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008 條

查看主題

  1. #10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哈丁來台三次, 三次我都有參與,

    2006年率馬勒室內樂團, 2007年率倫敦交響樂團, 以及昨天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個人很喜歡哈丁的風格, 推薦大家有機會多看看這位年輕指揮家的成長,

    **************************************************************

    昨天聽見/看見的東西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昨天有收音, 我看得見的麥克風至少有八支

    2. 昨天配置的低音大提琴有5把(沒記錯的話), 誰說低頻不是音響效果中最重要的一環呢!

    3. 管弦樂中小提琴獨奏真的是非常"小把"

    4. 第二小提琴會突顯第一小提琴的音量, 而第二小提琴本身不太容易聽見, 反應在錄音上, 我三不五時會發現怎麼音場的右半邊都沒什麼聲音!

    (這個現象可以類推到如果有上健身房運動時, 跑步機上的電視, 若隔壁的人跟你看同一台節目, 你會發現, 自己的電視聲音變大, 而非聽到隔壁台傳來聲音!)

    **************************************************************

    低頻確實營造出一種恢弘的效果, 值得我們在音響重播上作個反思, 質與量需要從現場的效果來體會

    (有質無量不行 (延伸不足!?), 有量無質更不行 (轟!?))

    另外, 如果後製混音不去調整一下獨奏樂器的音量, 那肯定會成為票房毒藥, 後製其實也是非戰之罪, 畢竟是個取所需!

    (或許只有有理想有抱負的製作人與唱片公司才會追求原始效果的重現吧!?)

    **************************************************************

    後記:

    昨天有些突發狀況,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最後樂章快結束時, 哈丁的指揮棒被他甩到地上, 這現場如果後來有出版的話, 應該很有意思

    另外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 第一樂章結束小提琴首席的弦斷了, 馬上與後面的樂手換樂器, 由後面那位即時維修

  2.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