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3-28, 03:18 PM
#1551
 作者: psycho
小葉又一個偉大的錄音示範,證明了『不加料』觀念,可以超越了業餘與專業的限制:
 作者: 小葉
請大家聽聽這首曲目在系統的音像位置
這是我們第2次錄音的作品,試聽重點
1. 感受一下 不加料的錄音是什麼樣,您一定會有所感覺
2. 聆聽鋼琴、人聲與沙沙蛋的位置與比例,會非常清楚
3. 猜猜是在 怎麼樣的空間
Fly me to the moon (24/88.2 母帶 Wav檔,只有片段)
http://www.filesonic.com/file/371329741
進入後選右下方的slow download,上方會開始倒數計時,數入認證數字後就可下載
檔案解壓密碼為:MY-HIEND
我只使用一萬八千元的音響系統,就可以聽到小葉這張『更』精彩絕倫的『不加料錄音』有以下重點:
第一、先談音樂。我是只聽古典音樂的,對流行音樂不喜歡;但是聽到這種如臨現場的流行音樂,我當場就迷住了......==> 好錄音加上好音響可以超越音樂的視野!!
第二、從我往音響方向看:鋼琴(其實不是,先賣個關子)在右手邊,深度位於最後方;人聲在中間偏左,略前方;沙沙蛋在最前方,連『搖的動作』導致發聲位置不同之軌跡都可以聽出來。
第三、sound stage 高度與 sound field 通通是最頂級的,絕大多古典音樂唱片不分cd或lp都遠遠不是對手。雖然從『定位』來說是定位在兩個喇叭之間,但是sound field遠遠迷漫到兩個喇叭之外甚遠。
現在考考這裡的網友們:那台樂器是鋼琴嗎?還是什麼怪東東?這是『音色的分辨力』...:)
再者,那個人聲主唱,與『對著麥克風』主唱有何不同?這可以幫助分辨何謂『拉EQ』的現象。
最後還是要強調:只要使用一萬八千元的音響系統就可以聽出來了....:)
-
-
2011-03-28, 11:21 PM
#1552
-
-
2011-03-29, 02:38 PM
#1553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3-29, 03:30 PM
#1554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cs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3-30, 02:23 PM
#1555
-
-
2011-03-30, 05:24 PM
#1556
-
-
2011-04-01, 02:17 AM
#1557
 作者: psycho
小葉又一個偉大的錄音示範,證明了『不加料』觀念,可以超越了業餘與專業的限制:
我得把有些討論搬回來這裡,才能好好分享了....:)
 作者: chsiang
第一秒與第二秒我好像聽到背景有狗叫聲? 握握兩聲
所謂的鋼琴聲應該是keyboard取樣鋼琴彈出來的聲音....Korg maybe? 瞎猜的
位置在右手邊, 但是應該不深, 我猜離主唱身後50cm左右!?
搖鈴應該是主唱拿在自己手上搖的, 高度在胸前吧? 從我的方向看過去應該是放在左手邊
搖晃的幅度不大, 主要都是由上往下搖......
聲音蠻乾淨的本來想猜是錄音室裡的作品? 或許是多麥克風錄的? 但是總覺得聽到狗叫聲.....
我們還是回到純粹聽感的分享吧!..... 犯錯沒關係,從犯錯中才能得到進步....:)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a...emoon16441.zip
把上面這個小葉為 chsiang 特別服務的 44.1 檔下載回去聽,並且與 chsiang 的聽感映證一下:
一、我也聽到第一秒與第二秒我好像聽到背景有狗叫聲,定位在我面向音響的右手邊;不過我猜是桌子移動或器材移動聲。
二、小葉這個44.1檔大有問題!!....8) 我再次胡猜一下:我猜小葉是使用原始錄音轉成88.2檔,再使用這個88.2檔轉成 44.1檔並且大幅增加音量。當然可能猜錯!但是我為什麼這麼猜呢?因為44.1檔的『相位失真』非常嚴重。
我的 88.2檔應該是最原始版,音量極小;電子鋼琴前奏後第一聲沙沙鈴,很明顯從我面向音響的左手邊移到中間,這是我所謂『能聽到沙沙鈴的軌跡』之一。但是在 44.1檔,沙沙鈴被定在中間偏左一點,軌跡不見了。
這是明顯的證據,證明 44.1 比 88.2加料嚴重才會造成這種明顯的相位失真現象,所以我才會如上猜測.....
而且我現在的usb dac只能吃 48k,所以 88.2 還是軟體降頻後播出,居然相位失真還優於 44.1!可見那個44.1有多麼糟糕了,太不公平了啦!....:P :P
至於 44.1 明顯高頻的正確性輸給 88.2 甚多,有了上述的混淆變項,我就不知道倒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了。
第三、錄音空間......我沒辦法猜啦!因為我人聲歌曲聆聽的經驗實在太少了,只能確定錄音空間很小.....
 作者: chsiang
討論這個比較有趣:)
我是用44.1的檔案燒成CD撥放,
鋼琴前奏蠻有力的, 很明顯可以聽到某個頻率以下從鋼琴形體的某個方向來, 某個頻率以上從另一個方向來(方向我忘了),
但是我感覺出鋼琴的形體不大, 而且發聲位置好像高在主唱的腰部上去一點, 最後我聽鋼琴位置的深度並不深, 因此判斷, 如此形體大小如此音量, 應該不會是真的鋼琴, 而且琴音左右分離的狀況也不太像真實狀況
另外一開始的前奏好像低頻有點高起:O 但或許是我空間有問題(sweat)
沙沙鈴位置雖不像psycho大提到的有從左到中的軌跡, 但是可以感覺到些微的前後與上下的變化, 跟人在搖的感覺到是頗接近......
88.2K的檔案我無法聽, 沒辦法比較其中的差異
該不會我平常聽音響都是在自High被發現了吧   
但是我感覺出鋼琴的形體不大, <== 這個我特別認同!個人猜測這是HI-FI性能很重要的特性,因為形體感(例如人聲的嘴型大小)正是加料錄音最容易造成的虛假聽感。chsiang 的音響不錯啊!
可是這一點就有問題了:沙沙鈴位置雖不像psycho大提到的有從左到中的軌跡 <== 該不會是 chsiang 的 usb dac 實在太爛了?....:P
-
-
2011-04-01, 02:39 AM
#1558
-
-
2011-04-01, 03:01 AM
#1559
-
-
2011-04-01, 03:18 AM
#1560
Psycho大,您說的還是“sound stage”的描述。因為您說的都是“定性”的。可是,您說的完全無法測量. 您描述的是錄音經過再生系統在您的空間中得到的“幻像”。
“sound field”是可以測量的. 您的喇叭發出85dB的訊號,到您的座位時可能剩下82dB。 這是量的出來而且可以重覆的量出同一個值。就像量體重一樣,只要您離地心的距離一樣,在台北,在新竹,您的體重都是一樣的(重力場嘛!)。
那sound field和sound stage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您要把您聽到的”幻像“和,比方說房間頻響,連起來的時候,才會有關係。當然,我不是說您聽到的與實際經驗不符的原因是房間的頻響,只是打個比方。
如果您嫌sound stage不夠描述三度空間,因為好像只描述了舞台,但沒描述舞台到聽眾間的這段空間。那也許我們可以說”sound space“ (音間:O:O:O  ?)?:O:O
場/”field"這個字,太容易引起誤解。必也正名乎?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