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EN來家中進行測試並以DRC修正比較前後聽感有何不同
AB TEST很能立即感覺到差異
以DRC修正後可感受細節變多,浮突上來的立體感更清楚分明,音場深度有增加,定位當然也更有層次
可以說:是很明顯的感受不同
首先談一下舍下的空間問題,在裝潢之前就瞭解至少會有那些缺憾
一開始就決定要有二聲道獨立音響還得有劇院系統及卡啦OK,內人規定要視覺清爽不能雜亂
然後要留一處讓她可擺設花花草草的小東西,要有掛畫的牆,
要有衛浴間,要有功能齊全的吧台,要有不能太小的儲藏室,要有...........
但是,我的室內空間實際只有15坪
畢竟要規劃成視聽室及與來訪親友們談天說地的地方
也想充分與原住家完全分離,又要勉強成專屬的視聽空間
故在視聽設計的構築與呈現裝潢美觀上,得要有取捨與妥協的做法才行
我相信,這也是許多想追求HI END的同好心中難免的痛
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要能有像將軍的做法,真是太奢望了
現在,事後能補救的是
如鋪設6分厚皮海島型木地板過硬,就鋪地毯,但不能太大尺寸
兩側牆第一反射點,
左側吧台那面石材的反射就訂做擴散版卡進去打散能量
右側軟體櫃暫時無解
兩側牆以深色厚窗簾稍為改善,如聽兩聲道時收起以稍減低牆角駐波干擾
享受劇院時,就拉出兩側窗簾以創造出盡可能暗的環境
接下去
就看看如DRC能否更進一步提升
我自己對DRC是仍有疑問
因DRC是先測量喇叭已定位後與空間的問題後進行矯正
但喇叭有可能再行移動以不斷滿足當下的聽感
那原DRC放的參數可能又要跟進改變
而我並未看到KEN的原型機器有像EQ的器材可以方便調整設定鈕
如要利用電腦像KEN一樣再重新設定以找出來最佳方式,那有幾位能被教育好?
因為KEN已經投入太久太深,或許對他與葉捨來說,可能簡單
但對我來說,可是難上加難!
畢竟研發機器問市,也希望能考量操作簡單的便利性
我發現關心DRC這個主題的人越來越少
但DRC明顯是個好東西
如何更深入淺出的描繪成更平易的讓大家來關心參與
恐怕沒那麼簡單
這有點像設計研發部門與市場行銷部門
須各有特定的考量
現在機器到了葉捨手上
或許將把玩的心得講述更清顯些
其實建議再開個主題也無妨
兩個主題平行進展也還不賴!
我不擅用電腦,更別談打字,故我也不常發言
但我是經常關心站裡的動向
我這一篇表達有點亂七八糟東扯西扯
因為是花了近3 HR才打到這裡
想到啥就打到那裡
請大家勿見怪!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ean For This Useful Post: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