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 投票者
-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
做過1~3次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
2011-02-14, 07:42 PM
#1201

借用網哥在同好家所測..有無吸音物質之測量數據值比較.
只是幾張薄毯子所造成的差異.參考囉.:P
-
-
2011-02-14, 07:55 PM
#1202
殘響時間..0~6ms(毫秒).
上/下振幅.草綠是沒有毯子.紅是有墊毯子.
紅大部份明顯向中間縮.或講上/下擺盪減少..
這種減低"空間效應"的家用品-毯子.用對了地方一樣有幫助.
至於測項..這是猝發音全頻?..也就是俗稱的 RT60殘響值.
一個訊號發出來..還是消散得越快越好..哈.
-
-
2011-02-14, 09:44 PM
#1203
 作者: martin
[恕刪]
你跟音響的關係是什麼?我個人的希望是聽到好的音樂再生以獲得感動。「喇叭能否傳遞音樂的感動」跟「測量」之間的關係,正如心理狀態與身體健康檢查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沒有關係」。
當然,如果認為聽音響的感動來自於聽分布很平均的粉紅噪音或是1kHz正弦波,那麼我舉雙手贊成採用測量這個途徑。8)
如果您能定義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喇叭能否傳遞音樂的感動」的標準,我們才能定量或是定性的討論。
您喜歡的喇叭一定是大家都喜歡的喇叭嗎?如果不是,您的意見充其量也只是對同意您的聽感的人有用;對其他人,就像您舉的例子一樣,「沒有關係」
老實說,如果,您用“喇叭能否傳遞音樂的感動”來傳遞您對一件音響器材好不好的評價,對一般無法和您面對面接觸的人來說,比讀正確測量的結果,更沒用。最少對我來說,我相信正確測量的結果勝於相信一篇文采華麗的音響評論。
-
-
2011-02-14, 09:49 PM
#1204
-
-
2011-02-14, 10:19 PM
#1205
 作者: chsiang
設計音響當然有科學的成分,
連電路圖都不會Lay那還要設計什麼?
但是電路圖不只一種Lay法, Lay出來結果聲音很難聽怎麼辦?
功能測試結果都一樣, 但是聲音硬是不同怎麼辦?
那不就要調音嗎? 那就有人文在裡面了!
世界最準的鍾是那些機械表嗎? 為何機械表的售價硬是電子表的幾千幾萬倍?
台灣也有紅酒阿! 為何賣不了法國酒的價錢?
釀酒技術也有標準阿! 為什麼有人願意為了某些酒花費更多的錢?
“世界最準的鍾是那些機械表嗎? 為何機械表的售價硬是電子表的幾千幾萬倍?”
這個問題好像和報時準不準沒關係吧。先父在197x年買的一隻電子表,可比我那時買第一隻Timex手表(要上發條的機械表1975年,約台幣600元)貴多了。這是產量的問題。
“台灣也有紅酒阿! 為何賣不了法國酒的價錢?
釀酒技術也有標準阿! 為什麼有人願意為了某些酒花費更多的錢?”
其實也有很多法國酒很便宜的,我家附近的酒店就有賣10美元到20美元的法國紅酒(也是波耳多或是其它幾個有名的產區)。好不好喝?這就看人了。賣得很貴的酒就一定好喝?好像也不會吧。
-
-
2011-02-14, 10:24 PM
#1206
 作者: hojuiyang111
那倒不見得,有些真的只能主觀決定.
這兩對讓您選,您選那一對
您給的資料好像太少了吧?有人這樣一看就能選喇叭?:O:O
那太神了,何大有認識這樣的高人嗎?
-
-
2011-02-14, 10:32 PM
#1207
 作者: hojuiyang111
除非阻抗匹配不合,
High-end audio 品管 OK 下,應是 沒問題的,
[恕刪]
如果您同意Stereophile上評論過的產品都算Hign-End,您會發現有些產品的測量結果很爛,得到的評價也不好。最近評的Chord可以用BlueTooth的DAC就是一個例子。
-
-
2011-02-14, 10:34 PM
#1208
 作者: kevintran
您給的資料好像太少了吧?有人這樣一看就能選喇叭?:O:O
那太神了,何大有認識這樣的高人嗎?
我也想明白,
kevintran 兄認為還要什麼資料才能判斷?
-
-
2011-02-14, 10:38 PM
#1209
 作者: kevintran
如果您同意Stereophile上評論過的產品都算Hign-End,您會發現有些產品的測量結果很爛,得到的評價也不好。最近評的Chord可以用BlueTooth的DAC就是一個例子。
Hign-End 的定義不容易,
但如果測量結果很爛,且聲音很差,
應該不算Hign-End .
不過我不太明白,
測量結果很爛,指的是什麼?
有人可以定義嗎?
-
-
2011-02-14, 10:39 PM
#1210
 作者: kevintran
如果您能定義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喇叭能否傳遞音樂的感動」的標準,我們才能定量或是定性的討論。
您喜歡的喇叭一定是大家都喜歡的喇叭嗎?如果不是,您的意見充其量也只是對同意您的聽感的人有用;對其他人,就像您舉的例子一樣,「沒有關係」
老實說,如果,您用“喇叭能否傳遞音樂的感動”來傳遞您對一件音響器材好不好的評價,對一般無法和您面對面接觸的人來說,比讀正確測量的結果,更沒用。最少對我來說,我相信正確測量的結果勝於相信一篇文采華麗的音響評論。
所以兄肯定不看食評,除非他帶著酸鹼度量表、甜度計、試管與磅秤上餐廳?
沒有一個評論能夠有絕對值,這就是為什麼一台器材(或一台車、或一家餐廳、或一部電影、一張唱片)會有這麼多評論出現。有興趣的人會先採樣評論員,依照他採用的音樂、描述的聽感與自己的感覺印證,然後決定以後是否要繼續看這個人執筆的評論。
為何跳水、體操、跆拳道比賽需要裁判給分、法律上需要法官或陪審團、醫生需要會診?因為許多事情不能用儀器、學理斷定,只好訴諸心證。很遺憾的,我們的興趣「音響重播品質」也落在這個範疇。我們會因此這樣,而說跳水世界冠軍沒有意義、法庭判決都是狗屁嗎?似乎也沒有,因為天地間自有正道、人世間自有大多數人公認的美感。
同樣的,世界上也許有測試結果絕對無人能敵的音響器材,但數十年來能被認為是經典的器材,都是那些能夠呈現大多數人公認是美好、傳真聲音的音響器材。
音響評論是為了讓人決定要不要買這個器材嗎?我個人覺得音響類媒體的本質是「娛樂」,提供的是「讓音響迷看別人怎麼聽器材」的一種娛樂(因為沒有人能聽遍所有器材)。雜誌提供的數據與圖表,與文字敘述類似,也是這個娛樂的要素。文采華麗?好看;圖表精確?也是好看。兩者的實用程度(或應該說不實用程度?)相當。老牌雜誌Stereophile深諳此理,因此評論的文字敘述與測試圖表永遠是等量呈現。
要買音響的時候?我認為還是自己聽了算數。所以我們還需要音響店提供關鍵的聽覺體驗,就算美國盛行的原廠直銷也要保證退貨才有人敢下手。
兄有自己的主見很好,我也贊成大家都應該依照自己的聆聽感受(或是,自己相信的數據)來挑音響,所以我決定放棄以音響評論謀生一途。:o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