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1-18, 08:19 PM
#591
 作者: Fred
魔鐘,低音柱,RPG,在良好空間裡,自然會成為累贅.使用這些東西,可看成是繳學費的過程.如果一直使用卻拿不下來,也代表停滯不前.
不用低音柱,RPG?
那如何弄出良好空間?
-
-
2012-01-18, 09:13 PM
#592
 作者: Mell
謝謝曾大哥賜教
您應該多多分享 自己精心製作的精細空間
雖然打字是很辛苦的 :)
見笑!見笑!期待Mell兄改天帶些不同類型的片子來同樂同樂吧?
-
-
2012-01-18, 10:39 PM
#593
 作者: Brachy
Mell兄, 請教您以上的經驗是測那些項目覺得""影響不是很大""?
弟過去有比較過地板置物, 到底測量能否發現差異?
當時是在喇叭與MIC之間地板放置約3 X 4尺吸音棉, 在impulse response可以輕易變識前後差異,
但frequency response則無法變識差異!
所以, 關於地板置物到底測量能否區分差異的問題, 弟的粗糙經驗是:
1. 不同材質與厚度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
2. 不同測量項目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
3. 不同的受測物與mic/speaker位置關係可能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弟的拋磚, 期待引玉. :)
 作者: Mell
Brachy兄 經驗豐富 感謝您的分享
我的實作經驗相當有限 不敢班門弄斧
我提的"聲音的影響不是很大" 就是指"frequency response" (在波形上變動很小)
確實如兩位所說的, 若是用RTA量測Frequency Response確實不容易看出中高頻以上的改變, 因為RTA跳來跳去的難以判讀, 到是低頻會容易一些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1-18, 11:40 PM
#594
 作者: TZEN
見笑!見笑!期待Mell兄改天帶些不同類型的片子來同樂同樂吧?
我的唱片難登大雅之堂 倒是利用聽聽"不同類型的片子"的機會
轉換成再次拜訪您的殿堂....會是個很好的藉口!!!
-
-
2012-01-19, 12:02 AM
#595
 作者: Brachy
Mell兄, 請教您以上的經驗是測那些項目覺得""影響不是很大""?
弟過去有比較過地板置物, 到底測量能否發現差異?
當時是在喇叭與MIC之間地板放置約3 X 4尺吸音棉, 在impulse response可以輕易變識前後差異,
但frequency response則無法變識差異!
所以, 關於地板置物到底測量能否區分差異的問題, 弟的粗糙經驗是:
1. 不同材質與厚度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
2. 不同測量項目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
3. 不同的受測物與mic/speaker位置關係可能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弟的拋磚, 期待引玉. :)
Brachy兄在量測印證音響系統與頻率響應.猝發響應方面體會..是本站先驅級人物.
在下雖然也偶而做類似的試驗體會.但回味這近一年來不少Brachy兄的心得發表裡.自己才慢慢的了解勒..
.
 作者: Mell
Brachy兄 經驗豐富 感謝您的分享
我的實作經驗相當有限 不敢班門弄斧
我提的"聲音的影響不是很大" 就是指"frequency response" (在波形上變動很小)
雞婆一下.
測量顯現的頻率領域的數值差異.或說某幾個頻段的dB值差距.大部份燒友都有敏感度可以察覺到.那是會比所謂道具等調音差距來得大或明確.不過還是要有一些經驗.或說一段時間體會比較.才會接納或說才能夠去掉之前所習慣的偏差扭曲了的聲音.
:P
 作者: hojuiyang111
不用低音柱,RPG?
那如何弄出良好空間?
那反過來呢..
良好空間內需要什麼呢.
什麼是良好空間呢...
 作者: chsiang
確實如兩位所說的, 若是用RTA量測Frequency Response確實不容易看出中高頻以上的改變, 因為RTA跳來跳去的難以判讀, 到是低頻會容易一些
測量方式其實不少.但就系統重播於空間裡.比較過幾家廠商的特色.與實際參與過幾次實測與分析.頻域--時域--相位.這個順序大概是ok的.頻率響應如果不佳或扭曲了自己還未能察覺甚而以誤當真也是有的.那這個時候談猝發響應還太早..當然也有人猝發響應已經不錯.而頻率響應不太好.那需要校正或說補強的工作就相對容易一些.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1-19, 02:57 AM
#596
 作者: Mell
以下是我自己的簡單經驗
一片4X6尺的羊毛地毯 對一個12坪左右的空間其聲音的影響不是很大 (從儀器測得) 但是聽得人卻說聲音有差別喔!
 作者: Brachy
弟過去有比較過地板置物, 到底測量能否發現差異?
當時是在喇叭與MIC之間地板放置約3 X 4尺吸音棉, 在impulse response可以輕易變識前後差異,
但frequency response則無法變識差異!
最近去葉sir家的有無擴散板比較就是個例子囉~
由這篇開始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394#post164394
impulse response差13dB

振幅頻率響應差異卻只有約3dB

 作者: chsiang
確實如兩位所說的, 若是用RTA量測Frequency Response確實不容易看出中高頻以上的改變, 因為RTA跳來跳去的難以判讀, 到是低頻會容易一些
見過幾種測振幅頻率響應的方式
單頻、複頻、pink/white noise、掃頻
應該各有優劣,需要的時間、器材等級、受雜訊影響、受空間影響(例如共振)也大不相同
其中的差異,大概得請Brachy解釋囉...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1-19, 04:50 AM
#597
 作者: hojuiyang111
不用低音柱,RPG?
那如何弄出良好空間?
 作者: Yeh捨
那反過來呢..
良好空間內需要什麼呢.
什麼是良好空間呢...
該用的用,不該(不需要)用的鳥東西都不必要用,就是好空間!!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1-19, 08:34 AM
#598
將軍說的一針見血呀~~~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1-19, 08:57 AM
#599
 作者: Yeh捨
那反過來呢..
良好空間內需要什麼呢.
什麼是良好空間呢...
我也不知良好空間如何定義,
而且不需任何空間處理材.
葉 SIR 有好方法?或看法如何?
-
-
2012-01-19, 09:36 AM
#600
我認為空間不怕吸音, 怕的是吸不平均,
中高頻都算好吸收, 但是低頻沒有特殊的設計就不易吸收,
吸的不平均聲音自然不平衡不好聽,
又一般的空間中, 難免有些傢俱或是軟體的, 因此高頻又比中頻更容易流失,
所以才會需要導入擴散, 盡可能多保留一些高頻的能量.......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