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drkao 查看文章
野人獻曝一下

......
時基訊號相當於寫文章的格子
而且對線材而言這數位訊號仍舊是類比的
時基訊號一混亂
聲音必受影響
這就是jitter
所以外接clock可同時供應電腦及dac
而且另外跑一條線
外接clock的電源照常影響時基訊號
而clock的穩定比精度重要
尤其是電源

所以我們須要改善PCM之前的過程
就是優化電腦

非同步USB號稱傳遞檔案
但是USB仍接在骯髒的主機板上
電腦骯髒的電源會進入DAC
那PCM的編碼發生在DAC裡
還是須要微電腦來作
以現階段的USB DAC的簡陋
我們不太放心把這重要過程交給我們無法控制的變因
還是會有前述的狀況

而非同步USB可以真的達成檔案傳遞嗎
因為要即時(REAL-TIME)播放
一定是邊傳邊解PCM再送到晶片
這樣就無法保證傳遞的正確性
而且變成即時(REAL-TIME)播放
由電腦到USB DAC的這段線
訊號(正在傳遞中的檔案)又會被其他因素干擾
所以市面上又出現許多高檔USB線

所以優化電腦是目前我認為最佳的方式
因為它代表我們去處理PCM之前的事
而PC比MAC更好優化
我們不只優化電腦
也優化OS
寫程式關閉開機用的程式
寫簡單的路徑來完成單鍵播放RAM PLAYER TO FOOBAR & SAMPLITUDE
甚至修改FOOBAR及電腦組件
也有圖形介面
只是要載入圖片又劣化聲音
我喜歡用檔案夾名稱呈現

WAV到PCM
一定要經過電腦電腦音效介面或微電腦等裝置

drkao 寫得真好, 這樣看似說得通, 我完全可以理解您的觀點.
以前仔細研讀過 Haily, birdlg 兩位前輩分享的技術資料, 知道了許多細節, 但總參不透為什麼 Hi-End 廠商要走這條看似歧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