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恕刪]哈!Psycho大別生氣,我是來亂的。
亂得好!這下子大家腦筋通通打結了啦!.............

其實我的LOGIC很簡單嘛!『加料錄音』永遠、絕對是『聲音訊息量的整體降低』,所以才不會讓有問題的音響器材破功...... :P :o

腦筋打結沒關係,這裡有一帖良方:請回到中古世紀《布蘭詩歌》的質樸,最知名的Orff之《布蘭詩歌》就是拯救腦筋打結的良方 ── 且慢!請把那些發燒片通通丟到一邊去!尤其是很多三星還是戴花的更是爛中之爛,音樂演奏的水準太低就算了,錄音加料加到一點都不質樸、反而像是一群妓女在招客了。

正是質樸的音樂本身之要求,所以『加料』在此更是幾無通融餘地,除非證明Orff創作本音樂的目的只是為了測試音響.....:P 因此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這個曲目,因為除了emi普拉松版外沒有正確錄音的唱片,普拉松版又買不到正確轉錄音的唱片............直到聽到這個錄音。

請聽這個偉大的錄音、偉大的演奏、讓挑剔的法國人可以在結束時站起來鼓掌的好唱片;重要的是它還有現場dvd,可以得到更多豐富的音樂旨趣:
2011/04/30 - 奧夫/布蘭詩歌/CD+DVD - INTEGRAL

廠牌:INTEGRAL / 編號:HV020076 / 試聽一 / 試聽二

要注意的是雖然本錄音用了很多隻麥克風,但是它絕對不是『多麥克風混音』的加料錄音,那些麥克風是『轉助麥克風』,目的是把『主要麥克風』因為本身性能不全而無法正確收錄的細節利用『轉助麥克風』補回去;這是為了『修補』而不是為了『加料』,錄音理念是天差地遠的不同,而不是光靠數麥克風的隻數就可以猜出來的....:)

好玩的是在影片中明明是一群肢體形態亂七八糟、符合所謂法國人很散漫的合唱團與樂團,但是不看dvd只聽cd,這麼整齊、正確的合奏能力,怎麼跟視覺上的散漫相差十萬八千里?沒錯,這就是法國樂團真正厲害的絕對優勢:他們的『整齊』不是用看的,而是用聽的、用音樂的本身要求去聽出來的。

明明合唱團的每個人看起來都是漫不經心的,甚至還有人一直做出接手機的動作;童聲更是如林主惟的名言『躁動不安』、恨不得脫掉衣服大吵大鬧。可是就是奇怪!我偏偏就是可以『輕易』聽出這個合唱團的人聲分成幾部、每部正在唱的音符是什麼通通可以直接寫出來;這才是真正高水準的合奏能力,可惜實在太少人能體會了。

正是如此本領高強的合奏能力,才能聽出ORFF的配器色彩有多麼豐富;他這首作品的原始意涵就是『追求節奏的無限可能』,因而透過使用不同樂器進行節奏不斷地變化;聽不到配器,就是聽不到節奏;聽不到節奏,那裡能聽出 ORFF的音樂水準是什麼?

全力推薦這張唱片,無論是演奏、錄音還是音樂通通都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