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008 條

查看主題

  1. #10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rachy 查看文章
    Mell兄, 請教您以上的經驗是測那些項目覺得""影響不是很大""?

    弟過去有比較過地板置物, 到底測量能否發現差異?
    當時是在喇叭與MIC之間地板放置約3 X 4尺吸音棉, 在impulse response可以輕易變識前後差異,
    但frequency response則無法變識差異!

    所以, 關於地板置物到底測量能否區分差異的問題, 弟的粗糙經驗是:

    1. 不同材質與厚度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
    2. 不同測量項目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
    3. 不同的受測物與mic/speaker位置關係可能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弟的拋磚, 期待引玉. :)
    Brachy兄在量測印證音響系統與頻率響應.猝發響應方面體會..是本站先驅級人物.
    在下雖然也偶而做類似的試驗體會.但回味這近一年來不少Brachy兄的心得發表裡.自己才慢慢的了解勒..

    .
    引用 作者: Mell 查看文章
    Brachy兄 經驗豐富 感謝您的分享
    我的實作經驗相當有限 不敢班門弄斧

    我提的"聲音的影響不是很大" 就是指"frequency response" (在波形上變動很小)
    雞婆一下.
    測量顯現的頻率領域的數值差異.或說某幾個頻段的dB值差距.大部份燒友都有敏感度可以察覺到.那是會比所謂道具等調音差距來得大或明確.不過還是要有一些經驗.或說一段時間體會比較.才會接納或說才能夠去掉之前所習慣的偏差扭曲了的聲音.
    :P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不用低音柱,RPG?

    那如何弄出良好空間?
    那反過來呢..
    良好空間內需要什麼呢.
    什麼是良好空間呢...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確實如兩位所說的, 若是用RTA量測Frequency Response確實不容易看出中高頻以上的改變, 因為RTA跳來跳去的難以判讀, 到是低頻會容易一些
    測量方式其實不少.但就系統重播於空間裡.比較過幾家廠商的特色.與實際參與過幾次實測與分析.頻域--時域--相位.這個順序大概是ok的.頻率響應如果不佳或扭曲了自己還未能察覺甚而以誤當真也是有的.那這個時候談猝發響應還太早..當然也有人猝發響應已經不錯.而頻率響應不太好.那需要校正或說補強的工作就相對容易一些.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