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3-15, 12:38 AM
#2461
 作者: deng_s924
應該是將軍大難得將器材下面另外加放底板,Mephisto下加的應該是Gryphon Symphony+Black Spike ST.
另外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就是Arrakis的低音罩拿掉了
是否能請教將軍Black Spike ST.底下那個圓型墊片是?我看喇叭線黑盒子底下也是墊這個?
謝謝
你的觀察很仔細.
只不過,Mephisto下頭加的Gryphon Symphony並不是為了調音,純粹是為了美觀!!
此外,喇叭線也是為了整體美觀而加上HRS的"墊子",不是為了調音(我不信這套).
為何??
後頭一堆線材都沒加,地板下隱藏的也沒加,只有地面上的加了會好聽??
沒那麼神啦!!
唯一真正有效力的,是將Arrakis的低音罩拿掉,這才是正面的!!
但,這是不歸路,因為Arrakis的低音罩是用膠黏住的,一旦割掉,是裝回不去的!!
至於為何要將Arrakis的低音罩拿掉,之後會說明!!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c7c,deng_s924,heartsnow,hidoson,kevinlin1013,kevintran,Leo Yeh,Mell,titus,小佐,泡泡
-
2012-03-15, 01:33 AM
#2462
GRYPHON Mephisto
我的音響室,打的是整體戰,大家或許知道我的習慣上不信一些”杯子或墊子”,
即使加上如”HRS”,也是為了整體的美觀,畢竟眼睛看的到的,還是要舒適得宜.
所以,我也很懷疑光是換個後級,到底對整體的走向會產生多大的改變.
當然,變化有好有壞,是個未知數,尤其對於一台訂價要好多$$的後級聽都沒聽過,實在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好聽,自然會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不進則退;萬一不OK,這下就慘了,騎虎難下也只能買單了事!!
在Mephisto進來之前,我曾經和業界的某好友在揣測Mephisto的聲音走向.
友人猜測應該是類似Antileon的聲音.
ㄟ~有可能嗎??
Colosseum的聲音的確突破了以往Antileon的聲音,不再只是粗礦有力.
那,
聲音像Antileon,豈不是走回頭路嗎??
我心裡頭一直抱著懷疑的態度!!
Mephisto到台灣時,我人在國外.
我好奇的打了長途電話回台灣,但代理商的那頭用了讓我匪夷所思的形容來形容Mephisto的聲音.
台灣那頭是對我說得很清楚,但我卻聽得很模糊.
不妙,我心想著:難道是鳥聲音??
回到台灣,我直奔亞柏利,雖然已經是晚上11點,我仍然硬纏著人要讓我先聽聽Mephisto!!
當天聽的是Mephisto Stereo,不是Solo(Mono),但搭配上整套自家GRYPHON的系統(SP:Trident),還真讓人懷疑張董那天是怎麼回事??
此篇文章於 2012-03-16 01:50 A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1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c7c,chsiang,edwardmos,eric_hsu,ethan.yang,heartsnow,hidoson,ilovemusic,jackiex,kevintran,Mell,titus,小佐,泡泡
-
2012-03-15, 01:34 AM
#2463
我每每都在強調後級功率線性的重要,這種重要,尤其是頂級後級應該要有的基本級數.
後級功率線性的重要,就好像車子的扭力.
頂級好車只有馬力沒扭力是會令人不可思議,但後級只有高功率卻無法有優秀的功率線性,我卻一點也不懷疑.
因為時下這類型的後級太多了.
會開始標榜後級的功率線性的,應該是早期的ML-2就開始了.
附件 17373
ML-2雖說只有25W/8歐姆(RMS),但直到2歐姆,它的功率都是呈倍數成長到100W,一點也不打折扣.
這種優秀的表現在KRELL的KMA上又上演了一次;同時KRELL也將當時最難推的APPOGE喇叭推得服服貼貼,也是一點也不打折扣.
附件 17372
那難道沒優秀的功率線性就沒得聽了嗎??
當然不是!!
但如果聽的是超弩級落地喇叭又是多音路,那麼如果光是有聲音是絕對不會讓人滿足的!!
因為在喇叭的世界裡,可不是恆定8歐姆.
尤其是中,高音單體,歐姆指數的變化之大會超乎我們想像!!
能推出聲音,並不代表有好聲音,這情形即是在中型落地的B & W/801系列上一樣可得到證實.
所以,功率線性的優秀與否,可以看得出後級擴大機的輸出電流是否夠大.
至於喇叭是否必須要由功率線性優秀的後級來推,其實也只是看需要與否和認知夠不夠!!
高效率的喇叭,似乎就不太需要輸出大電流的後級來推動,效率高達100db,那想必只要用300B來推都足夠.
但反之如果是喇叭效率低,那功率線性好的大電流後級當然是不二的選擇.
甚至,如果是完美主義者,那麼對於合理的輸出功率(RMS)有所要求的同時,優秀的功率線性也應該是基本的要求!!
我個人使用過的後級,絕大多數的功率線性都是能達到我要求,即使是ML-20.5,
雖然只有100W/8歐姆(RMS),但推動801 MKII是一點也不妥協,所以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要用超大功率但線性卻不優秀的後級呢??
不過,我也必須承認,後級的功率線性優秀只是好條件的其中之一,至於好不好聽就不掛保證.
早期的GRYPHON,做工是沒話說,而他家的產品業一向都是如此.
無論是PHONO或者前後級,都可以看成是一項音響器材的藝術品.
但不知為何,我總覺得早期GRYPHON的聲音是孔武有力,但細膩度就是不夠.
所以,這也是我對早期的GRYPHON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
此篇文章於 2012-03-16 01:51 A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2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c7c,chsiang,DeadHeart,edwardmos,eric_hsu,ethan.yang,heartsnow,hidoson,ilovemusic,jackiex,jj-bond,kevintran,kib,liukuang,Mell,orange,powerman,titus,wjhuang,二仁,小佐,泡泡
-
2012-03-15, 01:35 AM
#2464
會接觸Colosseum到買Colosseum,其實是當時沒有幾台後級能讓我滿意.
我一開始的設定並不是GRYPHON,而是VIOLA.
那,是VIOLA不夠好嗎??
當然不是,原因是代理商當時交不出貨.
我在逾時無法交貨的情況下,在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GRYPHON.
或許是我當時對GRYPHON的印象仍停留在Antileon的年代,所以我一直很懷疑那會是我想要的聲音嗎??
但事實告訴我,GRYPHON已經改變了,無論是Mirage前級或Colosseum後級,GRYPHON的作風的確是大改變.
當然,也有人對於新一代GRYPHON的價格有意見,因為越來越不平易近人.
只是,這種不平易近人的方式,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還是給了用家相對的回報.
那就是細膩又力拔山河的另一種聲音境界.
我使用了GRYPHON的前後級一套西裝直到我的INPUT不夠用了,才將前級改用VIOLA的SPRITO II.
但說真的,我還是會想念GRYPHON前級的聲音.
這次Flemming老闆來寒舍,他也充分了解到我的需求.
不過沒關係,在此之前,就以新的Mephisto Solo後級來看看有多大層級的正面改變(提升).
無論使用整套GRYPHON前後級,或將前級改為VIOLA SPRITO II,我一直認為Colosseum已經到了細膩又無堅不摧的程度.
因為在GRYPHON的字典裡,頂級後級的功率線性是基本的配備,也是毫無妥協的要求.
若是硬體有所改變,即使是在使用BI-AMP的情況下,我也從不對Colosseum有所懷疑.
細節,音場…等等要有所調整時,我都選擇移動那2支龐大也超重的Arrakis,搞得我腰酸背痛,也從不認為Colosseum哪裡有問題.
而事實上, Colosseum也的確沒問題.
如果硬要說Colosseum的缺點,那就是它的造型不見得有些用家方便擺設,尤其家庭劇院,那2支衛兵站立式的擺在前頭,有些螢幕的下方會被擋住.
此外,我在使用上也發現Colosseum不好換電源線,因為是插在底座下方,過粗或過硬的線材會無法插入.
而且,高熱,BIAS調在M都很高熱,更何況我用的是2組Colosseum Solo,即是在冬天戶外10度,我的音響室仍舊得要開空調,而且是調到21度.
萬一心血來潮將BIAS調在H,那就瘋了!!
附件 17367
只是,這些小問題仍無法消滅我對Colosseum喜愛的抗拒,
我就是愛用純A類,就是愛那純A類產生的高熱,更愛那幾近完美的功率線性!!
Mephisto剛發表時,我笑著說,一樣都是A類,就是將站著改成躺的了囉.
搞不好機箱的底子裡頭根本都是一樣,連電路板都大同小異;
了不起多加上些零組件,或者將變壓器和電容加大罷了!!
至於機器機箱外觀本體,是夠大,但總感覺氣質是比Colosseum差上一些.
只是這些都是第一印象,因為那時代理商是靜態展示,甚麼也無從仔細比較.
那為何Mephisto還是進了我的音響室呢??
不知,莫名的相信只會更好吧!!
附件 17368
附件 17369
附件 17370
附件 17371
此篇文章於 2012-03-16 01:52 A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1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c7c,chanc95,chsiang,edwardmos,eric_hsu,ethan.yang,hidoson,ilovemusic,jackiex,kevintran,nickhsu,orange,titus,twc,wjhuang,二仁,伊凡,小佐,泡泡
-
2012-03-15, 01:36 AM
#2465
Mephisto有多大台呢??
看照片,其實無法體驗.
不過我可以很肯定說,如果按照GRYPHON的功率線性哲學來換算,
它的箱體內容積比Colosseum大,但在8歐姆情況下也才只有200W(RMS).
更簡單的來說,不用到1000W,只要增加一倍到400W/8歐姆(RMS),那目前市售版的任何一款都絕對比它小.
而即使是目前如此,以純A類200W的後級來說,這實在已經是怪物了.
因為其他比Mephisto更大輸出的功率後級,其實也比Mephisto大不了多少!!
Mephisto對我而言的最大缺點,就是開關必須蹲下去按;
它不是像Colosseum一般,因為是站立式,可直接在我不必蹲下的狀況下按下開關.
尤其是4台(2組MONO)的擺設, Colosseum的確讓我省下”蹲”這個吃力動作.
Mephisto如果是直接擺放在地上,說真的,是不大氣!!
GRYPHON原廠有另外賣BlackSpike ST. 上頭可再加上強化玻璃.
而原本還有鋼材的腳棍(我不知如何形容)可墊高,但不知為何覺得像101似的,總覺得太高,而且頭重腳輕,視覺很不是美觀.
附件 17381
怎麼辦呢??
我家女王看了之後說,將腳棍拿掉,果然就是如此,拿掉之後整個氣質的襯托更是美觀+大氣.
結果,代理商也認為這是最佳選擇,在發表會前夕也改成我家女王的建議!!
附件 17382
當天兵荒馬亂,因為除了後級Mephisto,唱放LEGAGO LEGACY(PHONO)也來了.
不是說晚些才會到台灣嗎??
原來GRYPHON將我指定的機號的LEGAGOLEGACY(PHONO)8號也一起先過來了.
而這次入手的Mephisto,是我指定的88號機號.
在將所有線材重新整理,並將Mephisto就定位後,大家已經東倒西歪,加上吃晚飯的時間也已經到了,我就決定先讓它RUN個1小時之後再聽.
ㄟ~這是甚麼聲音???
這是我第一時間所聽到的最直接感覺,因為這不是原本我的系統的聲音.
好壞我說不上來,但除了邊幅有些毛躁之外,我怎麼聽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聲音?
邊幅有些毛躁我不擔心,因為這台是十足的"財色",碰都沒被碰過,RUN開自然就會好!!
但,那些莫名其妙的聲音呢?
難道是我的喇叭壞了??
我不在意,但到了隔天,我越聽越是奇怪.
這不對呀!!
我只不過換了一組後級,而且才聽沒多久,是後級壞了?還是喇叭真的壞了??
除此之外,我發現BI-AMP有點自唱自的,似乎有些說不上來的不協調.
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Flemming後天就要來了耶!!
這下事情大條了!!
亞柏利隔天硬被我CALL來,張董認為無大礙,但對BI-AMP有點自唱自的,倒是和我持相同意見.
(唉~BI-AMP的宿命,終究還是要2組後級都是相同的機種型號才會100分.)
只是,這系統我比任何人都熟悉,因為我已經在這空間聽了4年,我的疑惑形容不出來,但我自己心裡有數.
所以,我決定將Arrakis的低音網罩拆掉,當然,這動作其實是要用剪的,而且剪掉網罩之後是黏不回去的.
為何我堅持要剪掉低音網罩,我發現Mephisto改變了我的BI-AMP的中高音,原來的那4支15"超低音跟不上,似乎是被悶住了.
花了近1個多小時,剪掉Arrakis的15"超低音網罩,我發現整個協調多了;
然,我聽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聲音又是甚麼???
我反覆了試了數十張熟悉的測試CD片,再加數十張的LP之後,我真不敢相信只是換了一組Mephisto後級,聲音竟然會造成如此大的差異.
密度,首先是整體的密度,這點小葉在Flemming來訪當天也發現,而且不必坐在皇帝位,一進音響室就能聽得出,這點真的是厲害.
連我這種平常比較重視+偏好人聲的愛好者,都能輕易感受到鋼琴或者是小提琴的整體密度變得更高.
那細節呢??
我自言說了幾次,鬧鬼了嗎??
怎麼老是聽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聲音?
這也實在太離譜了,但這是事實.
Mephisto讓我造成許多疑神疑鬼的問題,因為它老是不時的會讓我聽到原本使用Colosseum時聽不到的細節,這實在太難形容了!!
但在確認不是喇叭壞了的情況下,你會訝異這台Mephisto後級到底隱藏了多少的實力,難道它是”素還真”嗎???
附件 17383
我的耳朵跟我這麼多年,也老了,聽力也開始有些衰退了.
我家女王老是嫌我看電視時將音量開得太大,但難道是Mephisto的增益變大,所以容易聽到細節呢??
不可能!!
Mephisto的細膩度是我聽到前所未有的細膩,超越了以往純A類後級的細膩,也超越了GRYPHON自我的細膩.
Mephisto不是將內部線路用橋接的方式來增大功率,所以不會出現橋接時,顆粒放大+變粗的問題.
所以,到今天我仍然無法理解GRYPHON到底用甚麼方法超越自我,
因為Mephisto能輕易的讓我聽到更多的細節,而且是在增益不變大之下,就可以聽到更多應有的細膩細節!!
那,是否這就同等於否定了以往的GRYPHPN??
當然不是,但這是個過程,淬鍊的過程!!
少了這個過程,GRYPHON不會有今天的Mephisto,而以往的GRYPHON在當時也絕對會是一時之選.
只是,當認同了"不進則退”的這個道理,那GRYPHON也沒理由選擇原地踏步.
這其中,也可以從Mephisto的散熱片看出個所以然.
我發現從Mephisto的散熱片上有類似鯊魚齒般的小細牙,我問了Flemming,他告訴我這是為了增加散熱的速度.
附件 17374
果然,我發現Mephisto的散熱片摸起來比Colosseum的溫度來的低.
即使是將BIAS調在H,散熱一樣迅速!!
但在我的空間裡,Mephisto所散發出的熱量總合還是和原來的Colosseum相同,甚至更是比Colosseum有過之而不及.
因為它終究是純A類,只是因為新設計的散熱片發揮了功效,讓Mephisto的散熱更加倍迅速!!
所以,我仍舊得在戶外10多度低溫的氣溫之下,音響室的空調還是要打開!!
另外,我超愛Mephisto的觸碰式開關.
的確,要讓我蹲下去是真的很麻煩,但當按下開關,你會發現這個觸碰式的開關還真的是得用”按”的.
如果你只是真的觸碰, Mephisto不會有所動作,真的給它”按”下去時, Mephisto的液晶面板就會開始發出”ㄑㄧㄚ”, ”ㄑㄧㄚ”, ”ㄑㄧㄚ”的開關動作聲.
也不知為何,這種”ㄑㄧㄚ”聲就是讓人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滿足感;
那是一種讓人滿足Mephisto有足夠完成度的成就+滿足感!!
GRYPHON,真有你的!!
附件 17380
我喜歡用真實的說詞來讓大家明瞭,畢竟我常說自己不是評論者,所以我不愛用某某測試片來將結果告訴大家;
因為那是雜誌社在寫的,而他們聽到的都不是自己花錢買的,無法確切的告知讀者,對於自己必須花錢買下東西時所發表的情感.
Mephisto是不是GRYPHON的最高峰,我希望是,也希望不是.
這是很矛盾的心態,因為是最高峰,我就不必再花大錢換器材了,但如果GRYPHON停止了進步,那有生之年我還能聽到些甚麼??
突然間,我覺得Flemming的確是不能再玩重機車,他也千萬不能老人癡呆,否則若要更好的GRYPHON作品時要如何??
不過在此之前,我應該不必過度憂慮太多,畢竟這是要很久以後的事;
我現在要關心的,是我必須讓亞柏利先交給其他客人一套Mephisto Solo,而我的機號99號的Mephisto Solo還得等個2週.
後記:
Flemming來訪時對我說明空間的重要性,而我也從Mephisto Solo又再一次驗證玩音響是打整體戰.
此篇文章於 2012-03-16 06:22 A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30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8850168,911turbo,c7c,chanc95,chkuo2,chsiang,DeadHeart,edwardmos,eric_hsu,ethan.yang,fyl0206,hidoson,hjleea,ilovemusic,jackiex,kevintran,kib,Leo Yeh,lukky,Mell,nickhsu,orange,powerman,titus,tungcw99,wjhuang,二仁,伊凡,小佐,泡泡
-
2012-03-15, 04:33 AM
#2466
 作者: 將軍
GRYPHON Mephisto
GRYPHON Mephisto
GRYPHON Mephisto
連續二帖.....什意思?...害我猜不透..睡不著...
-
-
2012-03-15, 07:16 AM
#2467
 作者: liukuang
連續二帖.....什意思?...害我猜不透..睡不著...
應該是預留空間繼續把文章打完:)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adHeart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15, 08:50 AM
#2468
【能推出聲音,並不代表有好聲音,
這情形即是在中型洛地的B & W/801系列
上一樣可得到證實.】
這句有夠力,夠屌,讃啦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15, 10:42 AM
#2469
如果兩輛車的極速限於200mph;
其中之一, 從0加速到200mph, 需20秒; 另一部, 只需10秒;
此外, 當頭一部到了某個速度時, 開始產生振動. 當這部車子到達極速時, 車子差不多振壞了;
另一部, 從一開始就始終如一, 穩如泰山, 直達極速.
如果我們要買後級,能力允許的話, 買第二部車子.
還有, 如果我們買後級只根據喇叭minimium power handling的話, 永遠不能發揮喇叭的極現. 買第二部車子, 肯定沒錯.
此篇文章於 2012-03-15 10:54 AM 被 powerman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owerm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15, 11:43 AM
#2470
 作者: 將軍
我每每都在強調後級功率線性的重要,這種重要,尤其是頂級後級應該要有的基本級數.
後級功率線性的重要,就好像車子的扭力.
頂級好車只有馬力沒扭力是會令人不可思議,但後級只有高功率卻無法有優秀的功率線性,我卻一點也不懷疑.
因為時下這類型的後級太多了.
會開始標榜後級的功率線性的,應該是早期的ML-2就開始了.
ML-2雖說只有25W/8歐姆(RMS),但直到2歐姆,它的功率都是呈倍數成長到100W,一點也不打折扣.
這種優秀的表現在KRELL的KMA上又上演了一次;同時KRELL也將當時最難推的APPOGE喇叭推得服服貼貼,也是一點也不打折扣.
那難道沒優秀的功率線性就沒得聽了嗎??
當然不是!!
但如果聽的是超弩級落地喇叭又是多音路,那麼如果光是有聲音是絕對不會讓人滿足的!!
因為在喇叭的世界裡,可不是恆定8歐姆.
尤其是中,高音單體,歐姆指數的變化之大會超乎我們想像!!
能推出聲音,並不代表有好聲音,這情形即是在中型洛地的B & W/801系列上一樣可得到證實.
所以,功率線性的優秀與否,可以看得出後級擴大機的輸出電流是否夠大.
至於喇叭是否必須要由功率線性優秀的後級來推,其實也只是看需要與否和認知夠不夠!!
高效率的喇叭,似乎就不太需要輸出大電流的後級來推動,效率高達100db,那想必只要用300B來推都足夠.
但反之如果是喇叭效率低,那功率線性好的大電流後級當然是不二的選擇.
甚至,如果是完美主義者,那麼對於合理的輸出功率(RMS)有所要求的同時,優秀的功率線性也應該是基本的要求!!
我個人使用過的後級,絕大多數的功率線性都是能達到我要求,即使是ML-20.5,
雖然只有100W/8歐姆(RMS),但推動801 MKII是一點也不妥協,所以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要用超大功率但線性卻不優秀的後級呢??
不過,我也必須承認,後級的功率線性優秀只是好條件的其中之一,至於好不好聽就不掛保證.
早期的GRYPHON,做工是沒話說,而他家的產品業一向都是如此.
無論是PHONO或者前後級,都可以看成是一項音響器材的藝術品.
但不知為何,我總覺得早期GRYPHON的聲音是孔武有力,但細膩度就是不夠.
所以,這也是我對早期的GRYPHON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
感謝將軍兄熬夜寫下這兩段精闢的心得。這兩段話分享了用多年時間金錢所累積出來的經驗談,可幫許多因愛樂而染上這嗜好的新手少走些冤枉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Chi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