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鐵定有,另一張就不知道了:
替 yeh大哥加油!下次再去聽聽看有多麼可怕的成果!....![]()
這個問題我到是己經有一個個人的結論,提出來分享....
第一、不同的唱片,『的確』有不同的調整法。我家訪 michaelwmwang 就知道了,不同廠版的唱片,他都要新調整一次。同樣的,讓DG最好聽的擺位,一定無法讓DACCA、RCA、EMI一樣好聽;反之亦然。
第二、問題在於:錄音本身有問題的話,再怎麼後天調整,還是有天限。去 musk 與 twc 這種頂級天籟的音響系統就知道了:越高級的系統,只會越暴露錯誤錄音與正確錄音是天差地遠的。其實,在我個人聽感,天價音響放錯誤錄音,遠比我以前的三萬五仟元音響放正確錄音,還要『難聽』多了。就好像再怎麼爛的音響放葛魯米歐,永遠比現場聽psycho拉百萬名琴還要好聽幾千萬倍...
第三、其實這些音響調整高手,雖然大多數沒有注意到『錄音藝術的重要』,往往使用錯誤錄音來調整音響。然而,只要我把正確錄音拿出來一放,通通承認實在差太多.....換句話說,其實錄音藝術與客觀的音響科學是緊密結合的。因此音響高手並不會『適應更多家唱片公司的錄音』,而是『更理解多家唱片公司的錄音天限』才是。
其實這回到我的原始立場了:
『處在資訊泛濫的時代,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資訊,而是有意義的『資訊篩選器』。否則,資訊過荷從來不會導致理性與客觀,只會導致更媚俗、更主觀與更固執,這是心理學研究早就知道的真相。』
所以:
『唱片的錄音(或演奏)有問題的居大多數,錄音(或演奏)沒有問題很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