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4-01, 08:15 AM
#1561
-
-
2011-04-01, 09:18 AM
#1562
 作者: psycho
再來是我看不大懂 kevintran 這一篇,必需好好討論交流一下:
kevintran 這篇的後半部我百分之百贊成,科學與事實都是自我反省與成長的起點;2008我剛加入時就在看我文章的網友一定發現到,我原先也是誤把sound stage當成『音場』;經過 yeh向大哥與音響駭客同好們指正後,從此開始區分聲音舞台與音場兩件事。
但是 kevintran 你的前半對音場 sound field 的定義我看不懂:每個字是看得懂,但是依你的定義,具體落實在音響聽感的特性是什麼?這套音響的音場表現很佳,是說它聽起來應該如何?這裡我就想不懂了......
我自己對『音場』的體認是:聲音迷漫在聆聽空間的感覺。多麥克風錄音如DG的卡拉揚,聲音無呿向上下迷漫,感覺聽起來好是是透過細縫去看卡拉揚,所以我稱之為音場高度被壓縮。
DECCA的錄音,聲音小時,聲音只有迷漫在樂器定位點四周一點點;聲音一大聲,聲音就會迷漫甚至長長一棒子投射到耳朵旁的空間裡;這分明是加料過度導致『見鬼了!』,真實世界不管大聲小聲,音場的大小是類似的,形狀更應該是完全一樣。
美國的錄音 CBS、RCA或 MECURRY 的音場表現一般比較好,但是多麥克風勢必造成每個樂器發聲時都會被『框住』:第一小提琴與中提琴的音場壁壘分明絕無交集。這仍然是違反自然的見到鬼現象。
OK,以上是我對音場的體認,請 kevintran 用力批了....  在這裡我們完全不談學理與文字定義,只談『具體聽感』....:)
DECCA的錄音,聲音小時,聲音只有迷漫在樂器定位點四周一點點;聲音一大聲,聲音就會迷漫甚至長長一棒子投射到耳朵旁的空間裡;這分明是加料過度導致『見鬼了!』,真實世界不管大聲小聲,音場的大小是類似的,形狀更應該是完全一樣。
我倒以為可能是硬體或空間的特性,
而非軟體的關係.
-
-
2011-04-01, 11:04 AM
#1563
Psycho大,您有這張嗎?

最近剛買到的二手片. 晚上聽了一下,唱片有點髒,看看明晚有沒有時間洗一洗再重聽. 粗聽之下,還不錯耶!雖然沒有Solstice錄的那麼好(可能是唱片髒),但是很容易就聽的出一台鋼琴架在那裡.
聽了不到一面,因為靠近內軌的聲音很怪. 當然,我的LP是很低階的,也沒怎麼調. 有趣的是,比起波里尼的DGG上的舊錄音(新的我沒聽過),這張LP的高音還更傳真點.
一時興起,把這張蕭邦的前奏曲拿出來,

Grigory Sokolov (on Naive)
這張是Sokolov在巴黎演奏會的實況. 我這才發現波里尼那張好像鋼弦震動的聲音都不見了(偶爾可以聽到)!也因為這樣,我很難想像有台鋼琴放在我的音響室裡. 不管是Sokolov或是Darre,高音鍵敲下去,會聽到鋼弦在震的聲音(像”鶯鶯鶯“的聲音). 波里尼的敲下去,然後就沒了.
以前沒大量聽那些法國小廠的鋼琴錄音,都沒覺得. 現在,一聽,就不對勁了.
-
-
2011-04-01, 03:39 PM
#1564
 作者: THXman
:不過見兄所寫下文,兄還是未搞懂.
這種教誨式的一句論斷,真心奉勸兄台還是少用為上。
第一您不是我的老師,我的錯誤觀念不需要您用批改的語氣提醒。
第二若是真心想教育人,只憑一句話有什麼用?要不要我也來一句話:搞聲學的人不懂真正專業的認知心理學所以都是錯的?why?等你有了認知心理學博士的專業水準就自然會知道........
第三若只是想放砲而己,太好了是存心找麻煩來的,那麼使用多惡劣的方法反擊都是合理的囉?
我不知道兄台的本心如何,但是這種討論態度是絕對負面的,望兄深思;否則就當我放屁,再也不要來教育我或找我麻煩了......|-) |-)
 作者: hojuiyang111
我倒以為可能是硬體或空間的特性,
而非軟體的關係.
何大我也奉勸一句:上面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太容易引起誤會了!我只要把主詞受詞代換一下就變成:
我倒以為可能是 hojuiyang111的音響硬體或空間的特性有嚴重問題,
而非psycho講得不對的關係.
這下子不就是存心要吵架了?.....:O :O
總結一句:音響的討論若是不能根據具體聽感,非常容易變成高來高去的清談。只要 THXMAN 明說『什麼唱片那一段聽起來應該如何這叫做SOUND FIELD』,那還要浪費幾十篇吵架?只要 hojuiyang111 告訴我他覺得 DECCA錄音之音場比 EMI FRANCE還好,我就知道不必再討論下去啦!何必理會誰家的音響調整有問題?
當然一來一往人氣衝高很有意思,在其他討論串那是別人家的事;但是在我這個討論串的話,我衷心希望是不同風貌的討論態度,敬請支持,謝謝!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4-01, 03:41 PM
#1565
-
-
2011-04-01, 04:04 PM
#1566
-
-
2011-04-01, 05:06 PM
#1567
 作者: psycho
這種教誨式的一句論斷,真心奉勸兄台還是少用為上。
第一您不是我的老師,我的錯誤觀念不需要您用批改的語氣提醒。
第二若是真心想教育人,只憑一句話有什麼用?要不要我也來一句話:搞聲學的人不懂真正專業的認知心理學所以都是錯的?why?等你有了認知心理學博士的專業水準就自然會知道........
第三若只是想放砲而己,太好了是存心找麻煩來的,那麼使用多惡劣的方法反擊都是合理的囉?
我不知道兄台的本心如何,但是這種討論態度是絕對負面的,望兄深思;否則就當我放屁,再也不要來教育我或找我麻煩了......|-) |-)
何大我也奉勸一句:上面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太容易引起誤會了!我只要把主詞受詞代換一下就變成:
這下子不就是存心要吵架了?.....:O :O
總結一句:音響的討論若是不能根據具體聽感,非常容易變成高來高去的清談。只要 THXMAN 明說『什麼唱片那一段聽起來應該如何這叫做SOUND FIELD』,那還要浪費幾十篇吵架?只要 hojuiyang111 告訴我他覺得 DECCA錄音之音場比 EMI FRANCE還好,我就知道不必再討論下去啦!何必理會誰家的音響調整有問題?
當然一來一往人氣衝高很有意思,在其他討論串那是別人家的事;但是在我這個討論串的話,我衷心希望是不同風貌的討論態度,敬請支持,謝謝!
對於名詞的定義與解釋,尤其是在科普或相關專業上,多有一定嚴謹的定義在,因此根據這些定義才有後來相應的開展,並不是架著XX學為頂頭帽,然後就.......
在科普與數理下,並不是拿著學歷頭銜在說話,往往對與錯皆從定義.邏輯.推導.模擬.分析.判式.實驗...等而相驗,若果你從定義域到值域能發展出一套嚴謹且可相驗證的數導與實證,那麼在你如此定義的model下便然可行,尤如牛頓的運動定律一般,皆是設於一定的定義下才成立,也才進行後續的開展.若果尚無法,咱們就還是得先照著這些既有定義開展.
ps.小弟曾協助指導過博班生,若psycho兄有能發展出一套更佳的model,小弟甚是樂見,如此可以使科普與此領域的研究再向前推進.
:)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THXm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4-01, 05:31 PM
#1568
是的...或者還有一詞,sound channel.......:o:o
 作者: psycho
-
-
2011-04-01, 06:33 PM
#1569
-
-
2011-04-01, 07:29 PM
#157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