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2-21, 08:18 AM
#3581
 作者: River
理論上, 是要做補償的. 否則如何同步發音?
但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設計和理論也都有人認同也各有所本......8)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耳聽為憑啦.
也無需太在意所謂中高音同時抵達的問題....除非要定製一張完全能固定我雙耳位置的椅子才行..... 
同步發音是何意思?
中高音同時抵達當然很重要,
不過同時抵達是容許誤差的.
-
-
2012-02-21, 12:20 PM
#3582
 作者: hojuiyang111
同步發音是何意思?
中高音同時抵達當然很重要,
不過同時抵達是容許誤差的.

何大準備進攻更高的山頭了.....衝ㄚ
可能是職業使然, 不太了解所謂很重要, 同時又容許誤差的事....
不過這多半是文字敘述的限制....我想何大的意思應該是"理論上重要, 但在實際應用上會有不同的狀況, 所以存在一定的誤差; 至於兩者如何達到平衡或是最佳點, 這就要看每個人的功力...":o
-
-
2012-02-21, 12:48 PM
#3583
 作者: River
何大準備進攻更高的山頭了.....衝ㄚ 
可能是職業使然, 不太了解所謂很重要, 同時又容許誤差的事....
不過這多半是文字敘述的限制....我想何大的意思應該是"理論上重要, 但在實際應用上會有不同的狀況, 所以存在一定的誤差; 至於兩者如何達到平衡或是最佳點, 這就要看每個人的功力...":o
現有的山就爬不上了....
人的感官容許小誤差,
甚至偶會喜愛小誤差.
理論為何重要?
在未端使用者而言,應是應用在設定及調整上.
-
-
2012-02-21, 01:59 PM
#3584
 作者: hojuiyang111
現有的山就爬不上了....
人的感官容許小誤差,
甚至偶會喜愛小誤差.
理論為何重要?
在未端使用者而言,應是應用在設定及調整上.

是ㄚ......所以何大要不要換個平面震膜的喇叭試試看, 像是靜電喇叭...
同平面同時發聲, 就不會有你擔心的中高音不同時抵達的問題了
若是擔心能量不夠的問題, 就加兩支超低音, 或是Sanders sound system......
http://www.sanderssoundsystems.com/
-
-
2012-02-21, 06:18 PM
#3585
 作者: River
以能量而言,當
然不是只有低音或超低音部而已.
加超低音不能補足所有.
平面震膜有其優點,也有其弱點,
不同的妥協而已.
-
-
2012-02-21, 06:29 PM
#3586
 作者: River
平面是同時發聲, 但仍不是所有中高音同時抵達.
-
-
2012-02-21, 10:31 PM
#3587
兩位大哥,
我的 31Hz 也掉下去.(sweat)....
請問量測時要用多少音壓呢?
詹兄方法其實很科學的,用同樣的軟體, 慢慢 align 大家的 "語言", 在以現場的音壓及頻譜為參考, 讓聽感可以儘量數據化,讓交流更是有趣...
 作者: chanc95
搞不清楚
但小弟的31HZ也凹下去|(|-
作者: hojuiyang111
30多HZ,
是 ROOM MODE 嗎?
-
-
2012-02-21, 10:41 PM
#3588
 作者: hjleea
兩位大哥,
我的 31Hz 也掉下去.(sweat)....
請問量測時要用多少音壓呢?
詹兄方法其實很科學的,用同樣的軟體, 慢慢 align 大家的 "語言", 在以現場的音壓及頻譜為參考, 讓聽感可以儘量數據化,讓交流更是有趣...
作者: hojuiyang111
30多HZ,
是 ROOM MODE 嗎?
我看這機器一定有問題...:^)
-
-
2012-02-21, 10:58 PM
#3589
 作者: hojuiyang111
空間能弄的已就定位,
所以這次詹兄來就拜托他帶機絲來,
看起來仍要再努力..

上面是左聲道嗎...?
-
-
2012-02-21, 11:57 PM
#3590
 作者: hojuiyang111
平面是同時發聲, 但仍不是所有中高音同時抵達.
為何不是呢?
當然何大可能要說明一下你認為的中高音同時抵達是怎麼樣定義......
實際音樂訊號非常複雜, 我先簡化一下我們的條件:
一個高音單體發出5k, 一個中音單體發出500Hz, 只要高音和中音距離聆聽點(我再次簡化條件為一點, 因為人有兩隻耳朵)的距離是一樣的, 兩隻單體發音(功)的時間是一樣的, 那麼這5k, 500Hz的聲波就會同時抵達聆聽點.
所以在多單體的動圈式喇叭的設計, 如果各單體的位置是無法微調, 那肯定是無法適用於不同的聆聽空間和使用者. 因為廠商設計時只能假設各單體"聚焦"於一個預設點(這時候, 我們先不考慮每隻單體輸入訊號時的反應時間).
所以如果非常在意所謂的同時抵達, 市面上大部分的喇叭是不可能達到的.......:o
當然平面式喇叭也有很多種, 但以QUAD, Sanders sound system來說, 同時抵達是沒有問題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River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