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第78頁,共198頁 第一第一 ... 2868767778798088128178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71 到 780 共計 1972 條
  1. #771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恕刪]
    不過,本文的初衷其實是「器材的測量」,大家討論到這邊,離題是遠了點。真的有哪個器材測量的數字能夠讓我們肯定其聲音表現嗎?
    [恕刪]

    劉名振
    如果我們一直希望用現有的量度技術來測量“感覺”,那我們只會離題越來越遠。您能測量快樂,好聽,投影機成像的立體感,或是透明感嗎? :O:O

    如果一套音響系統的頻響在30Hz以下很少,您可以“確定”您不會有山搖地震的低頻朝您轟過來。因為這個地動山搖的”感覺“是可以讓”大部分人“明確地感覺到的 (有震,沒有震)。但是,這個系統好不好聽? 能不能讓您感動?那就要有個“公認”的“好聽”“感動”的標準,我們才能繼續討論下去,不是嗎?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3. #77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焦點在於

    盡可能用現有科技去測量控制或瞭解基本變數 + 無法測量的調整項目

    High End玩家很多是玩假的......只放在無法測量的調整項目,殊不知基本上已犯了大錯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5. #77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畫龍點睛

    龍都還沒畫好,天天在想如何點睛..........

    自以為眼睛畫得很傳神很好,搞不好這龍早就缺一隻腳還不知道

  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7. #774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測量的數據是客觀的,那沒有好壞的問題,個人的聽感是主觀的,測量好依據個人主觀的聽感來使用客觀的測量數據,怎樣的數據比較符合自己聽感所認定的好聽是有辦法對照出來的,那是用來幫助調整很好的工具,我不否認這工具還不夠精密,有些量不出來,但是能有科學方法的盡可能使用,那應該要比靠自己聽感來得公正多了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en3058 For This Useful Post:


  9. #775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焦點在於

    盡可能用現有科技去測量控制或瞭解基本變數 + 無法測量的調整項目

    High End玩家很多是玩假的......只放在無法測量的調整項目,殊不知基本上已犯了大錯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畫龍點睛

    龍都還沒畫好,天天在想如何點睛..........

    自以為眼睛畫得很傳神很好,搞不好這龍早就缺一隻腳還不知道
    小弟惦惦看.
    人是您殺的.

  10. #776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測量的數據是客觀的,那沒有好壞的問題,個人的聽感是主觀的,測量好依據個人主觀的聽感來使用客觀的測量數據,怎樣的數據比較符合自己聽感所認定的好聽是有辦法對照出來的,那是用來幫助調整很好的工具,我不否認這工具還不夠精密,有些量不出來,但是能有科學方法的盡可能使用,那應該要比靠自己聽感來得公正多了
    謝謝!您說的真清楚。完全靠自己的感官一定會突鎚的時候。完全靠儀器也不能保證不會突鎚。

  11. #77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容我再舉個比較清楚的例子

    JBL如何訓練他們員工成為有經驗(資格)的試聽者

    他們使用軟體改變EQ,讓聆聽者選擇聲音改變後,對應畫面上的曲線是那一個

    例如一開始有三個曲線,先聽原來的,然後再改變EQ,反覆聆聽後,由受測者選出一個改變EQ後的曲線是那一個 (如中頻加強 or 高音減少...)

    接著難度提高,選項越來越多

    正常未受訓,但很有經驗的發燒友頂多撐到第6關....

    而且還不是100%的對,但經過訓練後,這正確的比例自然會不斷上升

    =================

    在這樣的情況下,請問發燒友沒有這樣能力,調音在調什麼

    人是很感官的動物,很容易受到許多因素影響而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從頭到尾都很難發現自己的錯誤

  1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77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科學在High End音響裡並沒有這麼不堪一擊,相反的有很大的受用之處

    SACD為什麼會比CD難聽

    就理論上是不可能

    但實際上卻發生了

    可能因為

    1 SACD並非來源是、或是保留真正的DSD格式
    2. 錯誤的mastering後,導致CD反而比較好聽

    但很多發燒友或許不曉得如此,卻下了一個SACD沒有比較好聽的結論,而錯殺了自我體驗更高等級聲音境界的機會

  1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779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科學在High End音響裡並沒有這麼不堪一擊,相反的有很大的受用之處

    SACD為什麼會比CD難聽

    就理論上是不可能

    但實際上卻發生了

    可能因為

    1 SACD並非來源是、或是保留真正的DSD格式
    2. 錯誤的mastering後,導致CD反而比較好聽

    但很多發燒友或許不曉得如此,卻下了一個SACD沒有比較好聽的結論,而錯殺了自我體驗更高等級聲音境界的機會
    SACD是個容易誤解的項目,不好聽其實蠻大的原因應該是混音時處理的狀況,現在的片子蠻多為了發揮器材的特點,我個人覺得混音混的太過有''特色'',此外播放也是一個狀況,我聽到播放器播放SACD好聽的,價位都不太便宜,一般的CDP花個8~10萬,聲音不敢說多好,但是有一定水準了,SACD花那個價位,還真聲音不怎麼樣(可能我聽力差,聽錯了)

  16. #78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這就是我說的角度問題 ...

    SACD規格理論上是絕對好過CD的....

    但選擇CD好的因素有很多

    只要清楚就好...

    不少人還搞不清楚,產生謬誤

    回到主題

    測量一定是好的

    好好運用會比較像玩真的

    不要只放重心在"自我感官"的調整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