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共101頁 第一第一 ... 1555636465666775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41 到 650 共計 1008 條
  1. #641
    註冊日期
    2009-01-19
    文章
    54
    Thanks
    0
    Thanked 28 Times in 14 Posts

    預設

    喇叭越大越好,只要空間配得上,但聽久了也會覺得不過癮,這就是多聲道上場的時刻.機器出來的聲音不可能和樂器相比,這導致無止境的要求,音響再怎麼玩也不會滿足.

  2. #642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除了喇叭大小(單體大小與數量)外,還要看喇叭的頻率響應表現情形

    喇叭大小

    就我的認知不單是體積

    1. 單體大小
    2. 單體多寡
    3. 單體的頻率響應與承受功率
    和體積應也有關....

  3.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4. #643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那要多大的空間放多大的喇叭呢?
    大喇叭的聆聽距離,不得低於多少呢?

    我想適合八坪以上空間的喇叭就算不小了,

    以WILSON AUDIO 而言 WATT PUPPY就算中大型.

    適合十二坪以上空間的喇叭就算大型喇叭了吧?


    聆聽距離 就可約略推出.



    問題是“適合“不太容易有共識吧?

  5.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6. #644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除了喇叭大小(單體大小與數量)外,還要看喇叭的頻率響應表現情形

    喇叭大小

    就我的認知不單是體積

    1. 單體大小
    2. 單體多寡
    3. 單體的頻率響應與承受功率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和體積應也有關....
    的確,不單是體積,還要看單體.
    但如你所言,單體的大小和多寡,和箱體的容積量是有關的!!
    所以體積當然也有關係!!

    StevenCheng將軍

  7. #645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我想大喇叭的聆聽距離不要低於4m吧? 因為依據我那經驗公式算這樣兩喇叭寬度為3.4m......

    以上屬於瞎猜的 呵呵~~~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我想適合八坪以上空間的喇叭就算不小了,

    以WILSON AUDIO 而言 WATT PUPPY就算中大型.

    適合十二坪以上空間的喇叭就算大型喇叭了吧?


    聆聽距離 就可約略推出.

    問題是“適合“不太容易有共識吧?
    你這不是瞎猜,而是有道哩!!
    如何大所言,適合8坪的按個人標準,都還只能算是中型喇叭.
    所以在我定義中的大型喇叭,必須要在聆聽空間當中能拉出:
    二支喇叭之間距離3.3M以上(高音單體).
    喇叭距離側牆必須有1M以上(高音單體).
    喇叭距離後牆必須有3M以上(高音單體).
    所以換句話說,在此基準之下,聆聽距離(高音單體)人耳至少要有4M或以上.
    至於何大說的"適合"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聆聽大型(超大型)喇叭若無法有以上條件,說句不禮貌的話:
    一點也不適合!!
    因為這是錯誤.
    但,"爽就好"可以容忍這個錯誤.

    此篇文章於 2012-01-28 11:30 P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8. The Following 10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9. #646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這情況和"愛國者遊戲"是相同的道理.
    不要看這張是老掉牙的發燒片,鼓聲隆隆都不是測試要點.
    重點在最後一首:

    你能將那3位女聲拉出多少立體形體感,尤其是左邊和中間的不能黏在一起.
    說句不禮貌的話:家裡多發燒卻過不了關的一堆哦!!

    這就好像許多人喜愛"布蘭詩歌",卻又不敢放"布蘭詩歌"是相同的道理.



    剛重溫了一下.好久沒聽此片了.

    這第10軌的女主唱.幾乎與第一軌一開始(同一人)同樣位置.好像略微偏左一點.?
    但10軌配樂器簡單一些.該空間殘響感到是左後上方明顯較為多..

    懷疑了一下.打開頻譜看分怖情況.沒有錯.開始的5~7sec就很明顯.大約在400hz上下頻段.
    當然整曲都感受得到..15秒起有右前方幾聲小雜音..右後一點點的略低音調女聲在59"出現.音高明顯是和聲低部.兩者完全沒有所謂"撞音".
    2'52"左右.左後一點點女聲出現了.音調與主唱很接近.但還不致糊在一起啦..

    至於立體形體感..坦白講小舍沒法分別出有多麼..前後與3角排列噎..
    私以為.
    詹姆斯霍那的製作.應是以不少電子樂器營造空間(虛幻?)感為主.定位感不?那麼強調囉.

    打比方要定位明顯強調的可以找齣歌劇(如普契尼/波希米亞人/第2幕 La commedia e...)聽聽共7位獨唱輪番.高潮時那3?位獨唱較勁時..與樂團強奏的抗衡情況..還有舞台後方由左遠..到近的遊行列隊..又到右遠的效果..
    錯請指教囉..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只能從空間下手!!
    但現實的問題是,我不認為光加了RPG等等就能解決.
    因為那是取決於SP之間到底能拉多寬為第一要務!!
    所以,空間不夠寬,能拉多長也沒用!!

    我雖說是將話說了直接了些,但務實的來看:
    像"愛國者遊戲"這類型的CD片,動態看器材本身的條件+使用者調教的方法.
    但要呈現出音場的"寬,深,高,"卻是殘酷的考驗"空間"的本身條件優異與否.
    有很多的天性無法改變,那是因為有太多條件的限制.
    但這沒有辦法,因為音響不是生活唯一的指標條件!!
    小心得是.
    兩隻喇叭的寬度決定音場的寬度.家用音響室不可能有"太寬"的情況發生.只有不夠的程度多寡而已.

    打比方好了.
    為何有多聲道劇院的發明.?
    也是要補兩聲道的不足處.比如說貼近"實際現場"的包圍感(不管是真的或模擬.).
    如果碰到某些特別配置樂器位置的曲目..如雷史畢基的-羅馬3部曲.有見過將小?號手拉出主舞台到類似我們國家音樂廳右方3樓包廂的位置處過..
    這時候..純講再生重播哦..兩聲道會比較強嗎.:P.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確實的改善還是只能從空間著手,

    基本上空間要大,

    因為在我的經驗中, 兩喇叭的距離(高音對高音)不能大於任一聲道到耳朵的直線距離,

    更精準地說, 兩喇叭之間的距離最後是喇叭到耳朵的直線距離的80~85%之間,

    所以倘若是空間不夠大, 儘管換成長邊擺位(例如我)還是沒有辦法把音場寬度拉開, (因為這時短邊將讓喇叭到耳朵距離變短很多)

    我有試過這個比例把這個比例改成100%甚至120%, 音場變寬了, 但聲音是虛的,

    很多樂器的共鳴, 錄音空間的殘響都會少非常多, 基本上是失真了.......

    所以分離度要加, 很殘忍地第一要件就是空間要大, 不然再怎麼作能改善的都有限.......

    我自己的狀況是, 音場高度不夠, 寬度不夠, 雖然能有立體三角形出現, 但是只能算勉強過關,

    在我的系統上反而是右邊的女聲與中間的女聲有時候會有點彼此定位不夠清楚......
    真是夠認真滴..:o
    此篇文章於 2012-01-29 09:59 AM 被 Yeh捨 編輯。 原因: 加文

  10.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64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我說不單是體積 => 就是表示跟體積有關啦.....

  1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648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剛重溫了一下.好久沒聽此片了.

    這第10軌的女主唱.幾乎與第一軌一開始(同一人)同樣位置.好像略微偏左一點.?
    但10軌配樂器簡單一些.該空間殘響感到是左後上方明顯較為多..

    懷疑了一下.打開頻譜看分怖情況.沒有錯.開始的5~7sec就很明顯.大約在400hz上下頻段.
    當然整曲都感受得到..15秒起有右前方幾聲小雜音..右後一點點的略低音調女聲在59"出現.音高明顯是和聲低部.兩者完全沒有所謂"撞音".
    2'52"左右.左後一點點女聲出現了.音調與主唱很接近.但還不致糊在一起啦..

    至於立體形體感..坦白講小舍沒法分別出有多麼..前後與3角排列噎..
    私以為.
    詹姆斯霍那的製作.應是以不少電子樂器營造空間(虛幻?)感為主.定位感不?那麼強調囉.

    打比方要定位明顯強調的可以找齣歌劇(如普契尼/波希米亞人/第2幕 La commedia e...)聽聽共7位獨唱輪番.高潮時那3?位獨唱較勁時..與樂團強奏的抗衡情況..還有舞台後方由左遠..到近的遊行列隊..又到右遠的效果..
    錯請指教囉..

    Yeh捨聽軟體真是比我認真,打字比我更是認真,因為我每次都只寫重點!!

    的確,大部分的電子音樂所營造出的空間是比較虛幻.
    但要聽出那種龐大的"虛幻空間",本身的空間條件還是要夠大.
    此外,定位感不那麼強調,個人倒是沒此問題!!
    所以我們如果要討論真實樂器,就拿最簡單通俗的白頭翁的"匈牙利狂想曲":
    同張CD(LP)在不同的空間,表現出的空間大小立刻分明,無須多言.
    仍是說句不禮貌的話:
    小空間你怎麼搞,天性就是無法衝破.
    前幾天Chsiang來寒舍時,我就對他說:
    走出我的空間,請將聽到的忘掉,因為帶著回去聽(比較)你會很痛苦!!
    其實,這句話只要是來寒舍的好友們,我都會對他們如此說!!
    因為這種痛苦的經驗,我年輕的時候也常有.

    至於要聽出:
    歌劇(如普契尼/波希米亞人/第2幕 La commedia e...)聽聽共7位獨唱輪番.
    個人覺得是最基本的要素!!
    因為Yeh捨說的這些都聽不出,那就白玩了!!
    此篇文章於 2012-01-29 04:14 P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14.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649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我說不單是體積 => 就是表示跟體積有關啦.....
    偶知道你有說體積呀.......

    StevenCheng將軍

  1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650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18.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