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11-22, 11:44 PM
#2281
 作者: chsiang
戴上有色的眼鏡看事情自然甚麼都是被染色的, 甚麼叫意境我不懂,
我還以為意境最強的是東方文化!? 還是應該說意淫?!
我不懂現在被叫做古典樂的東西 100,200年前聽眾都專注音樂史嗎? 所以100,200年前的人其實都不懂所謂的"古典樂"了?
不知道, 總覺得這樣討論有點像是詭辯......
喔不~~~~不不不~~~~:(
不該是這樣
以貝多芬的例子來看
兩百多年前的很多人確實是不懂得欣賞古典音樂的
-
-
2011-11-22, 11:48 PM
#2282
 作者: AndyChu
Classic=古典?
翻譯的詞就不要太認真了,哪個白痴翻譯跟定義的就不要考究了,Classic嚴格來說還是經典,能流傳下去的就是經典,經得起時代考驗而還能流傳下去的就是古典
We are the world!
-
-
2011-11-22, 11:51 PM
#2283
 作者: chsiang
我不懂現在被叫做古典樂的東西 100,200年前聽眾都專注音樂史嗎? 所以100,200年前的人其實都不懂所謂的"古典樂"了?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古典音樂史是從西元『前』希臘時代開始算起的,『調式』、『和聲』與『對位法』都是中世紀就發展起來的學問,請看漫畫《交響情人夢》第十六集......;( ;(
還有,我實在不懂要『解構』古典音樂幹麻?可以幫助更多人欣賞古典音樂?還是.....?
-
-
2011-11-22, 11:52 PM
#2284
 作者: psycho
我的確是主張:懂樂理的人,會更方便、更容易欣賞古典音樂;不懂的人呢?當然也可以!就比較辛苦罷了......:P 就好像我自己就可以使用手提cd與一萬張唱片成為樂評高手,但是我如果有無限預算可以使用正確的千萬音響,樂評一定可以更輕鬆.....:)
而你描述你自己的例子,依我看來正是在建構『欣賞流行音樂的方法論』,所以當然我就沒有人懂了!.....
只是很明顯的,古典音樂的欣賞方式與你的描述明顯相差太多;如果我是小提琴家,聽到TOSI的唱片後大概會從此不敢開演奏會.....也就是說,無論我參與音樂演奏地多麼投入,永遠無法取代我心目中對於古典音樂『終極水準』的要求,所以真正的高手永遠會成為我可怕的背後靈。
正因為如此,所以專業的演奏家都必需去學會『看不起』別的演奏家,否則生計就斷了;問題是,騙自己可以,騙別人就難了;古典音樂界多的是不會演奏的欣賞高手,輕易可以分辨出你這個專業演奏家有多少缺點......
隨便寫寫,你發現差異多麼大了吧?.....:P
當然古典音樂圈沒有我上述那麼簡單,單純技巧比不上TOSI,但是適當的詮釋表情就可以跟TOSI接觸到不同的欣賞點;所以就會出現不同的『學派』。我再來會分享一套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的唱片,同樣是法國小提琴家,學派之差異會得到完全不同的聽感,〉斤求完全不同的古典音樂美感經驗。你看看,在古典音樂的世界是多麼複雜??....:o :o
嗯..大概可以了解!
您是說一旦曉得了天外之天,更高的一山,會自慚形穢,而變得想..藏拙?即便自己已經有相當的程度...!
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啊,就像我去找鼓王上課時,我完全像不會打鼓的人,就算我已經打了好幾年了...:P
我要真的算,根本是個...空氣(講空氣比較好聽... )
但也就像您提到的,用“詮釋”來肯定自己!
不過我想在流行音樂界,要能上得了真正的檯面的(如參與唱片錄音,擔任演唱會樂手等等),都會是程度相當的,差別可能就只是在詮釋了...:)
-
-
2011-11-23, 12:03 AM
#2285
我要下結論好快去改作業了........
就以音響為例:如果你的音響,播放相同錄音的 LP 與 CD,結果聽起來居然一樣!連LP的雜音都跟CD一樣!連CD的數位聲都跟LP一樣!
OK,如果你覺得這叫做正確的音響,我就不要談了!.......
強力區辨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是不同的,跟上述例子一樣,就是科學精神的要求;而科學精神是音樂與音響的基礎,所以我在這種科學精神的議題是絕不能妥協的,否則犧牲掉的會是音樂與音響進步的可能性。
我下去休息了!
-
-
2011-11-23, 12:11 AM
#2286
這個我突然想分享一個經驗...
前面我說的聆聽流行音樂,我大概都是著重在編曲音樂上,對於主旋律及歌聲則是我比較放其次的!
不過近幾年來,流行音樂比較偏重人聲,就算唱得不好,或主曲不好聽也一樣,把編曲弄得很沒fu!
但最近一張田馥甄的“My Love”專輯,她的演唱給我一個很大的感動!
第二首,意思是有著反諷媒體愛說她怎麼都不愛講話的歌曲,詞跟曲感覺上有match,很好,但最好的是在唱到後面一段重頭重複主曲的演唱,她把那歌詞唱出來的感覺,就是出現了一個跟前面不同的一個“層次”感,而且很合這一段的感覺(我的意思是這段唱的感覺就是適合在這一段,若是放在別的一樣重複主曲的段落,可能就不對了),但歌曲不是那種大鳴大放的style,而且很輕鬆的有些喃喃自語的曲風(應該是藍調吧?!:P),能在這樣的風格作出這樣的層次,倒真的是我在其他比她資深的歌手上,所很少很少聽到的!但她唱歌的技巧的確是不好!不過這個感動,我卻是真的很感動...
如果這張金曲獎她沒入圍,我不會像上一張罵她,還會替她抱憾!
還有這張的編曲,我倒還滿可以接受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rem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1-23, 04:02 AM
#2287
-
-
2011-11-23, 04:42 AM
#2288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1-23, 03:22 PM
#2289
-
-
2011-11-23, 07:14 PM
#2290
 作者: psycho
....所有認為古典=流行的,有那個不是在談本質論?就是習慣本質論的思考,.......
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最大的差別就是『方法論』的絕對科學差異。
.......
抱歉 方法論指的是笛卡兒以降的方法論嗎?
若是 那這個"欣賞音樂"的方法論是不能普遍化的
每個人必須就自己的美感經驗 找出自己"欣賞音樂"的方法
而不是訴諸權威或流行
準此
樂評的價值和酒評差不多 是不具參考價值的
可惜這個理論的假設是 人必須是理性的動物
所以通常的情形下 一般人還是會訴諸權威或流行
而不是什麼掉書袋的方法論了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