USB界面對於音樂播放來說簡直是一個最爛的界面;究其真正的原因,電腦的硬體與作業系統都不會把小小眾的發燒音響看在眼裡,他們考慮的是電腦的好用穩定而不是聲音的正確,所以使用現有的電腦硬體界面與作業系統驅動程式通通註定會完蛋。因而很多音響廠商尋找『非同步USB界面』嘗試躲過這些問題,但是無可避免會因為開發成本而在價位上高不可攀!幸好,CAT是科學,花點時間等一下,屬於電腦科學的成本降下來,終於讓我找到中國的樂之邦公司生產的MONITOR系列,其原理擺明了就是讓USB器材自行以晶片與程式產生最純粹的SPDIF數位訊號,結果證明它的SPDIF訊號可以正確到與WEISS DAC202之1394界面相提並論的超值水準!多方嘗試下我可以歸納幾個心得如下:
第一、凡是WINDOWS內建驅動程式的(就是標榜直接電腦就可以用的),表示USB技術水準不夠科學,直接放棄。所有使用PCM270X的、PCM290X之USB界面,請直接放棄,而且要拆除!因為它的存在對DAC是一大污染源。TENOR 的 TE7022L 雖然略為高級一點,但是仍然於這個層次,必需放棄。
第二、有些『非同步USB DAC』可以在 MAC系統直接使用,OK,雖然 MAC系統的聲音水準與處理遠遠勝過PC,但是它再怎麼重視聲音也絕對不可能像音響燒友一樣起肖;更何況世界上大多數的燒友都是喜歡加料美聲,MAC系統對聲音的處理方向會令我懷疑。我得承認做為隨身聽,IPOD的音質真的冠絕群倫;但是它是嚴重加料、加到爆、加到膩,這也是事實。因此可以在MAC上直接使用而不必灌驅動程式的『非同步USB DAC』,也會被我排除。
第三、USB先天嚴重不足,導致市面上所有的高價位USB音響產品可能都會有不得己的科學欠缺,因此每一個使用 USB 的CAT燒友都可能比百萬音響廠商更懂USB;所以無論有什麼神話出現,一律耳聽為憑才是最重要的態度。的確我也因此發現一個市面上無論價位的USB線材通通犯下的一個錯誤,說不定可以申論專利....:P
以下記載著我如何找到上述三原則的實證經驗與大家分享。
※ ※ ※
話說當我首次因為驚於 Bladelius USB DAC + JPLAY 的HI-FI性能,開始瘋狂玩 USB DAC 而了解一些 USB 傳輸現象。USB線裡有是四根線,兩根傳訊號、兩根傳電源。理論上,如果線材品質不頂級,USB線一定越長越糟糕,兩者訊號皆減弱。所以市面上有在賣『USB 2.0訊號加強線』,往往是『無電供』設計,動輒長五公尺、十公尺以上。
我就猜想:既然可以加強訊號,一定是透過某種晶片強化數位訊號,應該可以增加音響性能。但是動輒五公尺當然『電力』會嚴重被污染或耗損,所以必需額外加強電力。我不會DIY,所以這個構想完全買市面上現成的產品。於是我跑到中壢大型電料行,買了『320』元的『五公尺USB 2.0訊號加強線』,『60元』的USB 一 A 公轉兩 A公,35元的A母轉B公轉接頭。理論猜想與實際如下圖:
電腦 => 『五公尺USB 2.0訊號加強線』 => 『60元』的USB 一A公轉兩A公 => 轉B公頭 => USB DAC。
我的猜想正是:利用『五公尺USB 2.0訊號加強線』加強正確的音樂訊號,而電力耗損問題,等到要進入USB DAC之前,透過『一A公轉兩A公』外接供電,這樣子電力不足或被污染的問就可以降低了。結果,我賭對了第一步...:)
效果有多麼好呢?簡而言之:高頻越佳,低頻越佳!
請閱讀我在『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在音響發燒友的音樂與音響體驗(長篇連載)一文提到的高低頻測試方法,並提供兩個測試檔給大家自行測試:
第一個是使用大鍵琴測高頻:http://www.my-hiend.com/psycho/USB/Rameau-1.wav
使用上述USB延長線與分離電供加強方法 與 先前的 USB線=>USB HUB電供=>USB線 方法相較:前者比後者明顯多了非多高頻細節,大鍵琴『撥弦』的發聲特性更明確;如果你覺得大鍵琴是『敲弦』,那是音響系統被宰了;別哭,很多百萬音響系統都通不過.... 這部份我傾向是猜測『訊號加強線』造成高頻更正確了。
第二個是使用皮爾奈的管弦樂測低頻:http://www.my-hiend.com/psycho/USB/pierneLow1.wav
使用上述USB延長線與分離電供加強方法 與 先前的 USB線=>USB HUB電供=>USB線 方法相較:前者比後者明顯多了非多低頻與超低頻的細節,最低的那聲弱音大鼓的『衝擊感』,前者把後者打得落花流水,擺明了正確的超低頻會非常吃電,USB供電本身就是大大吃虧,而我使用這個怪招讓 USB DAC供電變得更佳。而從一般USB充電器改用IPAD充電器因為電流供應更多更大,這個低頻測試結果更佳,無法想像好的USB供電結果會多驚人。
※ ※ ※
在 MY-HIEND網站發表上述成果後,引起有DIY實力的 07080722網友的注意與興趣,特地依我規格手工打造幾條USB線材讓我測試。結果只要一萬八千元級的便宜音響,就可以聽出驚人的『改善』效果,讓 CAT 的超值現象更加明確。
『一萬八千元』超值音響的器材是:ASUS U80V筆電 + WIN7 64BIT(以上不算錢)+ JPLAY 3.3=> USB 線 => Bladelius USB dac + 無名百元訊號線 或 rendzaw 的 usb 擴大機之內建 TE7022L => rendzaw 的 usb 擴大機(九仟元) => 亂買喇叭線 => 8500元的 rendzaw 喇叭。
測試結果,無論是比較貴的 Bladelius USB dac + 無名百元訊號線 或是便宜的 rendzaw 的 usb 擴大機之內建 te7022l 的結果通通一致:第一名就是 07080722 手工製 usb 延長線(使用國產FE1.1s晶片)+ 07080722 手工製 A 轉 B 再接 A' 的純電源供應線,A' 接在 IPAD 的 2.1A 充電器。其中 IPAD 2.1A 充電器 > 伽利略 USB HUB 的 2A 電供 > 不外接電源。
很可能由於發燒熱情的優良焊工,所以影響力最大的就是 07080722 手工製 usb 延長線,因為只有它才能保證『音色的正確性』;外接電源的確會增加能量,但會讓不夠正確的線材出現中頻肥大的嚴重毛病。因此我幾乎敢肯定 USB 的數位訊號即使只是經過30公分的USB線都會走樣了,唯一保證安全的就是 usb 延長線 或 hub。也就是說,大家會發現加上 USB HUB 能影響聲音,是因為它會讓 USB的訊號更正確。
我之以敢下『最正確』一詞,當然是使用錄音藝術來鑑識。但是這些鑑識法不知何故可能會殺耳機,耳機族有可能出現完全不同的聽感。
高頻的測試與前文一樣使用大鍵琴唱片:http://www.my-hiend.com/psycho/USB/Rameau-1.wav
這一小段音樂後半段有三次由低住高的音符,三次的最高音符都要有類似的高頻衝擊感;很奇怪的,沒有使用 07080722手工製 usb 延長線,第二個高音的衝擊感會消失,無論接那個 USB DAC都一樣。
再來是測『動態對比』,大聲時能不能夠力而不倒;其實這套一萬八千元音響無論怎麼樣都一定倒的啦!只是還是有『狂倒』與『沒那麼慘』的差別。
這是用殺人放火的最佳布蘭詩歌:http://www.my-hiend.com/psycho/WAV/Carmina02.wav
如果聽不出聲音越來越大聲,樂器也越來越清晰,就是音響被宰了........ 在這個測試中,『唯有』加上外接電供才能通過,花靠 07080722手工製 usb 延長線是沒有用的。但是外接電供只保證能量,卻不保證音色的正確性。所以如果只使用電供而沒有使用 USB延長線,那麼只會成功地『越來越大聲』,樂器卻會無法『越來越清晰』。
最後還是要測一下小提琴聲音的正確性:
INA 的錄音正確之葛魯米歐
PHILIPS 的錄音加料之葛魯米歐
沒錯,舊有的電腦線相對 07080722線 來說,真的是突顯中頻,所以 INA 與 PHILIPS 的差異變小。而使用全套 07080722線之後,INA >>> PHILIPS。
至此己經發現 USB音效裝置的第一個寶貴現象:直接使用電腦本身的USB接孔,不知何故『音色就是會不夠正確』,似乎USB的訊號本身受到很大的污染。而使用USB延長線或USB HUB,再接上USB音效裝置,似乎可以『重整』USB訊號,導致『音色的正確性』出現天差地遠的強烈進步。然而,這個動作可能造成電力損耗,所以與『加強供電』的外接電源聯手,便可以花極小代價讓USB音效裝置得到極緻的超值成果。
有了以上的基礎,最後進一步發現無論多麼昂貴的 USB線都需要電源分離外接、線性電源的影響、USB HUB 要接幾個、一定要使用NEC晶片......留待下一篇整理。
跟我一樣喜歡落落長的 07080722網友 之 BLOG 有詳細地論述,請參考:低存在的隨意亂記。
(END)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4-17, 04:49 PM
#242
還有,我要憑空預測一下,也請 07220708 出來吐槽我!如果我犯錯的話.....
以上文來說,裡面的USB電源分離線之概念,是『分離的電源線』與『USB裡原始的電源線』仍然連在一起;所以即使不外接電源,USB音效裝置仍然可用,因為還是有來自USB本身的電源。這意謂著,來自電腦的骯髒電源是斷地不夠乾淨的設計。
而 07220708 第二代幫我做的 『分離的電源線轉接頭』,卻採用『完全斷開來自電腦的電源』之設計,所以如果不外接電源,USB音效裝置完全無法使用,電腦也抓不到。這是斷得比較徹底的設計。
如果不計較音質與背景那就算了,但是使用到線性電源這麼高級的供電後,第二代>>>>>>第一代,第一代的設計可以說是完全錯誤的!這下子我又要申請專利了:市面上的USB分離線是上述第一代還是第二代?只有第二代的設計才是真正的『正確設計』喔!
但是第二代的正確設計我不敢保證可以適用在任何USB裝置,第一代就完全可以保證相容性了。幸好我只專注在 MONITOR 系列與 Bladelius USB DAC 與 rendzaw 的 DAC,三者通通可以使用第二代設計.... 
現在的重要問題(我要申請專利 )是:市面的USB電源分離線,是第一代設計?還是第二代設計?.....:)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4-17, 05:02 PM
#243
 作者: psycho
......
現在的重要問題(我要申請專利  )是:市面的USB電源分離線,是第一代設計?還是第二代設計?.....:)
還是別考慮這事兒比較好, psycho 兄.
這個概念 DIY 界好像老早以前就有了. 我記得在您的某討論串中, drunkenlife 兄在很早以前就曾提過這種 USB Cable 的正解應該是什麼. 您忙, 大概全忘了.
此篇文章於 2012-04-18 04:04 PM 被 LSP000 編輯。
原因: 惹人誤會, 還是修改一下用辭
-
-
2012-04-17, 11:39 PM
#244
-
-
2012-04-18, 12:08 AM
#245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0708072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4-18, 01:49 AM
#246
先謝謝 07080722 證明本人可以直接從『聽感』來正確猜測你的施工設計,這對本人自負的黃金雙耳可是一大鼓勵....
再者專利一事純粹是我在搞笑啦!我自己是不會尋求專利的,這跟我的宗教信念有關在此不必多提。但是如果07080722主張自己的專利,我會全力支持、強烈支持....:) 至少就『NEC晶片的USB延長線再外接電源分離』這一概念,我個人雖是參與實驗者,但是在此聲明該專利完全屬 07080722 所主張,他說有就是有,他放棄就是放棄....:)
我會突然想到專利問題,另一方面是想實現尊重專業的理念。任何音響調整或設計都是智慧結晶,引用或使用都應該對原創作者積極的尊重。當然不見得一定要付什麼權利金,但是心態上一定是尊重的,否則就沒有人肯發表科學水準的文章交流了!....:P
我先前在改裝車界正是遇到這種困境,只要是高深的改裝技術被詳細描述論證出來,馬上就會有二流車廠偷學了去,再壓低價格打壓原創作者的市場,害我背了一堆黑鍋....(sweat) 而現在分享的又是一堆可能涉及市場的東東,還是先提醒一下比較好。我總猜想,如果drkao派CAT當初可以申請到專利從事販售,也許五十萬元以下的CDP通通可以不必浪費錢了,這對音響界的純粹科學水準來說應該是好事。相同的,『萬一』真的從這些討論找到一個前人未見之道路,我也會希望保護投入與參與的人才。
不過這裡的很多同好都是輕鬆開玩笑的,可能沒有想得這麼嚴肅;這或許就不必再深究下去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4-18, 10:10 AM
#247
 作者: wdesign
現在系統上的USB線是自己DIY的, 幾年前試過6種不同的線材&結構組合, 最後這條記得是: CAT5E拆出來的銅絞線給D+,D-用, +5V,GND是用兩條鍍銀"同軸線", 分開的+5V與GND走同軸線內蕊, 外部的屏蔽層只接地於電腦端.
就我個人實驗結論: 結構影響最大.
.......
 作者: wdesign
我的01 USD是獨立電源(下面另說明), 目前USB的+5V是用來啟動一個relay, 當PC啟動時接上, 讓獨立的+5V開始供電.
對, 同軸線要強調一下"兩條", +5V與GND各一條, 曾試過不同材質, 以鍍銀線為佳. 屏蔽層還是需要接地才會發揮效果, 選擇接地在PC端是因為發送端會有較好的抗雜訊能力.
.......
從前面 wdesign兄 DIY 的心得分享, 我學習到了幾個重點,
- 電源分離
- +5V與GND各一條同軸線, 屏蔽層還是需要接地才會發揮效果
- USB的+5V是用來啟動一個relay, 當PC啟動時接上, 讓獨立的+5V開始供電
個人尤其喜歡最後這一個 idea, 再配合上有各port獨立開關的 USB Hub 一起使用. 開啓 Hub 上的開關, 自動 trigger 獨立 5V 電源開始供電; 關掉開關, 獨立 5V 電源也自動斷電. 便利又安全, 最適合我這種懶人囉....  
DIY 前輩幾年前的想法, 就如此先進, 真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此篇文章於 2012-04-18 10:22 AM 被 LSP000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4-18, 10:40 AM
#248
 作者: LSP000
從前面 wdesign兄 DIY 的心得分享, 我學習到了幾個重點,
- 電源分離
- +5V與GND各一條同軸線, 屏蔽層還是需要接地才會發揮效果
- USB的+5V是用來啟動一個relay, 當PC啟動時接上, 讓獨立的+5V開始供電
個人尤其喜歡最後這一個 idea, 再配合上有各port獨立開關的 USB Hub 一起使用. 開啓 Hub 上的開關, 自動 trigger 獨立 5V 電源開始供電; 關掉開關, 獨立 5V 電源也自動斷電. 便利又安全, 最適合我這種懶人囉.... 
DIY 前輩幾年前的想法, 就如此先進, 真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這個idea不錯,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
-
2012-04-19, 12:27 AM
#249
-
-
2012-04-19, 09:51 AM
#250
這裡有另一篇也是有關 QLS QA100 的說明~~ ~~
http://www.beareyes.com.cn/2/lib/201...0110808429.htm
只是 ,我有個疑問ㄟ,他們都提到這種全數位擴大機的缺點是,聲音過於直接(真實?@@"),少了點"韻味",
但如果來源端在錄製時本來就沒這些"加料",揚聲器在播音時,不帶有這些韻味也不為過吧@@"
我好奇的是,如果來源端錄製時,假如對象是個很有技巧,也充滿感情的歌手,透過這種全數位放大器撥出來的聲音,會聽起來沒那麼有感情嗎?
既然是標榜幾乎無失真的原音重現,那錄製有感情的歌手,撥出來的聲音也該是有感情才是阿~~ 我好想知道這個答案阿!! psycho大,您快衝吧~~ 我等你~~
剛又爬了網路上的文章,這一篇有提到一些缺點部分,p大您參考一下
http://www.jd-bbs.com/thread-3538993-1-1.html
諸如對電視訊號的影響,超過一定音量明顯失真,遙控器問題等等~~
此篇文章於 2012-04-19 12:02 PM 被 easyhappy 編輯。
原因: 補充說明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asyhappy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