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將軍
我從不認為大量使用擴散會好聽,而事實證明也如此!!
將軍您說到一個重點了, 擴散是個很好的東西, 但是在使用上需要小心,
最近我讀到相關於音響室的設計,
其中有各很重要的參數叫做ISD (The Initial Signal Delay Gap),
指的是直接音到達耳朵與反射音道達耳朵的時間差,
這個時間差有個約定成俗的值大約 ~20ms左右, 大於的話就算不處理也OK!
但是~20ms相對應就是大約6.5公尺左右, 也就是說反射音的路徑要比直接音的路徑多上6.5公尺以上!
就算是將軍您的空間也辦不到啊!
所以處理是絕對必要的, 處理的標準是什麼呢? 據我所知就是把反射音對比於直接音的強度降20dB(以上),
擴散大家都知道只是把能量打散, 能量還是能夠反射到耳朵的!
因此使用吸音室最保險的作法, 使用擴散並非不行, 但是有許多必須要達成的條件,
(例如, 一個比將軍您的空間還要大的空間!)
放在第一(或者說早期)反射點的擴散是需要小心計算, 並輔以測量結果來看成效的,
單純的擺放是不行的! (若是抱持著有處理比沒處理好的想法其實也是對的啦, 但是總是效果會差一點)
這方面的資料我還在研讀, 等最近忙完後, 再一一放上來分享!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