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也來提供一下玩PC訊源的心得,不過多是網路上朋友分享我試過認為有效的方法
1.雙電源,一個POWER只接主機板(+顯示卡),另一個POWER接光碟機、硬碟、所有風扇。這應該很好理解,電源對器材影響很大,雙電源可以減輕各POWER的負擔,聲音當然會更精進,當然如果可以自己DIY一組傳統電源輸出12V&5V的直流電做第二個POWER應該會比電腦POWER好。
2.POWER改電容&內部電源配線,建議在+-12V、5V、3.3V輸出的電容加大並且選電流大的產品,至於要不要併小電容需看個人系統自行實驗斟酌。另外以前試過在內部配線包銅箔並接地,也用過濾波環所得到的效果都不是很正面,動態變小細節變少、兩端延伸也變差,後來就不用了。
3.機殼內部可以用墊材或是其他創意墊材在上下板及左右側板中心點固定,改變一下共振頻率。
-
-
-
-
 作者: 小葉
其實問題應該是
音效卡為什麼不能單獨出來....:P
關鍵不是在那DAC嗎?
不太明白,高檔音效卡 在這伴演的角色?
雙電源?這機殼要很大耶.........
-
-
 作者: musk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181577&page=15
http://www.tomshardware.tw/1465,review-1465.html
Memoright固態硬碟(我們使用4個32 GB型號為MR25.2-032S的裝置)已經用這些測試數據替自己說話。 115 MB/秒的流量對快閃記憶體類的裝置可謂是個嶄新的紀錄,並且Memoright 甚至設法讓寫入資料的效能幾乎與資料流量相同。輸入輸出性能是它最大的賣點,且它的電力消耗要比其直接競爭對手Mtron固態硬碟的需求耗電還要低。唯二不能取得領先優勢的測試項目就只有PCMark05 Windows XP啟動測試和IOmeter Webserver的測試效能。至於在其它的測試項目中,Memoright結結實實的打了其它硬碟製造商一巴掌。另外當我們談論一堆關於輸入輸出的效能同時,伺服器管理者應該要仔細特別的研究我們所做的測試結果之其中意義。
在我們使用Adaptec RAID 5805與其搭配時,Memoright的固態硬碟在陣列的環境之下也非常的友善易用。我們決定使用4顆Memoright 固態硬碟對抗Seagate Savvio 10 K.2硬碟和WD Raptor WD1500硬碟,且是將大家都放在RAID 0之下進行比較,如此我們才能確認它們的最大性能。當然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我們依舊得到了令人眼睛一亮的數據,那就是Memoright SSD硬碟提供更多倍的輸入輸出性能,且在應用程式資料流量效能的部分提高了約50%之多。
很清楚地,這樣的固態硬碟是你可以使用的最好系統硬碟。但是它有一個很主要的不利條件,就是它的價格。32 GB容量的固態硬碟的價格大約是1,000美元,且更大容量的價錢要來得更為昂貴。雖然128 GB的機種提供了每GB最低的單位成本,但事實是這些SSD硬碟也都還是太過於昂貴。甚至大多數用戶不會在他們入門級的個人電腦花上超過1,000美元。如果你能接受事實就是這些SSD硬碟或許到今年底的價格與今天的價格相比大概只會剩下一半甚或是三分之一,等到那時你就可以很放心的去弄一個回來,就如同你可以相信它會是最好的儲存裝置。
製造商應該要朝著資料傳輸量去努力才是比較實在的作法,2.5吋固態硬碟的資料流量能在25 MB/s 和115 MB/s之間變化(如同Memoright的SSD一樣)。以上這段話需要注意一下!
SSD的優點是速度快與耗電低沒錯,
但是目前SSD在系統上的穩定性跟安全性令人擔憂,
同時firmware與driver的支援也是另一個大問題。:(
warwick
-
-
 作者: sp007
關鍵不是在那DAC嗎?
不太明白,高檔音效卡 在這伴演的角色?
雙電源?這機殼要很大耶.........
。
就我所知道的有dsp處理的能力差別、clock的乾淨穩定的程度、數位輸出電路等差異。像一般的音效卡,例如火網1723它的數位輸出就沒有數位輸出驅動電路,而是直接就從音效處理晶片拉訊號到光纖輸出端,當然還是會有聲音但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而RME AES32就有數位輸出驅動電路。
聯力有雙電源機殼,可以參考,不會很大啦。
-
-
資訊界的進展,確實是有影響到Hi-End的一些發展概念.
这个是我赞同的,实际上HI-END音响是需要向新的科技靠人的。CD在当时应该就是高科技的DD的
-
-
 作者: scorpioliu
。
就我所知道的有dsp處理的能力差別、clock的乾淨穩定的程度、數位輸出電路等差異。像一般的音效卡,例如火網1723它的數位輸出就沒有數位輸出驅動電路,而是直接就從音效處理晶片拉訊號到光纖輸出端,當然還是會有聲音但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而RME AES32就有數位輸出驅動電路。
聯力有雙電源機殼,可以參考,不會很大啦。 
感謝解惑哩...
音效卡竟也這般複雜...
-
-
 作者: lwc
其實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底下的,音質電源反而較次.
1.儲存:
現用RAID,但RAID塞爆了,怎麼辦? RAID只能用另一台RAID備份....這是件未來會發生的可怕事,尤其如果抓BD RIP...硬碟萬一掛了?
2.remote:
如何完全排除顯示器又能選曲播放?如何在一隻搖控器上完成所有事?目前現成的solution只有用VNC,或是放在CE上的VNC,用網路控制 http://www.cs.utah.edu/~midgley/wince/vnc.html
但是還不如一般搖控器簡單.
一般htpc用的iMon搖控器,我覺得有點廢,就算加個touch panel,還是不夠....終究得開顯示器,用上鍵盤滑鼠.
在remote controller做一QVGA以上的顯示,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選曲選片,這才是我想要的東西.目前市面上無此類產品,概念比較接近的是Slim Device Duet
http://www.slimdevices.com/
3.管理:
當軟體收藏到一個量,如何能選出要聽的片,記錄實體CD上的資訊?
試過iTune,跟一些方式,發現都不行,才自己寫程式,但還是很麻煩.
這些問題我也想過,
第一點:如果RAID塞爆另組一套RAID是最直接有效率,硬碟萬一掛了的問題只能說選hardware raid 5的NAS吧。
第二點:VNC的確是一時之選,實用無華唯一缺點就是慢了點。
第三點:還真的是沒有什麼好用的工具,自己能寫程式還是比較厲害。
warwick
-
-
如果說以後上面那對會比下面那對來得貴,我一點也不會訝異:O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