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數位音樂再生
此題源自於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ostcount=1997
 作者: LSP000
個人完全贊同 "在懷疑數位資料是否都相同之際,或許也該懷疑數位資料被轉換成類比訊號時,其工作環境是否都相同?電源都一樣穩定?電磁雜訊都一樣穩定?" 這句話, 但卻仍有一事不明, drunkenlife 兄是高手, 我不是在抬槓, 真心想請教 drunkenlife 兄.
單就 psycho 兄在測試 Bladelius 這款 async USB DAC 時所得的結論之一而言,
"撥放軟體 JPLAY >>> Foobar"
這種現象, 該怎麼解釋呢? 請 drunkenlife 兄指教.
這例子當然也有可能是資料不同,畢竟我們早就知道有個kmixer這種問題,類似的還有一些
而且不同的player軟體也有可能動些手腳,例如我就想在我的DRC軟體最後加上noise shapping讓聲音更純淨點...
大家的興趣應該是集中在,
倘若一切設定都正確(也就是,這樣設定應該不會修改數位資料),那麼為何還是有差異?
例如我之前玩過的這段
 作者: drunkenlife
對照組是我和io8277及fantasy0312及另外三位玩過的,
用同一隻PC接同一隻Ayre QB9,唱CD與檔案,唱CD第一個track與最後一個track,聽來都不同,
為何?
控制變因,同一部PC,同一個軟體,同一部DAC
那些設定不對,顯然會有問題的,大家應該都懶得談了吧...
 作者: LSP000
撥放軟體經由USB傳送給DAC的音訊數位資料, 已不是和發行者原始錄音數位檔案 bit-exact, perfect match 的資料, 這才有可能讓 撥放軟體/OS/or whatever 有加料的機會, 不管是有意的調整音量, 調整EQ, 或者是無意的雜訊干擾, or ......, 不是嗎?
這句似乎倒過來說了?該是指player或OS可能修改資料吧?
其實還有個東西,driver...
要比較不同player軟體是否會修改資料,簡單的驗證法,以光纖輸出,在另一頭錄下來就知道了~
至於雜訊,不致於會影響到數位資料正確與否,若有這種問題,那這套機器大概也無法穩定的唱了~
雜訊影響的是jitter及類比部分
我想,還是該集中重點在談,
倘若一切設定都正確(也就是,這樣設定應該不會修改數位資料),那麼為何還是有差異?
這才是吾輩樂迷想知道的吧?
-
-
 作者: drunkenlife
我想,還是該集中重點在談,
倘若一切設定都正確(也就是,這樣設定應該不會修改數位資料),那麼為何還是有差異?
這才是吾輩樂迷想知道的吧?
之所以先談這部份,還有個原因,
倘若同樣的軟硬體,唱CD與檔案聽來不同,
那麼這硬體應該是有些問題尚未排除,實在無法用來比較不同的軟體吧?
-
-
 作者: drunkenlife
我想,還是該集中重點在談,
倘若一切設定都正確(也就是,這樣設定應該不會修改數位資料),那麼為何還是有差異?
這才是吾輩樂迷想知道的吧?
之所以先談這部份,還有個原因,
倘若同樣的軟硬體,唱CD與檔案聽來不同,
那麼這硬體應該是有些問題尚未排除,實在無法用來比較不同的軟體吧?
先感謝drunkenlife兄願意分享您的寶貴經驗給小弟, 在 Hi-End 領域, 我是新鮮人; 在電腦的音效領域裏, 我涉獵的也不多. drunkenlife兄在這領域是前輩, 所以請儘情講解. 小弟一直有些疑問, 無人可請教, 所以一定虛心學習, 儘量吸收便是. 還望兄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感謝您!
看到這第一道主題, 我當然也很好奇, 為何會有此現象. 這麼多人聽得出差異, 所言必定不假. 還望drunkenlife兄暢言.
不過呢, 也就是這個主題, 更讓小弟相信,我們在一開始討論對 DAC 基本要求的出發點就不太一樣. 怎麼說呢?
- drunkenlife兄提到的現有高檔DAC, 還是需要 End User Clever enough, 能夠將昂貴高檔的前端設備, 一切設定都調適正確, 但還是可能會有差異.
- 我提出的理想 DAC, 卻是希望 Hi-End 廠商研發出的 DAC, 能夠讓 End User 即使 Dummy enough, 什麼都不會設, 也不論前端設備是什麼 "爛電腦, 爛播放軟體, 爛訊號線" 都成, 只要能夠確保送到 DAC "buffer 中循序存放的音訊數位檔案" 和 "音樂商發行的原始音訊數位檔案" 一致, Hi-End DAC 就能夠從類比端子傳送出Hi-End等級的兩聲道立體聲音樂類比訊號.
請明鑑...:o
-
-
 作者: LSP000
我提出的理想 DAC, 卻是希望 Hi-End 廠商研發出的 DAC, 能夠讓 End User 即使 Dummy enough, 什麼都不會設, 也不論前端設備是什麼 "爛電腦, 爛播放軟體, 爛訊號線
別鬧了,加了馬賽克,難道還能還原?
-
-
 作者: drunkenlife
別鬧了,加了馬賽克,難道還能還原?
請問 "數位電子檔案" 以 Binary 型式所做的 "儲存/傳遞/備份/無損壓縮/解壓縮" 動作, 有哪一個環節會有 "加馬賽克" 的顧慮呢?
您是懷疑 Miscrosoft 與 Apple 哪一種 OS 欺騙了全世界數十年呢?
重點是這句話:
【 確保送到 DAC "buffer 中循序存放的音訊數位檔案" 和 "音樂商發行的原始音訊數位檔案" 一致 】
難道很難懂, 還是很難做到嗎?
那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好了, 如果這DAC上設計一個可讀取SD的插槽, 音樂商也跟著發行了 "原始錄音數位檔案" 等級的高解析音樂SD, 消費者把這音樂SD插入 DAC 就可以轉換成 Hi-End 等級的類比音樂訊號送給後端擴大機撥放.
您覺得上述產品以現今科技水準, 在技術上會很難嗎? 在過程中會有數位音樂檔案意外被 "加上馬賽克" 的顧慮嗎?
-
-
不好意思,小弟插各話,數位資料傳送到DAC一定可以完全的跟音樂商發行的原始音訊數位檔案一致。
而現在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才能讓DAC可以將數位資料轉換為跟錄音當時的類比訊號完全相同?也就是原音重現。
原本的類比訊號經過ADC在經過DAC,如何才能不失真且原音重現呢?
-
-
資料比對、相互傳輸.....不是問題
音響系統為什麼能發出聲音? 為什麼資料能夠傳輸?
電是唯一問題.......
音響系統比的是這個.........
-
-
即使是0,1的傳輸,在High End音響就是會有差異......
這就是High End音響.....
沒有數位不變的這種結論,每一個環節都是重點!
-
-
音響任何環節都是電在傳輸....電怎麼進設備..而且每一個環節都各自取電...最大影響是這裡......給他什麼出來就是什麼結果,研究數位理論也要兼顧別的東西.......一台USB DAC號稱最屌的數位技術,你給他大陸製手機變壓器,會好聽才有鬼了...........
表面數據再好.....電會轉變為聲音......用聽的吧
-
-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