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共435頁 第一第一 ... 56789175710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1 到 70 共計 4343 條
  1. #61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福x吳大的彈簧有好幾種size和彈性.

    彈簧和機器間要再加層板,

    不同重量,使用不同的size.

    不同的size,會有不同的聲音.

    彈簧放的位置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聲音..:O


    福x吳大藉此可調出很好的聲音.
    有沒有照片,可以觀摩 觀摩....:O

  2. #62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這是 kk 大大的phonostage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有沒有照片,可以觀摩 觀摩....:O



  3. #63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enling Chang 查看文章



    本想给Grand prix碳纎脚架用的、可用氣压來調整避震。有些灰洗静也是好看。

    Jenling Chang 兄的小道具真是多, 8)

    這氣浮彈簧貴嗎?

    使用經驗如何呢?

  4. #64
    註冊日期
    2007-09-09
    文章
    63
    Thanks
    1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KK 兄,

    缺口朝內是什麼意思呢?:P

    彈簧頂部最末端...:o

  5. #65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不亂搞的mono錄音,比亂搞的stereo錄音,還要更自然。』,這不是說mono比stereo好,而是mono唱片比較不容易亂搞錄音或後製,從而沒有『不自然感』;反之,stereo容易亂搞錄音或後製,反而『很不自然』。但是如果stereo本身是不亂搞的錄音,當然stereo遠遠勝過mono太多太多,無庸置疑...

    而cd就很慘,很多mono的cd,亂搞地比stereo還誇張。

    何兄可以看出,所謂mono比stereo好,不過是專指在『自然感』一事,mono片比後製亂搞的stereo片好。然而,如果不只要求自然感,還要求其他訊息量,當然亂搞的stereo照樣贏mono這也無庸置疑。我得承認,我也是非常重視自然感、甚至唯『自然感』獨尊的軟體愛好者,但是我才不會說mono的訊息量大過stereo...8) 8)

    當然還有一個偏差,mono時代有很多老大師的確很強,再加上『自然感』良好而容易注意到演奏表情與細節,因而認為mono比stereo好聽,到也有這個可能。不過標榜聽mono能不能真正聽到老大師的技巧與音樂內容,從我這個嚴苛的軟體派是很質疑就是了...:P

    至於何兄提到的幾個判準大體上都同意,但是從瘋狂的 HI-END 立場都可以小小修正一下,等有機會再期待直接根據唱片聽感來交流了...:)

    不好意思, 小弟趁空檔插花一下,久仰燒膠級何大威名, 下次Psycho大到何大家家訪時請帶小弟一起朝聖一下

    關於Stereo vs Mono問題, 從麥克風拾音觀點, 不考慮音場(Mono一定死的很難看), 錄音師,錄音設備及場地都最佳化的情形下, 獨奏樂器的聲音密度Mono應好於Stereo, 類比應優於數位, 因為

    1. Mono錄音時單支麥克風可獨占收音的最佳位置, Stereo用雙麥克風或多麥克風錄音再混音的方法擺位都有要妥協的地方.
    2. 數位錄音除非取樣頻率無限大, 不然錄到的波形不如類比類比錄音的自然圓滑

    當初Mono被Stereo淘汰, 類比被數位淘汰, 好像都不是音色問題, 前者是音場差距大, 後者是方便(不論是錄音或撥放)

    在何大的場子發言, 有點冒汗耶(sweat)

  6. #66
    註冊日期
    2007-09-09
    文章
    63
    Thanks
    1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enling Chang 查看文章
    機械、电感、材质、傳動零件,共震、諧震、傳震。音波也要隔音。週圍建筑体傳來的震動。還有大自然的地震。下次不在多話了。(sweat)
    Jenling Chang兄 恕小弟獻醜

    這是小弟近來DIY的實驗品,初步感覺還不差,還在改進中!!:P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1213338318&p=0

  7. #67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不好意思, 小弟趁空檔插花一下,久仰燒膠級何大威名, 下次Psycho大到何大家家訪時請帶小弟一起朝聖一下

    關於Stereo vs Mono問題, 從麥克風拾音觀點, 不考慮音場(Mono一定死的很難看), 錄音師,錄音設備及場地都最佳化的情形下, 獨奏樂器的聲音密度Mono應好於Stereo, 類比應優於數位, 因為

    1. Mono錄音時單支麥克風可獨占收音的最佳位置, Stereo用雙麥克風或多麥克風錄音再混音的方法擺位都有要妥協的地方.
    2. 數位錄音除非取樣頻率無限大, 不然錄到的波形不如類比類比錄音的自然圓滑

    當初Mono被Stereo淘汰, 類比被數位淘汰, 好像都不是音色問題, 前者是音場差距大, 後者是方便(不論是錄音或撥放)

    在何大的場子發言, 有點冒汗耶(sweat)
    michaelwmwang 兄 愛說笑,

    好兄弟聊天交換心得,怎會冒汗..8)


    有幾個觀察小弟提出討論,大家激盪看看,

    1.小弟的了解,Mono 錄音時,不一定用單支麥克風.

    2.大編制的演出,可能多麥克風,才能捕取到最多或最大的訊息?

    3.Stereo 錄音,和 Mono 錄音其規格上有什麼差別呢?

    主要是Stereo 錄音有音量差,音色差,相位差. 能呈現出音場及定位.

    4.什麼是"聲音密度"呢?

  8. #68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michaelwmwang 兄 愛說笑,

    好兄弟聊天交換心得,怎會冒汗..8)


    有幾個觀察小弟提出討論,大家激盪看看,

    1.小弟的了解,Mono 錄音時,不一定用單支麥克風.

    2.大編制的演出,可能多麥克風,才能捕取到最多或最大的訊息?

    3.Stereo 錄音,和 Mono 錄音其規格上有什麼差別呢?

    主要是Stereo 錄音有音量差,音色差,相位差. 能呈現出音場及定位.

    4.什麼是"聲音密度"呢?

    何老大, 小弟是晚輩, 怕說錯話嘛!

    Mono錄音時,不一定用單支麥克風麥, 小弟了解(應是取人耳有2隻的原因吧) 其他還有指向性及收音角度問題, 但一般需看錄音師的收音習慣還有他想呈現甚麼音像/音色, 因為聲音很主觀, 每個人在不同年齡耳朵對各頻段靈敏度也不同.

    補捉到最大訊息是否等同單一聽眾在何種聆聽位置所聽到的音像&音色, 這就值的玩味.目前多軌錄音都是聽製作人或混音師想給聽眾聽甚麼. 比較非像是坐在聽眾席聽到的原貌.坐在前五排和第20排聽眾, 小提琴擦絃時, 弓"毛"的數目應不一樣吧!

    關於聲音密度, 是很抽象及主觀的東西, 小弟有一些LPs同時有MonoLP(鋼琴&小提琴) 我反覆聽還是覺的Mono好聽(Stereo). "感覺"Mono琴音較紮實綿密, 鋼琴套句雜誌常講的"拳拳到肉", 小提琴像NTD10萬琴vsUSD10萬琴. 希望有機會能到何大府上一同感受一下是否和我再家理聽到的相同.

    要開會了, 晚點再向何大請教!

  9. #69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enling Chang 查看文章
    錄音室绝对寧静是第一,人声從口腔發音:1,適當距离人体共鸣發音:2,要有人声更多之尾音空間音:34。這衹是比喻。最重要是麥克的頻率響應,距离有關,當然也跟麥克的特性有關。Live 古箏:上奌收弦音、擴散音,下奌收琴身共鳴、擴散音。中奌補滿上下奌之相接。(目前大都是单奌麥克,撥弦、弦音、琴上層擴散音,琴下層音就少了些)。是好、是不好、但音控師及演出者之事前演练而決定最真的音效。也衹能说當事者之用心良苦,必有相當的音感要求。錄音師是積年累月,器材樂器之發音特性必须清楚,才為好的錄音技術師。在下錄音室没接觸过,但有淺薄知識。現場小型演出經歷一些。工作人员都是盡心競業,起多多支持。人声演講愛用单奌双麥克,人声圓厚有力。也許不真實但对聼衆,清晰好聽。单声道、双声道,请問5.1声道、7.1声道能接受嗎?

    的確,

    場地,音控師及演出者的合作,才能完成完美的軟體.



    5.1声道、7.1声道,看 video 大概沒問題.

    問題在純音樂的播出.

    包括 數位音質好壞, delay 的設定, speaker 的擺設,

    加上器材的品質,如多出的4個或6個前,後,speaker,cable 如何選購?

    幾乎是大錢坑.

    stereo 事實上容易多了.

  10. #70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何老大, 小弟是晚輩, 怕說錯話嘛!

    Mono錄音時,不一定用單支麥克風麥, 小弟了解(應是取人耳有2隻的原因吧) 其他還有指向性及收音角度問題, 但一般需看錄音師的收音習慣還有他想呈現甚麼音像/音色, 因為聲音很主觀, 每個人在不同年齡耳朵對各頻段靈敏度也不同.

    補捉到最大訊息是否等同單一聽眾在何種聆聽位置所聽到的音像&音色, 這就值的玩味.目前多軌錄音都是聽製作人或混音師想給聽眾聽甚麼. 比較非像是坐在聽眾席聽到的原貌.坐在前五排和第20排聽眾, 小提琴擦絃時, 弓"毛"的數目應不一樣吧!

    關於聲音密度, 是很抽象及主觀的東西, 小弟有一些LPs同時有MonoLP(鋼琴&小提琴) 我反覆聽還是覺的Mono好聽(Stereo). "感覺"Mono琴音較紮實綿密, 鋼琴套句雜誌常講的"拳拳到肉", 小提琴像NTD10萬琴vsUSD10萬琴. 希望有機會能到何大府上一同感受一下是否和我再家理聽到的相同.

    要開會了, 晚點再向何大請教!
    michaelwmwang 兄,

    感謝您抬愛, ]

    audio 之前,人人平等呢..

    開心聊聊就是了.



    就像 cd v.s lp,

    要去比 mono v.s stereo 有時還很難,

    了解其特性,開心享用就好,其實主觀的好壞不易討論的.8)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